一选择题(1) 增大轴肩过渡处的圆角半径,其优点是 D 。
A.使零件的周向定位比较可靠B.使轴的加工方便C.使零件的轴向固定比较可靠D.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2) 只承受弯矩的转动心轴,轴表面一固定点的弯曲应力是 C 。
A. 静应力B.脉动循环变应力C.对称循环变应力D.非对称循环变应力(3) 转轴弯曲应力;「b的应力循环特性为A。
A. r = -1B. r = 0C. r = +1D. -1 < r < +1(4) 计算表明某钢制调质处理的轴刚度不够。
建议:1)增加轴的径向尺寸;2)用合金钢代替碳钢;3)采用淬火处理;4)加大支承间的距离。
所列举的措施中有 D 能达到提高轴的刚度的目的。
A. 四种B.三种C.两种D. 一种(5) 为提高轴的疲劳强度,应优先采用C 的方法。
A.选择好的材料B.增大直径C.减小应力集中(6) 当轴上零件要求承受轴向力时,采用A 来进行轴向定位,所能承受的轴向力较大。
A.圆螺母B.紧定螺钉C.弹性挡圈(7) 工作时只承受弯矩,不传递转矩的轴,称为A 。
A.心轴B.转轴C.传动轴D.曲轴(8) 采用表面强化如滚压、喷丸、碳氮共渗、渗氮、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等方法,可显著提高轴的C __ 。
A.静强度B.刚度C.疲劳强度D.耐冲击性能(9) 已知轴的受载简图如图15-1所示,则其弯矩图应是C『—吋即—A ^fTrrTrT?^(11) 一般,在齿轮减速器轴的设计中包括:①强度校核②轴系结构设计③初估轴径d min④受力分析并确定危险剖面⑤刚度计算。
正确的设计程序是 C 。
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③②④①⑤D.③④①⑤②(12) 用当量弯矩法计算轴的强度时,公式M ca =2• 〉T 2中系数〉是考虑 D 。
A.计算公式不准确B.材料抗弯与抗扭的性能不同C.载荷计算不精确D.转矩和弯矩的循环性质不同(13) 已知轴的受载如图15-3所示,则其弯矩图应是A。
E£Fg 一图15-1 图15-2(10)某轴的合成弯矩图和转矩图如图15-2所示。
设扭转切应力按对称循环变化,则最大当量弯矩是A. 224B. 337C.450D. 559(14) 轴的常用材料主要是C 。
A.铸铁B.球墨铸铁C.碳钢D.合金钢(15) 对轴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可以提高轴的A 。
A.疲劳强度B.静强度C.刚度D.耐冲击性能(16) 在进行轴的疲劳强度计算时 ,对于一般单向转动的转轴其弯曲应力应按B 考虑。
A.静应力B.对称循环变应力C.脉动循环变应力D.非对称循环变应力(17) 在轴的设计中,采用轴环是 C 。
A.作为轴加工时的定位面B.为了提高轴的刚度C.使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定位D.为了提高轴的强度(18) 转轴的强度计算方法有三种 ,其中 C 为精确计算。
A.按转矩计算B.按当量弯矩计算C.安全系数计算(19) 增大轴在剖面过渡处的圆角半径,其优点是 D 。
A.使零件的轴向定位比较可靠B.使轴的加工方便C.使零件的轴向固定比较可靠图 15-3D.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20) 按弯曲扭转合成计算轴的应力时,要引入系数:,这是考虑CA. 轴上有键槽削弱轴的强度而引入的系数B. 按第三理论合成正应力与切应力时的折合系数C. 正应力与切应力的循环特性不同的系数(21) 已知某轴上的最大弯矩为200N m,转矩为150N m,该轴为单向运转弯矩(当量弯矩)M ca,约为 _____ B_ N m。
A.350B.219C.250D. 205(22) 为了提高轴的强度,在以下措施中,A 是不合理的。
A.钢轴改为铸铁轴B.碳钢改为合金钢C.轴表面硬化(渗碳)D.加大过渡圆角半径(23) 为了提高轴的刚度,在以下措施中,B 是无效的。
A.加大阶梯轴各部分直径B.碳钢改为合金钢C.改变轴承之间的距离D.改变轴上零件位置(24) 为了改变轴的自振频率,在下列措施中宜采用 D 。
A.整体淬火B.改变碳钢轴为合金钢轴C.加大阶梯轴过渡圆角D.加大轴直径(25) 轴所受的载荷类型与载荷所产生的应力类型,C 。
A.相同B.不相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26) 在下述材料中不宜用作制造轴的材料的是 B 。
A. 45 钢B. HT150C. 40Cr(27) 当轴系不受轴向力作用,该轴系相对机架 C 轴向定位。
A.无需B.只需一端C.两端均需(28) 同一工作条件,若不改变轴的结构和尺寸,仅将轴的材料由碳钢改为合金钢频繁启动,则计算,可以提高轴的A __ 而不能提高轴的BA.强度 (29)轴系结构中定位套筒与轴的配合 ,应选 A(30) 可拆连接有 A , DC.焊接D.过盈配合连接,对于一般转轴,轴的弯曲应按 D 考虑,而扭转剪应力通常B. 静应力 D. 对称循环变应力B 进行初步确定的。
B. 扭转强度 D.轴段上零件的孔径(33) 设计减速器中的轴,其一般设计步骤为D 。
A. 先进行结构设计,再作转矩、弯曲应力和安全系数校核B. 按弯曲应力初估轴径,再进行结构设计,最后校核转矩和安全系数C. 根据安全系数定出轴颈和长度,再校核转矩和弯曲应力D. 按转矩初估轴颈,再进行结构设计,最后校核弯曲应力和安全系数 (34) 下列密圭寸形式中, D属于接触式密圭寸。
(35)对于油沟密封,轴和轴承盖通孔之间的间隙 B 。
A. 应较大,以补偿轴的偏心量,半径间隙一般取1 ~3mmB. 应较小,半径间隙一般取0.1 ~ 0.3mmC. 由制造条件决定B.刚度A.键连接B.铆接(31) 在做轴的疲劳强度校核计算时 按 A 考虑。
A.脉动循环变应力 C.非对循环变应力(32) 在轴的初步计算中,轴的直径是按A.弯曲强度 C.轴段的长度A.迷宫式密封B.甩油环密封C.油沟式密圭寸D.毡圈密圭寸D. 应较大,以防止压力液体通过间隙时产生过大的能量损失(36) 迷宫式密封有径向和轴向两种方式,但通常采用径向式迷宫密封是因为 A 。
A. 在轴向式密圭寸结构中,由于温度的变化,有可能使旋转密圭寸件与固定密圭寸件相接触B. 径向式密封的结构简单C. 轴向式密封的制造成本高D. 径向式密封的效果好二填空题(1) 如将轴类零件按受力方式分类,可将受弯矩而不受转矩作用的轴称为心轴,受转矩而不受弯矩作用的轴称为传动轴,受弯矩和转矩作用的轴称为转轴。
(2) 一般单向回转的转轴,考虑启动、停车及载荷不平衡的影响,其扭转切应力的性质按脉动循环处理.(3)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和固定,常用的方法有轴肩或轴环 , 套筒 , 圆螺母和轴端挡圈。
(4) 一般的轴都需有足够的强度,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尺寸和良好的工艺性能,这就是轴设计的要求。
(5) 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常用的方法有键,紧定螺钉,销和过盈配合。
(6) 轴的直径由40mm加大至45mm (为原来的1.13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轴的扭转角减少到原来的1.134倍,当轴的直径由40mm减少至35mm (为原来的0.87倍)时,轴的扭转角增加到原来的0.874倍。
其挠度为原来挠度的1/8 。
(8) 对大直径的轴的轴肩圆角处进行喷丸处理是为了降低材料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
P T 9550000 —(9) 按许用扭转剪应力进行强度计算,其强度条件式为T= T<1T 1W T0.2d(10) 一般的轴都需具有足够的强度,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尺寸以及良好的工艺性能,这就是轴设计的基本要求。
(11) 根据承载情况分析,自行车的前轮轴是心轴;中轴是转轴,而后轮轴是心轴。
(12) 按轴线形状,轴可分为直轴、曲轴和钢丝软轴。
(13) 按许用弯曲应力计算的强度条件为-ca= 皿二』_卜-」1。
W W(14) 轴按当量弯矩进行强度计算时,公式M ca二••• M 2•:・T 2中〉为考虑弯曲应力和扭剪应力的循环特性不同而引入的应力较正系数;对于大小、方向均不变的稳定转矩,可取〉= 0.3 ; 转矩脉动变化时可取:-=0.6 ;对于对称循环变化的转矩,取:•= 1 。
(15) 一般单向回转的转轴,考虑启动、停车及载荷不平稳的影响,其扭转剪应力的性质按脉动循环处理。
(16) 轴上需车制螺纹的轴段应设螺纹退刀槽,需要磨削的轴段应设砂轮越程槽。
(17) 为了便于安装轴上零件,轴端及各个轴段的端部应有倒角。
(18) 当轴上的键槽多于一个时,应使各键槽位于同一直线上;与滚动轴承相配的轴颈直径应符合滚动轴承内孔直径标准。
(19) 用弹性挡圈或紧定螺钉作轴向固定时,只能承受较小的轴向力。
(20) 按所受载荷的性质分类,车床的主轴是转轴,自行车的前轴是固定心轴,连接汽车变速箱与后桥以传递动力的轴是传动轴。
(21) 轴按受载荷的性质不同,分为转轴、心轴、传动轴。
(22) 提高轴的疲劳强度的措施有合理布置轴上传动零件的位置、合理设计轴上零件的结构、减小应力集中、提高轴的表面质量。
(23) 轴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其循环特征为:对称循环时r = -1 ,脉动循环时r = 0_,静应力时r = +1 。
(24) 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的常用方法有 :(a)轴肩、轴环 (b)套筒 ;(c) 端盖 ;d)_挡圈 。
(25) 计算弯矩M ca =(M 2 • C ・T)2)1/2中系数〉随 扭矩T 变化的性质而定。
当扭转切应力为静应 力时. 0.30 。
当其为脉动循环变应力时,「-0.59 ;当扭转切应力为对称循环变应力时,:-二 1.00 。
(26) 轴的结构常设计为阶梯形,主要是为了定位与安装轴上零件。
(27) 如图15-4所示两轮轴的结构方案,当它们材质、直径、起重Q 、跨距都相同的情况下,轴的最 大弯矩是a= b ,二max 是a b ,强度最高的是a . b ,最大挠度y max 是_ a b 。
图 15-4(a)、(b)、(c)、(d)四种万案,试分析比较 ①⑻方案是心轴,(c)方案为转轴;②从轴的应力看, ⑻方案受应力较小(28)如图15-5所示起重机卷筒的 no蒼002(d) 方案受应力较大;③从制造装配工艺来看,⑻方案较好;④(a) 方案安装维护最方便。
图 15-5(29)如图15-6所示为轴上零件的两种布置方案 ,功率由齿轮A输入,齿轮1输出扭矩T i ,齿轮2输出 扭矩T 2,并且T iT 2,试比较两种布置方案各段轴所受的扭矩是否相同。
不同(a)(b)图 15-6(30) 一根光轴跨距不变,其他条件不变,仅将轴径由d 增至2d ,则轴的强度为原来强度的 _2!倍,轴的刚度为原来刚度的24倍。
(b)⑹<d)(31) 提高轴抗疲劳强度的使用较多的表面处理方法有高频淬火;表面渗碳、氨化、氮化、碾压、喷丸等强化处理。
(32) 工作转速超过一阶临界转速的轴称为挠性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