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食物经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第二章)后,氧经呼吸系统(第三章)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运送至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供细胞所利用?细胞产生的废气、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学生会很自然地产生该疑问(运输问题)。

本章(第四章)便顺理成章讲运输问题,也为下一章(排泄)作了铺垫。

本节重点讲授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2.学情分析:对于血液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前者易引起兴趣,后者易激发好奇心。

教师应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实物(血样品)及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加深学生对血液成分及功能的进一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利用课件观察识别血细胞。

(3)掌握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
(1)通过教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看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形成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重难点
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启发法、讨论法、实验法、讲授法、多媒体运用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血液化验单、血液知识录象、新鲜血样分层实验装置
总结:师领学生一起读黑板上的重点内容,课前有问题的同学,你们的问题都解决了吗,(师引领打勾)(完了)谁能谈一下收获,学生自已谈。

八.布置作业:列表比较血细胞的区别
九.板书设计: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认识血常规化验单
RBC表示红细胞
WBC表示白细胞
Hb表示血红蛋白
PLT表示血小板
3.血浆的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产生的废物。

血细胞: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没有核,功能:运输氧。

白细胞数量少,有细胞核,功能:吞噬和防御的作用。

血小板数量少,无核功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4.血红蛋白的特性: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