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管理工作评估汇报材料

学校管理工作评估汇报材料

学校管理工作评估汇报材料石佛寺镇一初中学校管理工作评估自查报告石佛寺镇一初中地处美丽的玉雕湾畔,自创办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

几十年的栉风沐雨,积淀出了“自强不息、永争一流的”一中精神。

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学校”、“优秀生源学校”、“示范学校”、“德育教育基地学校”“治安先进单位”。

现将一年来在学校管理方面所作的工作汇报如下:一、明确办学方向,完善办学条件1、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每学年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校中长期和短期工作计划,教师人手一本,并落到实处。

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

以“质量高,声誉好,规范化,有特色”为办学目标,培养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办学特色。

形成了“尚德、严谨、求是、拓新”的校训和“治学严谨、文明守纪、团结实干、争创一流的校风”。

我们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强调“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才”。

2、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总面积为1334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178平方米。

现有13个教学班,在校生670余人,生均建筑面积12.2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为19.91平方米,达到上级规定的标准。

教职工63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33人,学历达标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其中本科、专科学历57人,专业合格几免试5人;职称方面: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学一级教师(含小高)30人,中学二级(含小一)27人,中三3人。

教师办公室、大伙、校门、围墙、厕所配套均符合标准,无危房。

学生食堂建设符合标准要求,有全县一流的400平方米的餐厅。

图书、仪器有专职管理员、制度健全,分类规范,手续齐全,现有图书柜8个,存书2万余册,生均29册,并有阅览室。

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齐全。

实验室各设备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音、美、劳器材、体育器材达省二类标准。

二、规范队伍建设,完善办学行为班子建设:领导班子配备齐全。

班子成员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能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人人有廉洁自律承诺,作风公道正派,受到师生的共同拥护,满意率在98%以上。

校长是第一负责人,有明确具体的岗位职责。

校长主持全面工作,形成以校长为核心的强有力的战斗集体。

党小组积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作用。

工会组织健全,工会小组积极听取建议和意见,实行民主管理。

学校重大工作、决策均经职工会议讨论通过。

依法规范办学行为,采取各种形式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并认真贯彻执行。

已初步建立校内师生申诉制度。

辖区内适龄少年入学率97%。

学校有3-5年发展整体规划,有学年度,学期各项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检查记录、有总结。

总课程表、行政历、作息表、教研活动表、学校日誌,一应齐全。

行政管理;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确保本辖区适龄生就近入学。

学校各班人数均在50人左右,不存在大班额现象,符合上级要求。

能及时办理学籍、管理规范,点名册,备查册,流动学生花名册、毕业生花名册、成绩册均齐全。

学生转、休、入学等一切手续齐全。

制定了一套控制学生辍学的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有档案室,专人负责,各类档案资料齐全,分类归档,保存完好率达100%。

各学年度的工作计划、总结、课程表、作息表、教师任课一览表,学校日志、教师日志一应齐全。

师资结构:按照河南省教育厅1986(40)号文件的规定,各学科教师配备齐全。

专任教师与职工比例合理。

教师的工作量符合86(40)号文件规定的标准。

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5%以上,本科学历人数达33%,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正在参加“专升本”的自学或函授。

教师素质:学校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调“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他们为人师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从无吵架斗殴、相互攻击、上访告状等事件,没有一人被处分。

无从事第二职业,以教谋私,更无违法犯罪现象。

绝大部分教师业务水平能胜任所担工作,他们能掌握教学规律,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并能积极投入到教改教研中去。

学校对教职工实行了全员量化考核评估。

考核资料齐全,考核成绩每公布一次(月报表上交中心校),每期一总评,以量化分作为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在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校本培训;学校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制定了《石佛寺一初中教师培训计划》和《石佛寺一初中教师培训制度和保障措施》,建立了符合校本实际的校本培训体系,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培训进修,2008年我们先后派出赵雪密、康飒等多人次参加市级以上学习培训,青年教师培养、继续教育率达95%以上。

三、坚持德育为首,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有以马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有以政教处、政治教师、班主任为核心的德育骨干队伍。

学校、班级、团队德育工作有计划有制度,活动安排详实具体。

德育工作以“五爱”为主要内容,以基础道德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学会做人”为前提,以《守则》、《规范》、《一日常规》为依托,突出“自信”、“感恩”和“养成教育”。

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工作出发点和归宿点。

工作上“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近一点、实一点、小一点”,注重过程管理,努力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做法:1.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育人水平“高尚的师德是立校之根本”,一年来,学校坚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倡导“正己、敬业、爱生、奉献”,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关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师德意识。

1)举办师德师风讲座和学习活动。

20007年春期和秋期,学校举办了由校长主讲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托起明天的太阳》和《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的师德师风讲座,受到老师们的称赞。

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学德育大纲》等教育方针、法规、理论,结合实际,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并整理归档,真正提高思想认识。

2) 实施全方位德育工作制度。

学校采取校长值周、领导值日,各处室人员值日制度,负责全校教育教学管理检查工作,增强每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局面。

3) 建立一整套教师管理制度,加大依法治教力度。

学校制定《石佛寺一初中教职工岗位职责》、《石佛寺一初中师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石佛寺一初中班主任量化管理考核办法》《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等,并把师德建设与年度考核、评优、职称挂钩,对违反制度者实行一票否决。

4)开展德育研究和经验交流,成立研究机构,开展一期一度教育经验交流并汇编成册,一年来,有20多篇管理育人文章在县、市、省级获奖,德育研究取得较好成绩。

4名教师分别获得县市级先进教师或文明教师。

全校教师的师德修养大大提高。

2. 提高学生思想工作针对性1)认真规划,分阶段实施。

依据《中学德育大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三个年段德育工作重点。

七年级段为起始阶段,抓养成教育,习惯养成为重点;八年级段防止分化,侧重点在巩固提高;九年级段侧重自信、感恩教育。

通过制定目标、班集体建设等途径,以“学会做人”为前提,以“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为结合点,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

2) “日常行为日常抓,规范教育抓不懈。

”制定了《石佛寺一初中学生管理制度》、《日常行为规范具体要求》,制定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划,制定《石佛寺一初中学生德育量化考评方案》,通过学习、考试、观看录像,开展主题队会和行为规范训练、“不文明行为大讨论”、“行为规范检查和整改”、设立“曝光栏”等;以“自信教育”为重点,“文明班级”评比为活动载体,要求每个班级在课间操有课间操的誓词,学校收集存档,纳入班级评比。

3) 实行一日三扫卫生检查制度,垃圾袋装,保持全天候校园整洁。

让全体学生自觉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开展“评优创先”活动,树立典型,争当文明学生。

积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使每个同学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九年级段率先推行“百佳学生评奖活动”,评选学习优秀奖、纪律进步奖、工作贡献奖,定期推出光荣榜,推进好中差学生全面发展;一年中,有1个班级评为县先进班级3人次评为市、县级“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校级“先进班”15个班次,“优干”、“三好生”100多人次,校园形成一股团结互助,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的良好风气,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违纪现象大大减少。

学生无犯罪现象发生。

4)发挥课堂主渠道,各学科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要求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力求挖掘教材思想教育内容,并把它作为制定教学计划,评定课堂教学,评价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教育局面,思想教育成效显著。

5)发挥德育基地教育作用,推动社会力量共同抓好学校德育工作。

清明节学校组织学生为四龙烈士扫墓活动。

通过举行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讲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得到很好的社会教育。

还举行上街宣传、文明劝导、青年志愿者帮助孤寡老人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有记录存档)。

学生在教育他人同时得到自我教育,同时也深受社会好评。

6)加强学生干部培养和使用,提高学生自治自理能力。

当好班主任助手,发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

7) 完善德育网络,重视“三结合”教育,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的合力。

学校设立家长学校,各年段设立家委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展家访、电访等活动。

08年10月初,我校和移动公司成功搭建家校联系校信通平台,受到家长们的好评,提高了教育效果。

8)开设心理健康课,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有心理辅导教师。

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讲座,心理辅导等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每期至少举办两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经常接待学生来访,对学生作个别辅导。

今年秋期心理辅导教师对九年级每个班级学生分别进行了“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克服过度考试焦虑”的团体辅导,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四、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实行科学化管理。

1、在常规教学方面,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推行“洋思经验”和“杜郎口”模式,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

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与新课程接轨的的量化管理制度。

狠抓备、讲、辅、批、考、评诸环节。

印发了《石佛寺一初中新课程教案基本模式》《石佛寺一初中教案量化标准》《石佛寺一初中作业量化标准》,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教案作业大检查和每周一次的小检查,每次教案、作业检查、听课、评课以后均有量化考核表逐项打分,上报入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