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到第2章结束)一、单选题(共16 题,共48 分)1. 下列四幅图,能说明烧碱用途的是A . 金属切割及焊接B . 建筑材料C .制肥皂 D . 人工降雨2. 如图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打印墨水偏酸性B . 打印墨水显中性C . 打印纸偏酸性D . 打印纸偏碱性3. 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A . Ag+和CO32–B . Ag+C . SO42–D . Ag+或SO42–4. 我国的锡储量占世界第一位。
古代记载的炼锡方法的化学方程式为:SnO2 + 2C=Sn + 2CO↑。
此反应说明碳具有A . 稳定性B . 可燃性C . 氧化性D . 还原性5. 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
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为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B . 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C . CO 2 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D . 提倡将农家肥与化肥综合使用6.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 . 氧气、干冰、液态空气B . 冰川水、石灰水、生理盐水C . 钢、蒸馏水、硫酸铜晶体D . 水银、冰、冰水混合物7. “厨房化学”可理解为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对化学进行学习和探讨活动。
下列实验不能在“厨房化学”中完成的是A . 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B . 蛋壳能否溶于酸C . 鉴别食盐和纯碱D . 检验自来水是否含氯离子8.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
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根据图线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A . 硫酸钡沉淀的质量B .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C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D . 溶液的pH9.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其它试剂就能一一鉴别出来的是A . Ba2、NaOH、H2SO4、KClB . AgNO3、KCl、HNO3、MgCl2C . Ba2、NaCl、CuSO4、NaOHD . CuSO4、NaCl、NaNO3、BaCl210. 某校科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环保”主题实践活动中,对小河旁甲、乙两座化工厂的废水排放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H+、Cu2+、K+、NO3-、OH-,且两厂污水中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
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
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质可做化肥。
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A . 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B . 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C . K+和OH‑来自同一工厂D . H+ 和K+ 来自同一工厂11. 小明同学在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
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
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实验方案使用的试剂判断的方法A.铁粉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B.pH 试纸如果pHA . ①和②B . ①和③C . ①③④D . ①②③④13.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Ag、Zn、Cu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 种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 .B .C .D .14. 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一元币为钢芯镀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 . 金属的硬度B . 金属的导热性C . 金属的耐腐蚀性D .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15. 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生成的水倒流,也有利于将试管内的空气完全排出B . 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 . 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再通入气体,以防止发生爆炸D . 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16. 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A . 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B . 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C . 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D . 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二、填空题(共7 题,共32 分)17. 铝制品比铁制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表面能生成一层________,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钢铁是常用的金属材料,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8.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知识。
(1)下列哪些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________。
①木炭②白酒③头发④醋酸⑤小苏打⑥蛋清⑦生石灰(2)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
由于胃酸过多而引起的胃痛,可服用含有Mg2 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9.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金属制品,利用其导热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A 图中用到的合成材料是________。
(2)铁制水龙头易生锈,写一条能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
20. 往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某碱(或酸)溶液至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 随滴加的某溶液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1)有同学根据右下图中的曲线判断实验中采用了A 和B 中的哪一个装置的操作?该同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在以上实验中用了酚酞作指示剂,能够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1. 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A、B、C、D、E,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钡、稀硫酸中的一种,某同学不用其它试剂,用如下实验加以鉴别。
第一步:通过观察发现E 溶液呈蓝色,其它溶液均为无色;第二步:取少量A、B、C、D 溶液,分别滴加E 溶液,现象为:A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 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C 和D 溶液均无明显现象;第三步:取第二步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滴加C 溶液后沉淀消失。
则:(1)A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2)写出B 和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2. 两个烧杯中有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逐渐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A、B 代表金属,a、b、c 是曲线上的三个点,则:(1)分析可知:A 金属是________;在________点时两烧杯中金属都有剩余;(2)写出b 点时B 金属所在烧杯里的溶液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23. 观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回答如下问题:(1)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________性。
(2)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氧化铜先变成了亮红色,后又变成了黑色,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5 题,共35 分)24. 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
你认为他的实验能否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小芳将去膜和未去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盐酸中,发现有“灰黑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
【提出问题】铝与盐酸反应出现的灰黑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查阅文献】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AlCl3 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________;假设b: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假设c: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加入适量稀盐酸有微量气泡,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②加入适量蒸馏水固体部分溶解③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固体部分溶解(3)【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灰黑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
25. 细心的小柯同学在观察老师演示的“氧化铜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所产生的CuCl2溶液为绿色,含铜离子的盐溶液一般呈蓝色,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对此进行了科学探究:猜想一:生成物中除铜离子外可能还有亚铁离子猜想二:可能与铜离子浓度偏大有关猜想三:可能是由于温度不同所造成的(1)小柯向取反应后的少量溶液中加入足量金属锌片,若观察到________,则可证明猜想一是错误的。
(2)小柯在不改变所得溶液构成微粒的前提下,向实验结束后的试管中适量加入某种物质,发现溶液呈现蓝色,猜想二正确。
则加入的物质应一定可行的是(填字母)。
A . 酒精B . 水C . 硫酸铜溶液D . 氯化铜粉末(3)请设计简要的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________。
26. 了解到钠与水会生成NaOH和H2 并放出大量热。
爱思考的小明和老师交流:钠既能和水反应又能和酸反应,那么当它和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反应速度应该差不多。
老师带小明到实验室,他们取来等质量且形状一样的钠8 块,分别放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水中,实验结果如下表:盐酸溶质质量分数(%)0.180.361.83.65.51122反应时间(s)20181311213765114(1)分析数据可得出________的结论;这个结果让小明很疑惑,尤其是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达到22%时反应速度明显减慢且出现了少量白色固体。
这个白色固体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老师告诉小明,钙比钠活泼,与水反应却不如钠剧烈,钙与稀硫酸的反应更慢,Ca2 和CaSO4 的溶解度比较小,无法及时溶解的生成物会覆盖在反应物表面阻碍反应。
小明有所感悟,他去查阅NaOH 和NaCl 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304050NaOH溶解度(克)119129145NaCl溶解度(克)36.336.637(2)你认为小明不查阅常温下的溶解度是因为________。
(3)对比NaOH 和NaCl 的溶解度,在老师协助下小明知道白色固体是NaCl,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达到22%时反应速度明显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
27. 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
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 + H2O =HCl + HC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