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一课认识网络
新朋友教案
第一课认识网络新朋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IE浏览器、网址、网页、超链接等概念;掌握打开IE浏览器,输入网址、关闭网页等操作。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通过网址打开网页和使用超链接打开因特网的不同。
让学生体会到IE浏览器和其他软件一样,都有按钮和菜单栏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培养学生从小就要做一个合格的信息社会的小公民,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
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特网知识,对上网充满了神秘和好奇。
因此,老师在让学生接触网络,利用网络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正面引导,如何正确合理使用网络,引导学生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培养养生从小就要做一个合格的信息社会的小公民。
本课是通过浏览中国科普博览网,掌握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来临时,学习如何抓住有利时机逃生的知识。
掌握因特网有关知识,如IE浏览器、网址、网页、超链接等基本概念,是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学生分析使用因特网浏览信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因特网。
当然,也有学生在家中已经学会上网,有一定的操作基础。
对于大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学习因特网有关知识,因此,在学生体验
了上网后,还是要通俗地介绍一下浏览器、网页、网址、超链接的概念,让学生充分理解。
教学方法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网页、网址、超链接的概念;让学生掌握输入网址、打开网页、关闭网页等操作。
2、教学难点网址的输入;网页、网址、超链接等概念的理解。
课前准备本课的教学地点必须在能上网的网络机房进行。
学生通过操作来体验因特网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1、因特网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他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
通过它,我们不仅可以听音乐、看电视、玩游戏,还可以利用它学习到许多新知识,认识许多新朋友呢?师:上网漫游过的同学请举手。
师:上网漫游过的同学能不能说说你们上网的体会。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师:在接入因特网的电脑上启动浏览器,当然我们电脑室的电脑都已经连入因特网。
浏览器就像是同学们在知识海洋中冲浪的滑板。
师:双击IE图标,启动浏览器。
师:比赛看哪个同学能快速启动浏览器。
师:在IE浏览器地址栏里面输入网址,打开网页。
师:介绍IE浏览器的工具栏。
师巡视指导。
(2)浏览网上信息进入了网站之后,依靠网站上的超链接,进入相关网页,进行网页内容的浏览。
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进入“地球故事页面”。
师:通过拖动水平滚动条或垂直滚动条、浏览被打开的页面。
同学们有什么
新发现。
师:单击首页按钮,返回:中国科普博览网的首页,继续浏览其他内容,看看同学们还有哪些新发现。
(3)做一做打开中国科普博览网网中的科学游戏栏目,找到地震中逃生游戏,选择不同的场景进行体验,掌握更多逃生的知识。
打开逃生游戏,进入“地震中逃生”游戏页面。
在“地震中逃生游戏”页面中。
寻找并玩一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4)知识窗请生自学一下概念。
网址网页浏览器超链接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5)《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三、归纳总结,形成能力通过引导,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老师进行补充,使学生深入理解网页、网址、超链接的概念以及通过本课的学习,灵活掌握地震中逃生的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服务。
学生回答学生操作学生打开IE浏览器学生观看老师的操作过程。
小组交流,自主操作。
(交流操作体会)在地址栏输入网页打开中国科普博览网自己找到浏览器的工具栏和垂直水平滚动条。
学生按老师要求操作,也可以自己探究,浏览器的其他按钮的功能。
学生观察交流汇报学生读一读小组合作,判断小朋友做得对吗?自主归纳本课知识点。
讨论上机姿势针对本课的学习做一个评价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新知识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围绕教学目标,简单的演示,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地学习新知识,激发浓厚求知欲。
围绕教学目标,简单的
演示,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地学习新知识,激发浓厚求知欲通过大屏显示桌面及对应的知识点,通过形象的比喻来了解这些专业名词,达到教学目标。
考察学生对本课的掌握及表达能力,加深本课知识的理解,语言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要把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板书设计第1课认识网络新朋友认识浏览器浏览网上信息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