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秋语文版八年级名著阅读期末复习

2017秋语文版八年级名著阅读期末复习

期末名著阅读总复习《朝花夕拾》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共十篇,这些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总题目叫《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订成书时改成现名。

2、《朝花夕拾》里,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3、《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藤野先生》《范爱农》,也有反映家乡迎神赛会风俗的《五猖会》《无常》,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

、4、《朝花夕拾》中人物性格:①《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

②《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严谨认真、正直热诚、平等待人,没有民族偏见,关心弱国的学子的学业。

③《范爱农》中的范爱农:正直爱国、妥协、懦弱的觉醒知识分子,追求革命,内心痛苦、悲凉。

④《五猖会》中的父亲:严厉、慈爱,管教严格。

⑤《锁记》中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女。

5、《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

6、《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在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记叙了为“寻别一类人们去”而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7、《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感到痛苦,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8、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9、《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

10、《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阿长和衍太太。

11、有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范爱农。

12、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3、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锁记》中提及。

14、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15、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

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

(1)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长妈妈(2)在我所认为的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是藤野先生(3)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范爱农《简·爱》1、作者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她“诗意生平的写照”。

它被誉为“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

2、小说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3、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4、主要内容:简·爱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

不久父母相聚去世。

幼小的她被寄养在舅父母家里。

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倍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

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后来简被送进罗沃德孤儿院。

5、《简.爱》这一故事主要发生在罗沃德孤儿院、桑菲尔德庄园、圣·约翰家三个地方,其中桑菲尔德庄园最重要。

简爱最擅长的的技能是绘画。

6、《简.爱》这部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带有明显的自转体色彩。

《骆驼祥子》1、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人。

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离婚》等。

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为实现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堕落沉沦的故事。

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

2、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积极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3、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搜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4、人物性格:祥子: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朽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成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自私麻木的行尸走肉。

虎妞:具有两重性格。

一是有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二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到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成为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小福子:被侮辱、被损害的弱女子形象,美丽、年轻、要强、勤俭。

刘四:人和车行的老板,为人苛刻,是祥子的雇主。

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场,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

5、小说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以“骆驼祥子”来命名有三层含义:(1)点明小说主人公——祥子;(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6、请简单介绍小说围绕祥子主要讲述了哪些故事。

三起三落。

(1)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2)卖骆驼又攒了买车钱→被孙侦探抢了买车钱(3)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最后下葬虎妞卖了车。

8、试结合祥子的相关事例分析祥子形象性格前后有着怎样的变化。

由人变“兽”,人生道路上的三部曲:(1)在自食其力的劳动中充满自信与好强。

(2)在畸形结合的家庭中痛苦无奈地挣扎;(3)在极度绝望中扭曲了灵魂堕落成走兽。

9、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祥子开始是“体面的,要强的,有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而后来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这是由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10、《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11、“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

”是老马的感叹。

《鲁滨孙漂流记》1、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笛福,有“英国小说和报纸之父”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

2、鲁滨孙在一座无人的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著黑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一土著黑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3、小说中描写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经历是全书的精华。

在岛上生活28 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

4、《鲁滨孙漂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5、《鲁滨孙漂流记》告诉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顽强的意志和充沛的生命力去战胜它。

《格列佛游记》1、作者是英国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乔纳森·斯威夫特,被高尔基誉为“世界伟大语言学创造者”。

书中主人公格列佛是以外科医生身份,得以随船出游,周游世界的。

2、他是一个小庄园主的儿子,从小就喜欢旅游。

他旅游过“小人国”和“大人国”,经历一番历险,最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他的名字是格列佛,这部作品是《格列佛游记》3、《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巫人国”和“慧骃国”等国家。

4、《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根据绳技的好坏选拔官员;他第四次出游,来到慧骃国5、《格列佛游记》用“小人国”“大人国”(国名)抨击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讽刺的色彩。

6、“小人国”曾发生过很多可笑的事情:根据“怎样打破鸡蛋”而分成了大端派和小端派,为此引发了多次战争;利立浦特党派之间以鞋跟的高低划分为高跟派和低跟派两大阵营。

7、“飞岛国”的人对数学、音乐两门学科有精深的造诣。

8、友谊和仁慈是慧骃马族的两大美德。

10、格列佛四次远航乘船的名称是“羚羊号”“冒险号”“好望号”“冒险号”,特别是第四次他是受聘为“冒险号”的船长。

11、千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慧骃国游记(智马国游记)”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

12、《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里的居民身高只有6 英寸,相当于我们普通人身高的十二分之一。

“大人国”里的居民有一座教堂的塔尖那么高,跨一步有近10码或30英尺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