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

建筑工程定额原理与概预算之第五章第五章预算定额5.1 预算定额概述5.1.1 预算定额的概念和作用预算定额是指在正常合理的施工条件下,规定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所必需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标准。

预算定额的作用如下:⑴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和控制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基础。

⑵预算定额是对设计的结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的依据。

⑶预算定额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确定劳动力、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建筑机械需要量的标准。

⑷预算定额是施工企业进行经济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

⑸预算定额是编制标底、投标报价的基础。

⑹预算定额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

5.1.2 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关系预算定额是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制定的,两者都是施工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工具,但是两者又有不同之处。

⑴定额作用不同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依据,直接用于施工管理,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预算定额是一种计价性的定额,其主要作用表现在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计量方面,以及用于进行国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拨款和结算。

⑵定额水平不同编制施工定额的目的在于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向更高水平发展,所以应是平均先进的水平标准。

编制预算定额的目的主要在于确定建筑安装工程每一单位分项工程的预算基价,而任何产品的价格都是按照生产该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确定的,所以预算定额应体现社会平均水平。

这种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预算定额比施工定额考虑了更多的实际存在的可变因素,为此,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附加额,即幅度差。

一般预算定额低于施工定额10%左右。

预算定额实际考虑的因素比施工定额多,要考虑一个幅度差,幅度差是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的重要区别。

所谓幅度差,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定额未包括,而在施工过程中又可能发生而增加的附加额。

⑶项目划分和定额内容不同施工定额的编制主要以工序或工作过程为研究对象,所以定额项目划分详细,定额工作内容具体;预算定额是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扩大编制而成的,所以定额项目划分更加综合,每一个定额项目的工作内容包括了若干个施工定额的工作内容。

5.1.3 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⑴按社会平均水平确定预算定额的原则⑵简明适用、严谨准确的原则⑶坚持统一性和差别性相结合原则5.1.4 预算定额的编制依据⑴现行劳动定额;⑵现行的预算定额、人工、材料、机械预算价格等;⑶现行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⑷通用标准图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程施工图及有关图集;⑸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先进的施工方法等;⑹有关科学实验、技术测定和统计、经验资料。

5.2 预算定额的编制5.2.1 预算定额的编制步骤⑴准备工作⑵收集资料⑶编制定额⑷核准报批5.2.2 预算定额的编制方法⑴确定各项目的名称、工作内容及施工方法⑵定额计量单位与计算精度的确定若物体有一定厚度,而长度和宽度不定时,采用面积为单位;若物体的长、宽、高均不一定时,则采用体积或容积单位;若物体断面形状大小固定,则采用延长米为计量单位。

⑶工程量计算通过计算出典型设计图纸所包括的施工过程的工程量,以便在编制预算定额时利用施工定额的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指标确定预算定额所含工序的消耗量。

⑷计算和确定预算定额中各消耗量指标预算定额是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编制的一种综合性定额,所以首先要将施工定额中以施工过程、工序为项目确定的工程量,按照典型设计图纸,计算出预算定额所要求的分部分项工程量;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把预算定额与施工定额两者之间存在幅度差等各种因素考虑进去,确定出预算定额中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指标。

⑸编制预算定额基价预算定额基价是指以货币形式反映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的价值额度,乘以定额各消耗量指标,得到该项定额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并汇总形成定额基价。

⑹编制预算定额项目表格,编写预算定额说明5.2.3 预算定额消耗量指标的确定⑴人工消耗量指标的确定确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确定,另一种是以现场观察测定资料为基础计算。

①基本用工∑==ni i i t V W 11W 1为基本用工数量;V i 为工序工程量;t i 为相应工序的时间定额;i 为工序的序号;n 为工序的数量。

② 材料及半成品超运距用工超运距 = 预算定额规定的运距 – 劳动定额规定的运距∑==ni i i t V W 12W 2为超运距用工数量;V i 为超运距材料的数量③ 辅助用工∑==ni i i t V W 13W 3为辅助用工数量;V i 为加工材料的数量④ 人工幅度差∑==31j j W U α式中,α为人工幅度差系数,一般土建工程为10%,设备安装工程为12% 。

综上所述,预算定额中各分项工程的人工消耗量指标,就等于该分项工程的各种用工数量之和,即:()∑=+=311j j W W α⑵ 材料消耗量指标的确定材料消耗量指标(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用合理使用材料的方法,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数量标准。

预算定额中材料消耗量指标包括:主要材料(主要材料净耗量和材料损耗量)、次要材料和周转性材料。

材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法和计算法四种。

①主要材料净用量的计算主要材料的净用量,要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点和相应方法综合进行确定。

例:一砖墙分项工程,经测定计算,每10m3墙中梁头、板头体积为0.28m3,预留孔洞体积0.063m3,突出墙面砌体0.0629m3,砖过梁0.4m3,则每10m3墙体的砖及砂浆净用量计算如下:2×墙厚的砖数×(10-0.28-0.063+0.0629)标准砖 = 墙厚×(砖长+灰缝)×(砖厚+灰缝)2×1×9.72= 0.24×(0.24+0.01)×(0.053+0.01)=5143(块)砂浆净用量 =(1-砖数×每块砖体积)×(10-0.28-0.063+0.0629) =(1-529.1×0.24×0.115×0.053)×9.72 =2.192 m3②材料损耗量计算材料损耗量是指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在场内(工地工作范围)的运输损耗和施工损耗。

按平均先进水平确定损耗率。

㈠损耗量包括的内容:a 由工地仓库、现场堆放地点或施工现场加工地点到施工操作地点的运输损耗。

b施工操作地点的堆放损耗。

c操作时的损耗。

这里的损耗量不包括二次搬运和规格改装的加工损耗,场外运输损耗包括在材料预算价格内。

㈡损耗率损耗量×100 %损耗率 = 总消耗量通常以损耗量与净用量的比作为损耗率。

即损耗量损耗率 = × 100% (简化计算公式)净用量则: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部分材料损耗率参考资料部 分 材 料 损 耗 率 表序号材料名称工程名称损耗率(%)1标砖基础0.42标砖砌体13标砖方砖柱34砂浆土建25砌筑砂浆砌体16水泥1例:砌10m3一砖墙,标砖的消耗量指标即使用量为:标砖 = 5143/(1-1%)= 5195(块)砂浆 = 2.192/(1-1%)= 2.21414(立方米)③预算定额中的次要材料的确定对于用量不多,价值不大的材料,可采用估算等方法计算其使用量,将此类材料合并为一个“其它材料费”项目,其计量单位用“元”表示。

④预算定额中周转性材料消耗量的确定周转性材料用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办法计算,因此周转性材料消耗指标均为多次使用并已扣除回收折价的一次摊销数的数量。

其消耗量指标有二:一是一次使用量;二是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

摊销量是应分摊到每一计量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消耗数量,也就是纳入预算定额的实际消耗掉的数量。

如混凝土模板用量计算:㈠现浇混凝土模板用量每m3混凝土的模板一次使用量 = 1m3混凝土接触面积×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 = 周转使用量×1/K1即:周转使用量= 一次使用量×K1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K2K1:周转使用系数1+(周转次数-1)×损耗率K1 =周转次数K2:摊销量系数(1-损耗率)×回收折价率K2 = K1—周转次数×(1+施工管理费率)1- 损耗率回收量= 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回收折价率回收折旧系数 =1 +施工管理费率一次使用量:周转材料周转一次使用的基本量,即一次投入量。

损耗率:周转材料在第二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为了补充难以避免的损耗所需的补充量,以每周转一次的平均损耗率来表示。

周转次数:周转材料重复使用的次数。

周转使用量:每周转一次的平均使用量。

回收量:每周转一次,平均可回收的量。

摊销量:定额规定的平均一次消耗量。

柱梁板墙楼梯壳体周转次数 5 6 6 10 5 3 损耗率(%) 15 15 15 10 10 15计算模板的K1、K2系数模板周转次数每次损耗率(%)K1K23 15 0.4333 0.31354 15 0.3625 0.27265 10 0.28 0.20395 15 0.32 0.24816 10 0.25 0.18666 15 0.2917 0.23188 10 0.2125 0.16498 15 0.2563 0.21149 15 0.2444 0.204410 10 0.19 0.1519例:假定10立方米钢筋混凝土圈梁一次使用板材为1.143立方米,模板周转次数为8次,每次周转损耗15%,模板支撑一次使用量0.219立方米,周转次数5次,损耗率15%,计算其摊销量。

解:一次使用量=1.143+0.219=1.362周转使用量=1.143×0.2563+0.219×0.32=0.362摊销量=1.143×0.2114+0.219×0.2481=0.2959(以上计算结果单位均为立方米)㈡预制混凝土构件模板消耗指标计算时,不考虑消耗率,按多次使用,平均分摊的办法计算。

即:一次使用量摊销量 =周转次数㈢摊销量的简化计算模板摊销量不分现浇和预制,损耗率均按15%考虑,计算式为: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摊销量 =周转次数⑶机械台班消耗量指标的确定预算定额中的机械台班消耗量指标,一般是在施工定额的基础上,再考虑一定的机械幅度差进行计算的。

机械幅度差是指在合理的施工组织条件下机械的停歇时间。

①大型机械台班消耗量大型机械,如土石方机械、打桩机械、吊装机械、运输机械等。

其台班消耗量指标是按施工定额中规定的机械台班产量计算,再加上机械幅度差确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