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县中医骨伤科医院招聘试题及解析
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动脉粥样硬化症可见()。
A、阿少夫细胞
B、泡沫细胞
C、陷窝细胞
D、嗜神经细胞现象
【答案】B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症斑块期的病灶内均可见泡沫细胞。
乙脑时,可见噬神经细胞现象。
2、下列属于发病学基本规律的是()。
A、疾病都会有发生、发展和转归
B、疾病的发生与原因、条件都有关系
C、疾病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可交替和转化
D、社会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心理状态等因素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答案】C
【解析】疾病发病学的基本规律是指不同基本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的基本规律。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疾病过程中的局部与整体关系。
故选C。
3、决定A,B及H抗原的基因是控制细胞合成某种特异的()。
A、抗原的糖链
B、蛋白质合成酶
C、蛋白质水解酶
D、磷脂酶
【答案】A
【解析】决定A,B及H抗原的基因是控制细胞合成某种特异的糖蛋白的糖链。
4、在判断人的死亡上,我国适用的是()。
A、一元的心肺死亡标准
B、一元的脑死亡标准
C、心肺功能标准与脑死亡标准并存
D、任意自由选择
【答案】A
【解析】目前世界各国一元死亡标准和二元死亡标准两种形式并存,有的国家采用一元的心肺死亡标准,即心肺死亡是判断死亡的唯一条件,如我国,长期以来判断人死亡的标准是“心肺死亡标准”,即以心跳和呼吸不可逆转的停止作为确定死亡的标准。
多数国家采用两个标准并存的形式。
故选A。
5、阑尾附着于()之上。
A、盲肠
B、回肠
C、空肠
D、十二指肠
【答案】A
【解析】阑尾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
阑尾的位置主要取定于盲肠的位置,因此,通常阑尾与盲肠一起位于右髂窝内。
故选A。
6、某乙脑患者病程第4天入院,体温40℃,下午突然神志不清,反复抽搐,呼吸节律不规则,两侧瞳孔
不等大。
对于该患者的抢救措施哪项是不恰当的()。
A、高张糖静滴
B、甘露醇静脉快滴
C、654-2或阿托品静脉注射
D、大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答案】D
【解析】该患者出现脑疝、呼吸衰竭,抢救中可以给高张糖降颅内压,不能给大量的生理盐水,可能加重脑水肿。
7、人的IgM分子主要特征是()。
A、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
B、成人接受抗原刺激后最先出现的抗体
C、血清含量高
D、电泳时比IgG移向阳极快
【答案】B
【解析】成人接受抗原刺激后IgM最先产生。
8、呼吸衰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
B、呼吸频率增快
C、呼吸困难与与发绀
D、神经精神症状
【答案】C
【解析】呼吸困难是最早、最突出的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出现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因此呼吸困难与发绀是呼衰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故选C。
9、新生儿出血宜选用()
A、凝血酶
B、氨苯甲酸
C、维生素K
D、双香豆素
【答案】C
【解析】维生素K主要作用是参与肝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抗凝血蛋白C和抗凝血蛋白S等的活化过程。
临床上用于梗阻性黄疸、胆瘘、早产儿、新生儿出血等患者及香豆素类、水杨酸类药物或其他原因导致凝血酶原过低而引起的出血者。
故选C。
10、体循环途径是由下列哪部分射血入主动脉再经各级动脉送达毛细血管?()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答案】A
【解析】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即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的循环。
故选A。
11、从下列患者脉血样的血化分析结果会计最可能的情况,pH=7.46;PaCO2=27mmHg,
PO2=98mmHg,[HCO3-]=23mmol/L,[C1-]=110mmoVL,[Na+]=140mmol/L,[K+]=3.5mmol/L.()。
A、代谢性(高酮性)酸中毒
B、代谢性(高乳酸性)酸中毒
C、代谢性(高氯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答案】D
【解析】pH=7.46推出是碱中毒,PCO2低于正常,故是呼吸性。
12、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定量测定可采用()。
A、以上四种方法均可
B、散射免疫比浊法
C、RIA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