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AutoForm R6基本操作和设置
AutoForm R6基本操作和设置
自由回弹是不考虑重力因素,其余 3种回弹默认是考虑重力因素。
2.15.5 回弹参考体的定义
定义参考体
参考体的 基准面
最终回弹的参考体必须为产品,并且各工序后的回弹参考体最好是单独导入。
每天进步一点点
2.16.1 【控制】-主要
精细化 控制 时间步 长控制
单元类型
每天进步一点点
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设置。如果客 户有设置要求,以客户要求为准。
阻力系数
2.11.4 定位销的设置 如果压料面有高低差,压料过程中料片攒动,需要加上定位销。
增加定 位销组
增加垫 片组
在BEM拉延 中定位销不 能使用 参考工具
点位置
旋转角度
直径
每天进步一点点
高度
2.12 修边冲孔 2.12.1工序设置
每天进步一点点
移动距离
旋转中心 旋转角度
图示表示沿Y 轴旋转180°
不同直径定位 销需建立不同 定位销组
导入已有的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
定位销 夹持点
2.15.3 固定边界条件
导入夹 持点 最少定义3个点约束6个方向的自由度,或者其他组合夹持点.将零件约束固定,1个点约束 3个方向,1个点固定2个方向,1个点固定1个方向(具体根据产品图选择) 。
每天进步一点点
2.15.4 自由回弹
区分binder强压面与空开 区域,选择拉延筋中心线。 (导入的线必须为封闭的)
2.11.3 拉延筋的设置
常量线拉延筋 (阻力系数)
每天进步一点点
拉延筋 分段
添加拉 延筋
显示拉 延筋阻 力系数
区域
强度
阻力系数
挺举力
线力
通过拉延筋阻力技术
输入/编 辑拉延 筋线
转下页
塑化 通过约束评估塑化
弯曲应变
宽度
单个零件
单个零件对称 2个零件对称
设置零件对称,即使零件是 局部不对称那种,设置对称 轴,方便后边设置拉延筋、 定位等完全对称。
根据实际选 择对称面
每天进步一点点
2.3 冲压方向设定
因为我们的冲压方向都是在UG里设置好的(绝对坐标),这里点击[Manual Tipping]后, 其它不用设置。
自动设置 冲压方向 手动设置 冲压方向
用工具修边,带压料的修 边,需选择Pad和Post
只修边,只 输入修边线
2.12.2工具设置 -上PAD、下凸模
每天进步一点点
定义工具
施力对象 行程
2.12.2工具设置-切边
切边组:冲孔,可一起导入 切边模具:修边,需单独导入 斜楔:侧修/侧冲,不同角度需单独导入 注:模具是分段修边的话,修边线不用做成封闭。
Copy com导入的坐标
每天进步一点点
如果坐标系不合适, 可点【source】中 的选项重新定义坐 标系
绕X/Y/Z轴旋转
与车身坐 标的角度
2.4 修改选项 【Fillet】和【Modify】选项和R3的基本类似,可以修改编辑部分型面,R6和R3一样,选 项卡出现红色时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设置。
倒角设置
每天进步一点点
落料 切断
热处理 包边 回弹 单动拉延 双动拉延 成型
跳过工序 空工位 翻边冲孔
修边冲孔
单动拉延
die
punch
binder
每天进步一点点
双动拉延
punch die
binder
成型 punch
die
每天进步一点点
修边
Cutting tool
pad post
翻边(下)
steel
pad post
2.14 CAM选项 方位角表示将切边方向投影到XY平面的方向与X 轴夹角,倾斜角表示切边方向与XY平面的夹角。
CAM行程
可以用现在冲压 方向输入角度, 或者参照其它曲 线方向。
CAM的运 动方向
旋转表示平面角度,沿Z轴旋 转的角度,范围0°—360°
倾斜表示CAM角度,沿X轴旋转的 角度,范围-90°—90°
2.9.1 料片设置
增加落料孔
料片可以自己输入尺寸,也可使用已导入的曲线。
料片重量
轧制 方向
增加工艺孔
在板料上增加1个切断区域
增加约束线
位置
每天进步一点点
外轮廓
落料和排样
提示:
工具板料外外轮廓线增加落料排样功能
导入料片不显示轧制方向,在coil与blank之间切换
一下,即可显示。
2.9.2 料片设置 1、轧制方向保证要与落料方向保持一致。
凸筋在上
每天进步一点点
2.10.2 摩擦力 此值间接体现了模具的研配要求。根据不同材质,选择不同摩擦系数。
每天进步一点点
2.11 拉延工序设置
每天进步一点点
移动距离
旋转中心
绕X/Y/Z轴 旋转角度
工序开始 定位/重力
自由回弹在 工序结束
缩放 可根据情况, 调整缩放系数 (只DR做缩放)
计算完成后会变成下图示意
AutoForm R6基本操作和设置
一、基本操作 二、模拟分析设置 三、仿真结果评价 四、冲压成型稳健性分析 五、回弹及补偿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一、基本操作 1.1 进入AutoForm^plus R6后的界面
每天进步一点点
新建文件
打开文件 最近打开过的历史记录, 如果列表中有想再次打开的文 件,点击一下也可以打开。
Inner:冲孔(封闭) Outer:修边(封闭) Lance:切开/刺破(不封闭) Notch:切口(不封闭)
每天进步一点点
斜楔角度
每天进步一点点
2.13 翻边整形
工具体名称 可使用汉字
压料体
翻边刀块 凸模
这里可以添加 工具体、CAM 工具、修边工 具、冲孔组
每天进步一点点
选择几何体
具体设置同 修边(2.12)
2、拼焊线的设置
用于拼焊板增加 后续的材料区域
激活材料文件激 活西格玛变量
在材料界面增 加第2种材质
每天进步一点点
在blank页面第 2种材质处可选 择手动输入/导 入焊接线。
2.10.1 工序设置 这里的工序内容和前面2.8项是相对应的。
选择基准面: 初始板料上表面 初始板料下表面 工具已包含偏置
2.11.3 拉延筋的设置
侧壁最小拔模角
顶部宽度 基准宽度 凹筋
圆形
梯形
出口
入口
小的高度策略
增大圆角
保持圆角 (入口向下)
每天进步一点点
约束 挺举
2.11.3 拉延筋的设置
自适应线 拉延筋
每天进步一点点
转下页
拉延筋最 大挺举力
2.11.3 拉延筋的设置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一般通过修改筋的高 度来调整筋阻力系数
1.6 工具栏
透明显示
对象 视图 截面 注释 同步 窗口 显示控制 结果显示
在结果评估 里有几个常 用的选项
FLD
每天进步一点点
力的显示
FLC
1.7 结果栏
不显示 塑性应变 成型性 结果
截面
测量 选择 显示最大 和最小值
减薄率 和料厚
主应变 次应变
起皱 准则
框选
超出范围
每天进步一点点
Alt+左键=测量 Ctrl/Shift+左键可选择多个面 Ctrl+Shift+左键可选择移动轨迹上的面
每天进步一点点
支撑点 定位销 夹持点
转 下 页
支撑点
最后一步计算产品回弹的时候必须保证夹 持符合实际的夹持与测量方案,基准侧与 拉延一致。不用零件考虑是否旋转。
支撑点在料片哪个面上
编辑点 通过调整2个角度,使 支撑点调整为面的法向。 半径
支撑点必须是面的法向,如果角度不一致的话, 需要单独建立Sphere Group,分别导入支撑点。
二、模拟分析设置 2.1 新建文件:点击1.1对话框里的 输入零件的相关信息。
项目名称 姓名
电话 车型 料厚
每天进步一点点
or【Ctrl+N】新建一个文件。
部门 材料 注释 零件状态
2.2 导入部件
公差设置 零件对 称设置
导入零件
导入工具体
导入曲线和点 导入坐标和侧 修方向(注意 三条线长度)
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
翻边(上)
侧翻边(下置式)
侧翻边(下滑车)
post
每天进步一点点
pad
pad
steel CAM post
steel CAM1
CAM2 Filler
CAM-传送比率
每天进步一点点
2.8 工艺规划
右键可添加、 编辑工序(右 键空白处)
添加特征或自 动检测特征
工序特征 自动排布
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
在不知道夹持方案与测量方案的情况下可采用约束自 由的方式来分析回弹。自由回弹可以定义参考模型, 也可以不定义,其他的不再需要进一步的定义。经过 自由回弹计算后,回弹后的零件将以一种相对于回弹 之前的模型或参考模型以最佳贴合的位置显示。 如果在两工序之间计算回弹,在进行切边工序之前零 件必须在正确的位置用夹紧贴合模具。否则,切边线 投影到回弹后的零件上可能是错误的。
2.16.2 【控制】-结果
在计算机允许的情况下,所有的结果选项都打开。
每天进步一点点
2.16.3【控制】-输出
运算结束后选择重启动的工序(在 选择工序的后一序开始计算)
重启动设置
计算完后会生成rst文件,即重启动文件,删除后重启动无效。
每天进步一点点
2.17 【开始计算】
计算机线程数
“start”由灰色变为红色,且对勾变绿表 示可以运算,否则表示设置不完整,不能 运算。可先使用check检查是否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