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坝乡金竹村好人好事报道
陈庆刚,男,1976年9月16日生,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塘坝乡金竹村毛基堡组人,现任金竹村党支部支书。
陈庆刚同志自担任村支书以来,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一直以党的章程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地为村民服务,做好一个模范带头的榜样。
1.陈庆刚同志坚持带头修路,与村民共同实施一事一议硬化路。
在修路期间该同志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利益,如在修路期间他关闭了自己在金竹场上与后坪场上经营两家电器销售,与村民一起竭尽全力,负责做好全施工、安全等工作,共同奋斗达45天,像“牛”一样的精神,只懂默默奉献。
塘坝乡金竹村的公路在这之前是一踩一脚泥,但现在已成了水泥路,就算雨下得再大也不会弄脏鞋了。
2、尊老爱老。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美德,老人的平安与幸福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明与发展。
我村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导致村里孤寡老人居多,考虑到老人们年老体衰,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无能为力,陈支书便定期看望这些老人,帮助他们挑挑水、种种菜、谈谈心,与老人建立亲切和睦的关系。
为了感恩老干部、老前辈,陈支书对老前辈更是尊敬有加。
不管是平时还是节假日,陈支书会时常带上现任村干部亲自上门慰问这些老前辈,与他们谈心,从
老一辈身上学习到许多村民委员会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3、定期慰问特殊人群。
陈庆刚支书定期对村里的留守儿
童、残疾人、困难家庭进行摸底访问,主动对他们嘘
寒问暖,了解他们在生活上的困难与需要,积极帮助
他们寻找解决方法。
在六一儿童节时,陈支书还会带
学习用品去看望那些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被人关
心,被人关注的温馨。
金竹村有一对智力残疾夫妇,
家庭特别贫困,从未进过学堂,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夫妻育有一个视力低下的孩子,眼看着孩子到上学的
年龄,但孩子的教育却成了难题,陈支书了解到这一
情况,认为该孩子的学习不能耽误,于是陈支书立即
与其他村干部召开会议,积极商讨解决良策。
经过陈
支书和其他村干部的努力,为孩子联系到了盲人学
校,解决了孩子的就学问题;也为智障夫妇申请到了
政府的特殊经济补助,从而减轻了家庭生活上的负
担。
陈支书为解决村里的种种困难,积极寻求解决路
径。
4、加强村里的产业发展。
金竹村除了贡米特别是比较突
出的产业外,其它就没有什么相对知名的产业,为了
能够让村里拥有更多的产业,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
陈庆刚支书并到处打听研究适合本村种植的经济作
物,在了解当地适合种植什么作物了后。
去年陈支书
向该地政府申请运来上万株核桃苗进行种植,并亲自
带领村民下地种植,并向他们传授种植核桃的经验和
技术,宣传农业科技技术的知识,带领群众走向科学
致富道路。
另外,陈支书根据金竹山林面积较广的特
点,又为村民争取到了养殖山羊的产业项目,帮金竹
村的村民又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
5、勇创和谐村庄。
俗话说:群众利益无小事。
陈支书作
为金竹村的首要干部,在村民事务面前,从不怠慢,为村民争取了许多利益。
村民的性格各有各样,难免
会有些不和谐的情况发生,面对家庭纠纷、利益纠纷
等琐事时,陈支书也是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耐心地
劝说与开导。
为了能够让村里更和谐,陈支书组织了
其他村干部商谈对策,最后他们决定在村里,大力宣
传互帮互助的口号,然后是将其付之于实际行动;另
一方面是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让村民们的心真正凝
聚在一起,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和谐村庄,使大家乐在
其中。
6、慷慨解囊。
作为一名村干部,陈支书在面对村民生病
无钱看医生的情况下,会主动地掏钱给村民看病,如
果他自己实在拿不出钱,就会组织其他村民捐钱或捐
物,同时也会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救助,这体现
了一名干部的仁爱之情。
有一次,一个村民得了尿毒症,这个村民不得不每周做三次透析,对于家庭本身就不富裕的村民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那村民本来打算放弃治疗,可陈支书知道这种情况后,就主动掏钱给这位村民,也组织村里人都捐款,还向政府的有关部门为该位村民申请了救助。
陈书记常常对村民说:“钱是身外之物,情才是永世长存的精髓!”
陈庆刚支书的种种事迹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实际的利益,在精神上也给群众带来了依靠,人只要找到了精神上的依托,那么世界会变得非常地美妙。
有句歌词是这样写的“这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每个人都能像陈支书那样为他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那么世间将没有些许的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