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企业文化的层次
企业文化的层次 •
周应堂 南京农业大学 2010年2月14日
企业文化的层次 爱德加·沙因将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位于企业文化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 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层 面。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从可视性上考虑, 可分为三层:
浅表层:企业的外观环境、标语,口号、 浅表层 文化仪式等能让人一眼得见的文化要素
2、顽强拼搏的精神
经营是一场意志力的博斗,必须以意志 力克服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才能成功。 企业精神就是企业意志力的凝结,没有 意志力就没有精神。
稻盛和夫在谈到自己成功经营时,特别指出:“经营的结 果,由经营者坚强的意志而定。“拔河比赛—— 他认为,经营要有明确的目标,但在实践中实现目标会遇 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经营的障碍,动摇 人的信心,这时经营者的意志坚强与否,能否凭意志力坚 持到底,成为经营成败的关键。意志坚强与否就是精神力 量大小的表现。稻盛说,中国古典文化学中有大倡精神力 量的说法。所谓“坚心可以破石”、“断然行之,鬼神避 之。”等等。他认为他就是凭精神力量工作的。“我自己 就是持之以恒地抱着这样的精神,一边总是被周围的人说 着‘不知什么时候会倒下去的’,一边不分昼夜,全心全 意地投入事业的”
中国式创新
中国人也是一个富有创新的国家,古代尤甚。四大 发明影响全世界,但多应用在生活与娱乐上。 在民间:客来,只有韭菜和两个鸡蛋,做了四个菜: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两个黄鹂鸣翠柳——韭菜 杆做树干,韭菜叶为柳条,蛋 黄为黄鹂。
2、一行白鹭上青天 ——柳树,小山 (蛋白)
企业精神—— 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促进 企业发展并能激发职工干劲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包括 独立与协作精神、顽强拼搏的精神、创新精神、务实 精神等。 1、独立与协作精神 新时代的要求——独立,团队合作。 提问:天堂与地狱有何区别? 耶稣领人参观地狱与天堂的故事——使用长勺的区别 <圣经>中关于身体的比喻——眼与耳;手与脚。
经营理念—— 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营 行为。例如企业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问题, 应该归于第一层。企业中的一些问题,似乎是 官僚的、封闭性的、根深蒂固的。 观念问题不解决,其他计划无从说起。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命运。 失败的主要束缚——观念
心想事成——心想事才能成 张瑞敏为海尔确定的理念——“名牌战略, 卖信誉,不是卖产品”,“向服务要市 场,真诚到永远”,“要么不干,要干 就要争第一”。
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例如:沃尔玛晨会, 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例如:沃尔玛晨会,平安保险公司的朝会 松下幸之助曾说: 我只要走进一家公司七秒种, 松下幸之助曾说:“我只要走进一家公司七秒种,就能感受到这 个公司的业绩如何。 个公司的业绩如何。” 七秒钟? 七秒钟? 1-2-3-4-5-6-7。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让他感受到什 。 么呢?接待员的表情与态度;挂在墙上的曲线图;刚巧听到一名 么呢?接待员的表情与态度;挂在墙上的曲线图; 工作人员正在应付一个投拆电话或者两名访问客户归来的业务员 在交换意见;在被迎进经理办公室之前, 在交换意见;在被迎进经理办公室之前,也许还来得及瞥一眼办 公区域,知道员工们是忙碌地到处走动(决不是在“做样子” 公区域,知道员工们是忙碌地到处走动(决不是在“做样子”), 还是安静地各就各位(也可能在忙着用脑), ),是神采飞扬还是因 还是安静地各就各位(也可能在忙着用脑),是神采飞扬还是因 无所事事而显得百无聊赖、神情涣散。 无所事事而显得百无聊赖、神情涣散。 也许这些都是,也许这些都不是。准确地说, 也许这些都是,也许这些都不是。准确地说,这位日本经营之神 用来测量一个公司的工具,是在瞬间捕捉到的气氛, 用来测量一个公司的工具,是在瞬间捕捉到的气氛,一种近乎于 的力量,它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场”的力量,它就是 企业文化
第二层——行为表现
包括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企业行为指企 业的制度(主要是形成的传统、风气, 而非制定于纸上的规章)、组织管理和 经营活动及有关的社会活动。 具体地讲有企业目标以及执行的方案步 骤实施情况等等。 个人行为主要指职工的工作方法、态度 和工作质量等。
第三层——信息网络
从企业的角度讲是信息通道的问题: 连接企业组织的信息通道,分为正式渠道和非 正式渠道两种。正式渠道犹如一个人的动脉血 管;非正式渠道犹如静脉血管与经脉。 只有全身的动静脉血管与所有经脉都通畅,人 体才是健康与充满活力的。
第四层——思想核心
思想核心(企业哲学、企业精神、经营理念) 企业哲学——主要有企业的价值体系和综合处理信息 的方法,它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宗旨和行为。 核心价值观:处理问题的根本看法,决定你的发展。 讨论:海尔砸冰箱事件(85年,价800元,工资40多 元) 案例对比:洗地瓜洗衣机
企业以什么为最高价值? 企业以什么为最高价值?
隐显层:时隐时显,隐显结合。 隐显层
很多企业领导都倡导有满意的员工才有 满意的顾客。这都是隐显结合的中间层 的企业文化。
深潜层: 深潜层 领导与员工内心深处真实的价值观。
这一价值观或多或少或早或晚会在一些 事情上表现出来。有的企业深潜的价值 观与行为表现是一致的;有的企业则不 一致,表现出来的是上下不一,言行不 一。
美国奉行平行思维,不奉行冲突思维,不轻易批判。 所以,美国管理学派众多。中国人的思维就是冲突思 维,不是批这个,就是批那个。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把间接联系取消, 直接联系起来,变不可能为可能,就容易产生创新。 美国人注重技术创新,推崇实用主义、工具主义、技 术主义。技术是工具,是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理论要转化为技术工具。美国要求数量化,是技术创 新最优化的国家,一个焦点在军事技术的创新,另一 个焦点在基础科学的创新。美国囊括了2/3的诺贝尔奖。 实现了由基础到应用的良性循环。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层次
从企业文化结构的角度考虑,或者说,从理解 与操作的角度,可分为四个层次,与其结构相 似: 第一层是企业形象; 第二层是行为表现; 第三层是信息网络; 第四层是思想核心。 由外到内,层层深化; 由内到外,层层显现。 内层是外层的依据,外层是内层的表象。
第一层——企业形象 包括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 外部形象:主要指企业的名称、标志、 建筑、装饰、知名度、美誉度与员工代 表企业显示的企业风范等。 内部形象:主要指企业风尚、民主氛围、 员工在企业内部工作时的态度、行为习 惯、装束、设施摆放组合等。
美国式创新的方法与连接点
故事一:鸡尾酒 在一次酒会上,有7个人,美国人、俄国人、英国人、 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中国人,每个人都要宣 传自己国家有什么好酒,中国人把茅台拿出来了,酒 盖一启,香气扑鼻,在座的各位说了茅台了不起。俄 国人拿出了伏特加,英国的威士忌,法国的XO,德国的 黑啤酒,意大利的红葡萄酒,都很了不起。到了美国 这里,美国人找了个空杯子,把茅台等几种酒都倒了 一点,晃了晃,什么酒?鸡尾酒。综合就是创造。他 哪儿有东西?他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把好的东西综合 起来就是创新。
2、创新英雄、创新教父、创新 支持系统、创新激励系统
美国提倡否定过去,自己打败自己就是成功, 别人打败你就是失败。过去的辉煌通通等于零。 企业要有一批抢手,要勇冲勇闯,为企业开路。 创新教父——引导创新,德鲁克对创新做出示 范,引导鼓吹。比尔.盖茨就是创新教父,在他 手下聚集了一大批勇于创新的英雄。 创新支持系统:他们的观念是无数失败,开辟 了成功的道路。因此,失败者在物质、精神、 技术上都有很好的支持。 创新激励系统:鲜花、闪光灯、奖金、股份。
美国创新两个四:
1、个人创新、企业创新、社会创新、国家创新。 美国视创新为美,探索、冒险、创新被视为理所 当然。他们善于抛弃过去,探索未来。眼睛总看 到新的地平线,生活不会在一个地方。国家立法 也充满创新精神,认为适合就是好的。 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喜欢大,前一段时间提出 抓大放小。美国人喜欢小,常常留小做大,因为 小意味着多样化,就有创新的有利条件。
3、窗含西岭千秋雪 ——柳树、雪山(蛋白)
4、门舶东吴万里船 ——韭菜汤飘着两个蛋壳。
现在,中国受体制、社会风气压抑创新发 展不够。
企业文化涉及企业的各部门,渗透在各项工作 之中。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然而,以往对于企业文化,无论是研究还 是实践,大多集中于表层的企业形象,少数达 到了第二层的行为表现,极少深入到第三层信 息网络和第四层的精神核心。尽管不少企业都 提到了经营宗旨之类的核心内容,但往往只具 其“形”而不具其“神”,流于一种宣传阶段, 也就不可能真正发挥核心作用。
索尼风扇—— 日本人不重视技术创新,重产品创新与市场创新,利用别人的技术进行 产品创新。盛田绍夫说,我们的技术创新不如美国,但我们的产品创新 与市场创新超过美国。 日本人认为,市场要细分细分再细分,产品要差异差异再差异。 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人,没有夕阳的产业。他们 往往盯住一个产品向深处做去,向广处发展。 新日铁公司的在铁非铁战略,在浅海地区用钢铁人造绿地,卖陆地。 飞机公司实行积分制,坐飞机积分,宾馆、商店也积分,竞争能力大大 增加。——在天非天。 有一个公司招聘营销高级主管,办法是在众多应聘者中条卖梳子给和尚 数量最多的人。有人卖了一把(用来挠痒),有人卖了100把(让主持 要香客整理头发)此人成功应聘。
3、创新进取精神
管理学家德鲁克说:一切都是成本,唯有创新 才是利润。 现代创新就是要提高营销的附加值。仅仅去适 应市场、满足市场已成为被动,创造市场才是 主动。企业与顾客永远在两端,有限的人力、 物力、财力无法真正满足市场。企业的人有限, 而市场的需求是无限的。企业只有主动出击, 引导顾客,创造企业能够满足的需求。
思考题:
有一家纳税大户的企业,要搬到邻近城市去。 原因有二:一是别地税收政策更优惠,二是更 低价的劳动力?你留还是不留?如果要留,怎 么留? 思考方向: 税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下限内。劳动力价格不 仅看投入价值,还要看产出价值。如果投入高 10倍,但产出高20倍,选择就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