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督管理措施

当前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督管理措施

当前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督管理措施
摘要针对当前建筑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如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行为问题与工程实体质量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相应有效的解决措施,并对如何做好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节能;问题;监督管理
做好建筑节能是能源节约型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近年来,经过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推进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不懈努力,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深圳地区目前新建建筑基本达到节能率50%的标准要求,部分项目甚至已达到80%,《南海意库改造工程》一些节能新材料、新技术也得到推广应用。

但是,笔者发现,在建筑节能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建筑节能意识不强,部分建筑的设计、施工未能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有关规范标准,工程实体的质量存在诸多问题等。

1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在建筑节能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行为往往对建筑节能的实施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

受经济利益至上观念的影向,一些建设单位往往对建筑节能工作有抵触情绪,其不规范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用阴阳图纸作假;擅自变更图纸设计;降低节能效果。

在节能材料和部件的采购过程中,只关注价格,不注重生产企业的规模和产品质量,导致不符合节能要求的材料进入工地。

1.2设计单位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质量,也是影响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广东省深圳市对节能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度有专门规定,但由于设计单位经验不足或重视程度不够,实际的施工图质量不容乐观。

笔者在抽查中发现,大多数设计单位对建筑节能的设计交底几乎都是空白。

没有节能计算书,图纸中节能指标搞错,没有指标比较,普遍存在。

1.3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是建筑节能实施过程的关键环节。

由于一些单位的管理体系和质检制度落实、交底、培训等方面不完善,没有节能施工方案或节能施工方案没有得到审批、或没有在现场采用相同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间或样板件。

其质量行为问题也较为突出,从而造成工程节能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

1.4监理单位
由于一些监理单位建筑节能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加之责任心不太强,导致其在建筑节能实施过程中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理作用。

2工程实体质量存在的问题
2.1墙体节能工程
1)节能材料;选用的外保温材料质量好坏,是影响外墙保温节能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2)施工;目前,外墙保温施工还没有专项资质要求,往往是由总包单位施工或由外保温材料生产厂家进行劳务分包。

在使用合格材料的情况下,施工工艺便是决定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发现的施工问题主要有:①窗侧、飘窗上下板不做保温;②出屋面的电梯间等部位外墙不做保温;③横向或竖向线条不做保温;④底层阳角部位无加强网;⑤网格布翻包长度不足;⑥保温砂浆单层粉刷厚度过厚;⑦基层不按规定刮防水砂浆;⑧保温钉锚固长度不足;⑨板材排列方式不符合要求;这些问题的解决其实并不难,关键还是在于设计质量、施工交底和管理。

2.2屋面和楼地面节能工程
目前,深圳地区采用倒置式屋面保温工艺比较普遍,施工技术也较为成熟。

在采用合格材料的情况下,屋面节能问题多出在各类出屋面管道周边防水和隔气层的施工上:另外就是屋面保温和墙面(包括女儿墙)保温交接部位的处理。

楼地面节能问题主要是由于参建各方缺乏认识所致。

按照规定,毗邻不使用空调空间的楼地面、首层架空层、地下室顶板、阳台侧面底面均要做保温处理,但由于对此了解不够,在施工过程中往往被忽视,等监管部门发现再补做时,增加了许多难度。

2.3门窗和幕墙工程
经过近几年的有力监管,单玻璃门窗等淘汰产品已在深圳地区民用建筑工程中基本很少用了,但节能门窗的使用仍存在诸多问题。

2.4通风与空调、配电与照明和监测与控制节能工程
实施建筑节能的工作重点,大都集中在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上,对设备安装的节能工程往往不太重视。

所谓的“穿衣带帽”完成后,大楼所采用的设备是否节能也是能否达到设计节能率的关键所在。

建设方一般只对空调水系统管道和风管系统的绝热、防潮等传统做法比较重视,而对使用的各类设备的能效比相关指标,以及对监测与控制系统、能耗计量系统、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等较为生疏。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规定的系统节能性能检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和落实。

3监督管理措施
针对建筑节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深圳地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总结出一些符合实际、较为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如加强对各重要环节的监管;落实监管措施;加强政策、技术、法规的宣贯等。

1)把住工程投监关,要求提供审查合格图纸的电子CAD文件、审图意见和回复。

质监员可以利提前查阅图纸,结合审图中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有效地避免建设单位出具阴阳图纸的现象。

2)采用二次交底制度。

所谓二次交底,即在土建施工前进行建筑节能的初步交底,待主体结构施工结束时,再次进行建筑节能专项交底。

土建施工阶段交底主要是明确各参建方需遵守的规则,规范其质量行为。

另外通过翻阅图纸,确定考虑外保温尺寸厚度后的门窗洞口留置、填充墙的类型、外遮阳等构件的固定点和形式、地下室外墙保温措施、装饰线条采用材质等内容。

这些内容均是与土建同步进行的,如果在土建施工前不交待清楚,势必会造成整改困难甚至无法整改的问题。

在建筑节能专项交底阶段,主要是对确定采用的节能体系或部件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具体要求,如外保温节点的处理:型式检验报告的要求;材料的检测项目和指标要求:质量控制点的要求等。

这一阶段交底的特点是细致、具体。

3)加强对样板间或样板件监督并实行首检制。

在实际工作中可将样板开路的内容延伸化,即所有涉及建筑节能的材料、部件和系统都需做样板或提供实样,并提供完整的质保资料(包括型式检验报告),经参建各方确认后再进行施工。

样板确认的内容涵盖外墙保温及典型节点做法、幕墙及门窗型材、中空玻璃规格和镀膜类型、活动或固定外遮阳、电线电缆、空调用保温材料等。

采取这一措施,可有效减少不符合图纸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材料、部件、系统等进入工程。

首检制即在建筑节能各分项大规模施工初期,对实体的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对材料进行抽检。

这种做法能及时发现施工工艺中的质量隐患并给予纠正,避免造成返工等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可以震慑企图蒙混过关的材料供应商。

4)通过约谈落实监管措施。

考虑到部分单位在建筑节能实施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是由于不了解政策或规范等原因造成的,因此,首先对该类项目开具整改或停工通知单,要求限期整改;同时对项目负责人及其单位分管领导进行约谈,阐明政策和要求。

从监管的实效看,大多数单位不仅能按要求整改到位,而且从观念上改变了对建筑节能要求的不理解。

5)加强建筑节能专项验收。

专项验收是总结评价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应避免走过场现象。

为此,可将专项验收尽量提前,以便对发现的各类问题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整改。

在参建各方行为基本规范的情况下,专项验收中的系统性问题一般不多,但是局部漏做外墙保温、门窗局部玻璃使用错误等现象还时常存在。

通过提前验收时间节点,这些问题基本能得到有效整改。

对于少量未达到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的工程,坚决不予验收通过。

6)做好建筑节能政策的宣传贯彻工作。

为更好地做好建筑节能监督服务工作,满足工程建设各方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应通过各种形式主动做好建筑节能政策的宣传贯彻工作。

如可根据建设各方的实际需求,将法律法规、文件、业务资料等汇编成册,并将节能检测要点、节能施工监督要点等融合其中,使汇编的内容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在建筑节能落实较好的工地召开现场观摩会;组织相关专家对施工、监理、房地产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施工规范、新技术发展等内容的讲座等。

4结语
由于建筑节能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质量监督工作任重而道远。

特别是目前建筑节能的重点仅局限于给建筑“穿衣戴帽”上,而对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的节能,如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却考虑甚少。

当前,国家和江苏省都在推广绿色建筑的认证工作,第三方认证也是建设行业适应国际化的一个趋势,笔者认为,地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妨考虑将绿色建筑认证作为部分工程(大中型公共建筑和成片住宅小区)验收的前置条件,以利于建筑节能监管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