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褒禅山记》情境默写及答案

《游褒禅山记》情境默写及答案

《游褒禅山记》情境默写及答案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往往有得,”,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3.《游褒禅山记》中说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句子是:“,”。

4.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的原因的句子:“”。

5.作者论述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的句子:“,,,”。

6. 作者论述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的句子:“,,,”。

7. 论述没有到达理想的境地而不后悔的句子:“,,,”。

8.“,,”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

【参考答案】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4. 以其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6.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7.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8.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
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