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育理念培训测试题

新教育理念培训测试题

新教育理念培训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创造始于问题,这一至理名言是()提出来的。

a.杜威
b. 陶行知
c.陈鹤琴
d.布鲁纳
2.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其内涵是()。

a.老师上课要尽可能多提问
b.学生上课要提出问题
c.重视问题解决
d.学生带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3.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

a.客观性
b. 规定性
c.不确定性
d.永恒性
4循序渐进原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但对于()尽快接触到学科前沿却成为障碍。

a.实践能力
b.分析能力
c.综合能力
d.创新思维
5.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的发展。

a.特长突出
b.富有个性
c.均衡
d.一致
6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a.人自身的
b.经济的
c.社会的
d.科学的
7.()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a.创新能力
b.信息能力
c. 综合能力d动手能力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困境。

2.简述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c
4. d
5. b
6. a
7. a
二.简答题
1.①如何处理自我探究与系统学科知识的矛盾②如何处理自由发展与规章制度。

2.①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

②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③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

一.判断题
1.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
2.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我们可以把知识变成思想,也可以把思想变成知识,这全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和实践。

()
4.简而言之,课程意识就教什么的意识,教学意识就是怎么教的意识。

()5.课程教学中能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是素质教育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关键。

()
6.实施素质教育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考试。

()
7.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强调人的个性化。

()
8.杜威构建了完整的自然教育理想,把儿童中心的思想推到了极致。

()9.斯宾塞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
10.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上创新。

()
二.简答题
简述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对教育第三次飞跃的促进作用。

答案
一.判断题
6.7.8.9.答案为错,其余是对
二.简答题
答(1)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
(2)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强化了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
(3)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极大地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

新教育理念培训测试题
一、判断题
1、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 )
2、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 )
3、研究性教学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因而是无计划的。

( )
4、发展性是科学的本质。

( )
5、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数学的本质是发明,是主观建构。

( )
6、本质上讲,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 )
7、有运动不等于就有体育。

( )
8、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 )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3年颁布,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 )
10、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课程结构的改变。

( )
二.简答题
1、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分为四个教学步骤,请表述其四个教学步骤。

2、从动态方面来说,教师的专业特性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一.判断题
1.3.6.10.为错,其余为对
二.简答题
1. 答: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使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作概括和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

2. 答:第一,教师的成长过程、发展规律。

第二,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有效机制、内容和方法。

第三,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和社会保障。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 ) A.创新能力B.学习能力C.拼搏精神D.团结精神
2、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B.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教学理念。

C.是否具有标准答案。

D.是否具有计划性。

3、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 )
A.家庭教育B.教师培训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
4、解放初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苏联凯洛夫的( )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教学与发展》D.《教育学》
5、在中国教育史上,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A.杜威B.蔡元培C.王国维D.陶行知
6、在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鹦鹉学舌、小僧念经”的原因最主要是:( ) A.教学方法不当B.艺术教育观念不当
C.教师艺术造诣不高D.都不是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于( ) A.1993年B.1999年C.2001年D.2003年
8、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其概念,到70年代便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教育观念( )
A.素质教育B.大众教育C.网络教育D.终身教育
二.简答题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是什么?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 C
3. D
4. D
5. B
6. B
7. B
8. D
二.简答题
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知识在数量上迅速膨胀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要求。

其次,知识在结构上的综合化对人才的综合能力的要求。

第三,知识在传播方式上的数字化对人才掌握信息技术的要求。

第四,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国际性的要求。

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新教育理念培训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人才成长相关性最高的因素是( )
A.知识的积累B.人际关系C.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D.上级领导的重视
2、“修道之为教”是东方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其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老子C庄子D朱熹
3、第一个明确提出应该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科学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赫尔巴特C.柏拉图D.斯宾塞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美国的( )
A.马斯洛B.萨特C.海德格尔D.布贝尔
5、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说明的文件是( ) A.《明天的教师》B.《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C.《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D.《学习---财富蕴藏其中》
6、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 )
A.要形成教学意识B.要了解学生C.编写教材D.形成课程意识
7、关于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关系阐述正确的是( )
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

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

D、问题意识与身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

8、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阐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师生的互动研究,形成统一答案。

B、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

C、需要教师确立课程意识。

D、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二.简答题
简述科学与人文学科在性质上的区别。

答: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 A
3. B
4. A
5. B
6. D
7. A D
8. B C D
二.简答题
答:人文学科与科学有着不同的性质,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①科学在于揭示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文科则在于探求人生生活的意义;
②科学追求的是精确性和简约性,文科追求的则是生动性和丰富性;
③科学的标准是规范的和统一的,文科的标准是多变的和多样的;
④科学强调客观事实,文科强调主观感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