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认识中国画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认识中国画

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认识中国画

课题 第11课 认识中国画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一课充满中国画魅力的课程,本课的编写,意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基础知识,同时,花鸟画借物抒情、山水画意境深远、人物画形神兼备等艺术特色,了解中国艺术的审美观念。中国画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在小学生眼里,用毛笔、墨和简单的色彩就能进行创作的中国画是非常神奇的。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在认识和欣赏中国画的基础上,能初步了解艺术特色,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墨色的调和方法,感受并体验中国画中用笔用墨的基本发法及其独特的美感,进而体味其中凝聚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审美追求。

学情分析 学生前期在“欣赏评述”领域的积累使其能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感受,同时在其他美术领域学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已知的反思和生成,对中国画形成性的认识。

分享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了解中国画的分类,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造型、用笔用墨用色的独特技法及人文精神。

能力目标 认识中国画绘画的工具,学习写意中国画简单的笔法和魔法。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

分层教学目标 发展性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

基础性目标 认识了解中国画的分类,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造型、用笔用墨用色的独特技法及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感受写意中国画的艺术特色,认识学习写意中国画的用笔方法和用墨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简单的中国画笔法和墨法,并可以随意画一张写意花鸟画。

教学准备 毛笔、毛毡、墨汁、宣纸、中国画颜料等

导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小班化》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引出课题——认识中国画

向学生问好并自我介绍,让学生简单的了解自己,进行课前材料检查。组织学生以找不同的游戏形式欣赏国画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所欣赏的画属于什么画,画面表现手法有何不同,从中感受工笔画和写意画所带给自己不同视觉感受。

向学生介绍中国画和文房四宝,引导学生从题材、笔墨色彩的运用等角度初步感受中国画的艺术特色。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料和墨在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富于传统特色。

1、按内容分:花鸟画、山水画《亭台楼阁、自然现象》、人物画《人物肖像、生活场景》

中国画的形式

1、认识国画的笔法《中锋、侧峰、逆峰、拖笔》

简单的演示各种用笔的方法,讲解用笔产生的效果。

中锋用笔是指毛笔笔尖与纸面垂直,笔锋在墨线中间行走,用力要均匀,其效果圆润稳重。

侧峰用笔执笔偏侧,笔锋在墨线的边缘,笔锋与纸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匀,时快、时慢、时轻、时重

逆峰用笔是指笔锋逆行,其效果干涩、稚拙。

2、认识中国画的墨法

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

3、认识国画墨色

中国画的五墨: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

中国画的六彩:黑、白、干、湿、浓、淡

教师演示几种笔法和墨法在绘画中的运用

指导学生尝试运用简单的笔墨技法进行笔墨的练习

1、进行用笔方法和用墨方法的发给学生生宣和熟宣,让学生亲自在生宣纸和熟宣纸上随手画,从中发现两者材质的不同和各自的属性;

向学生介绍中国画,欣赏作品。

组织学生欣赏《泼墨仙人图》和《墨梅》

具体介绍荷花的细节和精妙之处 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普及知识

让学生对我国的文化有简单的了解

四、作业评价 练习

2、要求学生随意画一张写意中国画 让学生亲自体会中国画的乐趣。

作业布置 基础性作业: 进行用笔方法和用墨方法的练习

发展性作业:要求学生随意画一张写意中国画

板书设计 认识中国画

中国画内容: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

中国画的五墨: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