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学案例与评析教材分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课文以轻松、优美的语言介绍了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设计理念
萨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阅读就是自由的梦”。
也许这句话太诗意,但可以肯定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们置身于其中。
让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议、说,班级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小艇、船艄、船舱、保姆、祷告、停泊、威尼斯、纵横交叉、操纵自如、手忙脚乱”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4.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围绕本课前置性作业进行充分的预习,自主合作探究。
前置性作业:
一、基础知识
1、自学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质疑解惑
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2、课文围绕威尼斯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3、威尼斯小艇有哪些特点?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学习交流。
4、作者是怎样描写船夫驾驶技术?各小组可选用不同的方式(如:画重点句、角色表演、情境表演,列表格……)等方法合作学习。
5、威尼斯小艇有哪些作用与人们的关系怎样?
三、拓展提升
1、本课作者哪些好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2、搜集素材,做好下节课练笔的准备。
(评析:本课的前置性作业,分为基础知识、质疑解惑和拓展提升三部分。
通过课前预习的实施,效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大多数学生能够在前置性作业的提示下,很好的完成预习,对于第二天学习课文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
第二课时
一.课前见闻,xx视野。
一名学生交流关于上海世博会的信息,学生致以热烈的掌声。
教师小结:这掌声不仅是送给这位同学的同时也是送给我们自己的,上海因世博而精彩,未来因你们而精彩。
相信自己一定是最棒的!
(评析:巧用课前一分钟,组织学生通过口述见闻趣事等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口语交际等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与提高。
)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围绕前置性作业已经初步预习了《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威尼斯,去感受那里独特的风土人情。
(板书课题:26威尼斯的小艇)谁愿意把题目读给大家听,谁还想读?指名学生读,齐读,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好“艇”tǐng字的读音。
2、通过预习,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谁愿意上来试试把它板书在黑板上。
其他同学也可以写在课题的后面。
样子
26威尼斯的小艇船夫驾驶技术
作用
三、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上节课,我们各小组已经从上面的内容中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合作探究,下面由我们各小组的同学进行整理汇报交流本小组的学习成果。
(一)画小艇样子
生:大家好,现在有我们组向大家汇报,我们组研究的是威尼斯的小艇的样子,想通过朗读的形式来表达我对小艇的喜爱之情。
我邀请我们组的同学一起读给大家听。
(小组齐读)读完后,其他学生可适当的作以评价或交流自己的感悟。
1、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知道你们都非常喜欢小艇。
谁愿意说说你喜欢小艇的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其他学生可以作补充。
生:我们组采用画画的形式把小艇的样子展示给大家看。
我想把它画在黑板上(学生板画小艇,其他同学也可画在书中小艇样子的后面)
2、你们觉得这只小艇画得漂亮吗?这位同学画得这么好,你能为大家介绍你画的小艇有哪些特点吗?(学生介绍小艇的特点)
3、威尼斯的小艇真是与众不同,你认为作者描写时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再次读文交流),随机出示独木舟、新月、水蛇这三个比喻句,通过朗读、评价、体会句子运用的精妙。
4、这么独特的小艇坐在里面会是什么感觉,你能通过读书或加上自己的想象把乘坐小艇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吗?大家准备一下吧。
(学生读文、想象、介绍)
(二)演船夫驾技
1、听着你们的描述真是一种享受,吃水不忘挖井人,坐船不忘-----?(驾船人)是呀,能让我们如此领略美景的人应属-----?(船夫了)文章对船夫驾驶技术这一段的描写也很精彩,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最能展示船夫技术好的一个词语。
(板书:操纵自如)
(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么样理解“操纵自如”这个词的?
(2)船夫的操纵自如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可稍作准备选择本组喜欢的方式与大家展示交流。
如:画重点句、角色表演、情境表演,绘制表格……
学生汇报展示:
生1:我们组采用画重点句的方法学习这一段。
我认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表现在这几句,我读给大家听……
生2:我们组采用角色表演的方法向大家交流,我扮演船夫,其他同学扮演游客,我来介绍自己、宣传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
(尽量引用文中的话)
生3:我们组采用情境表演,我以体育节目主持人的身份进行一次现场直播,内容是“威尼斯小艇能手大比武”
2、好,现在,我们来看看威尼斯的船夫叔叔是怎样驾驶小艇的?(出示视频)
(评析:机械的记忆提不起学生兴趣,将课文背诵融入巧妙地情境表演或比赛中,引导学生分别以船夫、节目主持人等不同的身份进入角色,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及语言文字的感悟。
)
(三)知小艇作用
1、过渡:威尼斯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技术高超的船夫驾驶的小艇,才使威尼斯有独特的魅力。
这些小艇到底在这座城市中发挥着哪些作用呢?同学们已通过列表或提纲的形式把小艇的作用展现了出来,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你的学习成果?(投影出示学生列表或提纲,并作以介绍)
2、除了书中所写到的小艇的用处外,再想想,还会有哪些人用小艇做什么事?请像课文一样说一说。
(评析:提纲或表格能将内容简单化,便于抓住要点,利于学生理解,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
3、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1)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劳动都离不开小艇,白天,威尼斯因为有了小艇而生机盎然、热闹非凡,我们朗读时应怎样读呢?
师生对读:师读前面的人物,生读后面的活动。
感受小艇白天的繁忙与作用。
(2)到了夜晚,当小艇休息时,古老的威尼斯又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让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
看完后你们有何感受?让我们伴着优美的音乐用轻柔的朗读来感受月光下威尼斯的沉寂。
(指名读,评价,配乐读,齐读)
4、白天船动城闹,夜晚船停城静。
威尼斯与小艇是密不可分的,难怪作者在课文开始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板书:主要交通工具。
)
5、威尼斯离得开小艇吗?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威尼斯的小艇,你最想把哪个词语献给它?可以写在黑板上,也可以写在书上。
(评析:最后一段动静对比,文字优美,语言极富感染力,通过音乐、语言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朗读、品味与积累、陶冶情感)
四、总结回顾,领悟写法。
1、这节课,我们跟随大作家马克、吐温精美的描写一起领略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土人情。
回顾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谈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好的写作方法。
2、教师随机评价并补充总结课文主要写作方法:课文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艇的特点、动静结合、将人物活动巧妙融入景物进行精彩的描写。
(评析:“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和写作间的紧密关系。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借助课本的范文作用,逐步渗透作文教学,把阅读与写作有机联系起来,以读带写,读写结合,训练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五、拓展深化,写作训练。
1、在我们中国也有一座号称“东方威尼斯”的城市,你们知道是哪里吗?(学生简单交流有关苏州的资料、古诗文)。
苏州因小桥流水儿人家的水乡古城而闻名,我们的家乡丹江口市也享有“中国魅力水都”的美誉,也是一座闻名的旅游胜地。
你们知道有哪些值得参观的景点或主要事物吗?
2、我们也学着课文中的方法,尝试着写一个片段,介绍我们家乡有特色的某一处景或物写出它的特点来,展示我们丹江的风土人情。
(练笔,宣读,点评,修改)
(评析: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往往是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我们要找准读写的结合点,迁移内化所领悟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
长期如此,学生的作文一定会变得灵动鲜活。
慢慢地,你会发现乐在教学之中,学生也会发现乐在习作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