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传销,保护自我》
传销组织发展下线的重点人选
优先发展的5类人 同学 同事 同乡 朋友 邻居
不适* 思想太左的 * 党政机关干部
控制人的精神的4种因素
相对封闭的环境 经常性被调动的情绪 反复轰炸,信息疲劳,一直处于某种状态之中 创造出一种归属感
传销案例——滋生仇恨
2007年,来自湖北天门的大学毕业生杨少明 来到遵义加入了一个传销组织,在近 1年的时间里, 为了搞传销,他损失了1万元。他已经一贫如洗。 本想着通过搞传销能够发大财,没想到到头来不 但没有挣到钱,反而连养家糊口的钱都赔进去了。 他觉得,这一切都是这个组织的小头目余少军害 的。为了要回自己被骗的钱,杨新明绑架了余少 军。在期间对余少军严刑拷打,最终导致余少军 重伤,自己也因此触犯了《刑法》被判刑。
人们为何会陷入传销这一泥沼呢?原来,一切都 源于把“骗术”套上光环的“洗脑术”。从目前掌握 的统计数据看,传销团伙通过“洗脑”达到对会员的 人身控制的成功率非常高。
所谓“洗脑”,就是传销组织以种种手段,鼓吹通过传
销迅速富裕的歪理,迷惑你的判断能力,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道德观念、行为方式,调动你的情感与情绪,激发你内心的 欲望,使人对传销由怀疑到深信不疑,不仅认同其价值观, 而且对其产生经济依赖、心理依赖、情感依赖、直至深陷其 中而不能自拔!
揭开传销面具——认清传销真面目
传销拿商品为幌子
在传销组织中,产品仅仅是维系传销链条的工具,它只 象征着传销的一种资格,和通过传销发财致富的机会。
大学生如何防范传销组织 ①拒绝非法传销组织的种种诱因,如对应届毕业 生提供条件优越,高薪的工作; ②不要轻信亲朋好友,同学的邀请; ③克服急功近利,一夜暴富的不正确观念,要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传销案例——道德缺失
2005年,江西某高校的学生被同学骗去广西搞传 销,在投入8000多元产品费用后,开始非法传销 活动,期间他将自己的同宿舍的其他3个室友和2 个亲弟弟拉进传销组织,但他不愿意就此收手, 还盘算着如何把母亲骗到广西搞传销。
传销案例——泯灭亲情
2005年辽宁朝阳,一则消息震惊了一个偏远的小山 村:一个叫李明涛的村民将自己的父母用老鼠药毒死 后,藏尸家中。而他杀害父母的一切动机仅仅是为了 从家中找些钱,继续参加传销活动。
谢 谢!
传销组织为何把黑手频频伸向大学生?
盲目的独立意识; 急于获得社会实践经验; 传销培训者的煽情——励志与创业 经济条件差——轻松致富的诱惑 熟人的介绍——亲情陷阱 求职心切——好工作的诱惑 高校教育中的漏洞
传销的危害
1
理智丧失
2
3
道德缺失 亲情泯灭 仇恨滋生
4
传销案例——理智丧失
2006年,一个名叫王丽的23岁女孩,被同学骗 入济南的传销组织。后来父母几经周转好不容易 才把她找到,强行把她拉上火车返回老家,不料 固执的女儿执意要回去参加传销活动,在半路上 她竟然借口上厕所,从疾驰火车的窗户跳出,一 条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 王丽的父母本以为能把女儿平安的带回家,没想 到带回的竟是女儿冰冷的尸体。
2014化工班“防传销”主题班会
远离传销,保护自我
主讲人:马娟 2015年5月23日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
人员,通过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 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 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 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 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 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 为。传销是一个“一将功成万骨枯” 的残酷诈骗,靠无数的“下线”养肥 了“金字塔”顶上的传销商们。 传销头目赚的都是下线的会费.
大学生 如何远离非法传销的陷阱
2004年3月,震惊全国的以传销“欧丽曼”产品的传销组织被 重庆市公安彻底摧毁。据重庆警方的案件资料显示,这起传销案的人 群,超过2000人,而他们绝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十几所高校的大学生。 经查,2003年10月以来,只有初中文化的河南农民秦永军在广西 说服正在西安某高校就读的辛某某、唐某某加入传销组织后,几人带 领30余名“组员”将传销网络从广西迁到重庆渝北区、合川市、巴南 区,以“三无”产品“欧丽曼”化妆品为媒介,组成了“欧丽曼”传 销团队。随后 ,他们在重庆市渝北区打着所谓“欧丽曼(香港)亚太有 限公司”的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邀人入伙,再通过同学之间、朋 友之间、亲属之间发展下线,形成多层次传销网络。 传销人员主要聚集在街道的民房内,生活条件十分窘迫。传销人 员中,80%是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分别来自湖北、河南、江西、 山东、云南、四川、河北等地院校。在传销组织的控制下,有的学生 明知上当受骗,却不得不按照“上线”的要求发展人员;有的明知违 法,为挽回损失,仍去骗自己的亲朋好友;有的为了生存,甚至铤而 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①拒绝非法传销组织的种种诱因,如对应届 毕业生提供条件优越,高薪的工作
②不要轻信亲朋好友,同学的邀请
③克服急功近利,一夜暴富的不正确观念,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大学生误入传销陷阱时,应该怎么办?
1. 如果被骗到外地,到达当地后朋友绝口不谈工作、生意,
而是带你游山玩水、熟悉环境,所谓放松;要看你的身份证、 借打你的手机时,你察觉到情况不对,就一定要机智、冷静 应对,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设法逃脱。 2. 一旦陷入圈套,要保持理智,自己保管身份证和钱财, 并与传销分子斗智斗勇。 3. 要记住传销组织的活动规律和传销窝点的具体位置,想 方设法与家人取得联系。 利用外出上课、上街购物、吃饭等机会逃离魔窟,向社区的 门卫、保安、村干部和周围群众求救,或拨打110或12315, 向公安、工商机关举报、求救, 4. 千万不要做出跳楼、自残等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