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五果蝇饲养和杂交综合实验

实验五果蝇饲养和杂交综合实验

3.子一代互交,定时观察,记录子二代正、 反交结果;
4.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分析伴性遗传的主 要特点;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实施步骤
1.亲本果蝇的饲养(原种培养)
留种培养时,需要选取纯合基因型的个体作 亲本,每瓶2对。将果蝇麻醉后,用毛笔轻 轻扫入新制培养基的培养瓶内,待果蝇清 醒后再将培养瓶竖起,以防果蝇粘在培养 基上,每种保留两套原种,贴好标签(种 名,基因型和日期等)。
3.弃亲本蝇,观察子一代
• 培 去养 亲7本~果8天蝇后并可处以死看,到再F过1代2~幼3虫天出,现F1,代倒成 蝇出现;
• 观察F1代果蝇的表型,统计各种性别和表 型成蝇的数目,连续检查3~4次(约9天左 右,数量大约150~200只)。
• 如发现F1代成蝇不符合预期结果,则说明 杂交组合出现错误,不必继续,寻找出错 原因。
实验五 果蝇饲养和杂交综合实验
• 实验项目:果蝇饲养和杂交综合实验 • 实验学时:6 学时 • 实验类型:综合性 • 每组人数: 4 人/组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综合了遗传学实验课程中的果蝇实验室饲养 和三个有性杂交实验。
1.熟悉果蝇材料的动物学特性、果蝇食性和生活习 性、遗传性状识别;
2.掌握果蝇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有性杂交实验技术; 3.掌握杂交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检验等方法; 4 .检验孟德尔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5 .明确伴性遗传和非性连锁基因的遗传方式之异
• 按照实验目的自行设计表格分性别、表型 和日期进行统计,每2天一次,共观察统计 4~5次(约9天)。
• F2果蝇总数不少于250只,最理想的是超过 500只。
6.杂交结果统计分析
• 对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检验,验证 孟德尔遗传定律;
• 分析伴性遗传和非伴性遗传的遗传方式之 异同。
六、思考问题
• 控制黑檀体(e)突变型的基因位于第三号染 色体上,控制白色复眼(w)、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 故可利用E/e这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作 单因子杂交组合,利用E/e 和X+/Xw两对等 位基因作双因子杂交组合,用位于X染色体 上一对等位基因 X+/Xw 作伴性遗传验证实 验。
• 可选取白色复眼果蝇与黑檀体果蝇作杂交 组合,正反交各一,贴好标签(世代、杂 交组合、日期、姓名),置于25℃恒温培 养箱中培养。
• 哪些因素会影响果蝇的发育周期? • 杂交实验为何取25℃来培养果蝇? • 收集处女蝇的目的和意义? • 正交、反交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 哪一杂交组合宜于验证自由组合规律? • 统计群体足够大的意义?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同。
二、实验要求
1. 掌握制备果蝇培养基的基本方法和果蝇的饲 养管理技术,学习并掌握果蝇杂交实验技术;
2. 通过杂交实验,验证基因分离规律、自由组 合规律,加深对遗传学基本规律的理解;
3. 分析伴性遗传的主要特点,了解伴性遗传和 非伴性遗传之区别及其遗传方式之异同,理 解伴性基因在正反交中的差异;
4.子一代互交
• 麻醉F1代成蝇,对应正反交组合各选取雌 雄果蝇各2~3只移入新的培养瓶,开始第 二代杂交(F1代互交);
• 贴好标签(世代、交配组合、日期、姓名 等)。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弃F1亲本蝇,观察子二代
• 过7~8天后,F2代幼虫出现,倒掉F1代成蝇, 继续培养2~3天后,F2代成蝇出现,即可 开始观察统计F2代成蝇。
4. 掌握实验结果的数据取得和统计学处理方法。
三、实验主要仪器和制剂
• 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显微镜; • 培养瓶,麻醉瓶,白瓷板,毛笔,标签纸,
乙醚; • 黑檀体果蝇,白色复眼果蝇。
四、实验内容
1.原种亲本果蝇品系纯化后,收集处女蝇, 分别设计正反交杂交组合;
2.定时观察,成蝇羽化后记录正、反交子一 代果蝇性状数目;
原种培养或长期保重宜低温(10~15℃)培 养;杂交实验培养温度20~25℃恒温培养, 避免阳光直射。ຫໍສະໝຸດ 2.收集处女蝇并进行杂交组合
• 杂交实验前需要收集纯合体处女蝇与纯合雄 性果蝇。将亲本成蝇移出培养瓶后,再过8~ 12小时内所收集到的新羽化的雌性果蝇,即 为处女蝇。对新羽化的果蝇作雌雄鉴定,然 后分别饲养。为杂交试验做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