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任务13 检查和更换前后轮轮毂轴承总成的教学设计
任务13 检查和更换前后轮轮毂轴承总成的教学设计
2、完成工作页。
进行验证,学生要根据明确的假设方案亲自动手去做,以检查全过程所达到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的目的。在做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这些设想、假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分钟
课堂小结
1、检查学生的工作页和任务工单,总结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2、客观评价学生的工作和评定成绩,给予鼓励和肯定。
1、开展个人自评与小组成员互评。
5
分钟
任务所需资料的讲授及收集
1、根据任务讲授相关理论知识。
2、观察学生学习方法,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合作。
3、评价学生工作计划。
1、学生认真聆听,观看PPT、视频、图片)。
2、记录任务所需的资料。
3、小组制定工作步骤。
给学生足够的资料,使学生进一步观察、分析,研究该课题的性质和问题所在。
30分钟
演示阶段
2、完成实训工作页。
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5
分钟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实训任务写一篇实训报告。
总结操作过程和遇到的哪些困难。
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5
分钟
2、能理解检查和更换前后轮轮毂轴承总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掌握检查和更换前后轮轮毂轴承总成的操作技能
教法学法
任务驱动法,五步教学法
教学设备
1、实训车辆、工具、设备和相关耗材。
2、教学平台、教学课件、视频教学资料。
3、教材、参考资料、维修手册。
4、任务工单、实训工作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3、能描述检查和更换前后轮轮毂轴承总成的过程
能力目标
1、能指认车轮轮毂轴承各组成部件
2、能通过查阅维修资料确定检查和更换前后轮轮毂轴承总成的步骤,并会制定工作计划
3、掌握检查和更换前后轮轮毂轴承总成的操作技能
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描述轮毂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检查和更换前后轮轮毂轴承总成》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江广旺
所在课程
汽车底盘维修
授课年级
汽修二年级
所在项目
车架与悬架
授课类型
理实一体化
授课课时
3节课共120分钟
教学任务
检查和更换前后轮轮毂轴承总成
授课地点
第一节;电教室
第二三节:汽车底盘实训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描述轮毂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能理解检查和更换前后轮轮毂轴承总成的重要性
实训操作示范,重点讲解工作步骤、工作方法和5S工作内容,完成工作任务。
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完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步骤。
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或暂提出一些尝试性的不同的解答方案。
30
分钟
操作应用阶段
观察学生的实训过程,必要时给予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1、小组合作,在任务工单和作业表的引导下进行实训操作。
2、对每一个完成的作业内容进行记录。
学生自己根据设想,进行推理或实操,以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案。
40
分钟
检查/评价阶段
1、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工作:
(1)是否完成任务?工作完成的质量如何?
(2)工作中有什么阻碍?
(3)团队合作是否协调?
(4)学,修正错误。
1、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价任务是否完成,完成质量如何,团队合作是否协调。
引入及任务下达
1、创设情景:客户开着一辆科鲁兹轿车前来4S店进行车架与悬架的检查。
2、明确任务:检查轮毂轴承总成,当轴承总成出现异常故障应予更换。
1、了解工作任务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2、根据工作任务分成小组,共同学习。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下达任务,情景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产生要了解它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