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技巧:店面销售的顾客相迎接待方式
[提要]店面销售是一种被动销售,销售员站在店面内等待顾客上门,但也需要掌握基本的销售技巧。
店面销售是一种被动销售,销售员站在店面内等待顾客上门,但也需要掌握基本的销售技巧。
顾客上门时需要我们采用顾客喜欢的方式去迎接顾客,只有这样顾客的感觉才会更好、更自然。
我们比较常用的是四种相迎方式:问好式、切入式、应答式、迂回式。
1.问好式
有一次我陪夫人去北京某商场购物,走了10多个品牌的专卖店,所有专卖店的销售人员对于我们的来临全部是“统一口径”的“您好,欢迎光临,请随便看看”。
听得我已经没有一点感觉了。
这种方式大家都在说,说得多反而起不到相迎的作用了。
店面多如牛毛,当每个店的销售人员都采用简单的问好,顾客就不会有特别的感受。
如果我们在问好的后面加上产品的主要卖点,作一个简单的引导,就会在顾客的心里面留下一些新鲜的印象。
例如,“您好!欢迎光临,这是某某品牌推出的环
保型家具”。
这种问好除了简单问候以外,直接切入产品,把我们店面里的优质产品阐述出来了。
还有,“您好!欢迎光临,这段时间是我们某某品牌家具的优惠期”。
这种问好方式又阐述了一种新观点,让顾客对优惠期感兴趣。
“您好!欢迎光临,这是某某品牌家具专门为白领人士设计的时尚型家具”,类似于这样,专业的销售人员在问好后面加上产品的简单介绍来吸引我们的顾客,给顾客与众不同的感觉,让顾客记住我们这家店。
2.切入式
顾客大都具有一种从众心理,越是人多的地方越要挤过去看看。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店面里人很多,还会有更多人涌进去,这就会造成一种局面——当人手不够的情况下,一下子来了三拨或者四拨顾客,怎样做才能照顾好每一拨顾客,让他们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受到关照。
切入式相迎非常适合此种情形!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名顾客在和我们交流:“恩,你们这款笔记本是什么材质的?结实么?”顾客在探
询,说明对产品有需求,我们的销售人员就要做出相应的解释:“铝镁合金外壳,即使受到撞击,它也能够保证完好的运转,最终保护您的重要资料不会丢失”。
正在这时,又来了一批顾客。
这时,我们要先安抚住眼前的顾客,“对不起,请稍等一下”说完后立刻转到新来的顾客面前:“先生您好!您先看看喜欢哪款机子,有什么问题直接和我说好了”,同时递上我们产品的宣传彩页来稳住我们的顾客,让他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产品,稳住顾客后马上回来和前面的顾客沟通:“这位小姐,您看通过我刚才的介绍,这样的笔记本是否符合您的要求……”直到把第一拨顾客搞定,再转到新来的顾客那里:“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只有这样做,你才会发现,每一批顾客你都能掌控得住,而不会冷落任何一批顾客,不会出现顾客等了三分钟找不到人而黯然离去的情况。
这就是切入式的相迎方式。
3.应答式
应答式就是回答客户的问题,看起来是被动的,但是随时可以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回答顾客的问题了解顾客的需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
顾客:“这是某某品牌的笔记本么?”这时我们要先做回答,然后变被动为主动:“是的,先生,您对我们某某品牌的笔记本很了解是么?”直接一个探询需求的问题就推给了顾客。
而有些不合格的销售人员则
是直接回答:“是的,没错。
”白白丢掉了探询顾客需求的机会。
我们销售人员要努力做到随时探询顾客需求,随时用“问”的形式来引导我们的顾客。
有的顾客可能会问:“你们这款笔记本的质量怎么样啊?”我们会怎样回答呢?“这款质量很好啊,在卖场里很知名的,您是第一次了解我们这款笔记本吧?”这又是一种“问”的方式,有效引导我们的顾客。
而不是顾客走到哪里跟到哪里,只有有效的引导顾客的需求,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
这就是应答式方法。
4.迂回式
迂回式就是要创造一种朋友见面的愉快的场景,互相的交流沟通,不是直接切入销售的话题,而是采取迂回的策略,从其他话题引入。
举个简单的例子:
第一种:“张先生,今天心情不错嘛,有什么好事情啊?”利用生活场景创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第二种:“张先生,我记得您,您上次和夫人来
过……”叙旧方式,表示您给我的印象很深。
第三种:“哦~,这是您的小孩吧,好漂亮的哦~”赞美方式,让顾客心情愉快。
第四种:“李先生,上次是您带朋友来买我们某某品牌的笔记本吧,用得还好吧?”
营造一种朋友见面的感觉,既问候了顾客,也切入了话题。
这就是迂回的方式。
六步营销法”
记者:早就听说您是一名销售能手,能否在这里与读者分享一下?
胡勇萍:能手谈不上,可以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吧。
这几年来我总结了一些卖场销售的技巧,归纳起来叫“六步营销法”。
第一步为“微笑打招呼”。
这实际上是建立诚信的关系阶段或者叫提高印象分。
要做好微笑打招呼,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拿微笑来说,很多导购是“皮笑肉不笑”,即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笑。
如果是这样,接下来传递的任何关于品牌和产品的信息,消费者所感受到的诚信度都会大打折扣。
微笑打招呼要注意两个细节点:其一,不应站在门口、门外,这样会把客人吓走。
应站在店里靠后两步,这样就不会给客户予以推销的压力;其二,一定要善意地微笑,当客户来到店里后,就一定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卖货的情境中,重视每一个客户。
第二步为“产品吸引点”。
即在色彩或款式或价格上做文章,也就是说要因地制宜。
客户关注色彩,我们就围绕色彩予以引导与解说;客户在乎价格,我们必须在价格上予以指引。
营销不同于推销,一定是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问题。
客户希望物美价廉,很多时候并不是物又美、价又廉,只能是物超所值。
所以“舍得”二字要给客户灌输(客户多花一点钱买回去的是长久的享受、环保、绿色与健康)。
关于色彩的介绍,应该通过介绍让客户产生联想。
例如:新南天的丹迪系列是丹麦风格。
丹麦这个国家是童话的世界。
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举世闻名的经典之作,童话代表着爱心,有爱心的人一般都有好的修养与品位,品位与修养意味着稳重。
产品的风格实际上就是丹迪消费人群的特性,同时,童话也代表着一种惬意与优雅,它能将都市生活的紧张、烦躁不安予以释放,尽情享受生活。
也正是因为丹麦的人文思想,所以决定了丹迪系列产品越看越有味道。
虽然远看只是黑黑的一片,但整体来看,是越看越有内涵,越看越精致(譬如书柜);所以,我们不妨邀请客户驻
留,静静地欣赏(这实际是给客户一个联想的空间),改变只有解说的单一方式,达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步法为“产品介绍”,这是介绍产品的基本信息。
要做好产品介绍,我觉得要学会写记叙文,也就是说要利用写优秀记叙文的方法来介绍产品。
比如说:举例法、数字法、夸张法、对比法,通过这样多方面的介绍,顾客就自然明白产品的价值了。
第四步叫为“劝销”。
即用赞美、感情与柔情应对并肯定你的客户。
当产品价格、色彩、款式甚至是板材等各方面客户都已满意但还在犹豫,面临是否签订单或“省钱”的选择时,就要用到劝销,劝销一般要用到“假设成交法”、“痛苦法”、“樱桃树法”等。
劝销的时候,包括产品介绍时,注意除了要讲,还要学会倾听,从倾听中辨别真假信息,从而应对提问,让客户进入自己的语境。
一句话,想客户之所想,客户不想要的,不要给他,客户想要的,要全部给他。
第五步为“防御”,劝销没有解决问题,客户还没有下定决心,需要再三沟通,或者说整个前四步还不完善,客户发现你的讲话有漏洞,包括对服务产生怀疑,或者说客户认为不划算,有动摇时,就要用到防御,说白了,就是将前面的四步再一针见血地强调一次。
我们有时候说卖货难,其实并不难,都是一些细节的把
握和一些心灵的沟通,包括与顾客进行思想的对接,营销说白了就是一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沟通。
第六步是“感谢和送客”。
将顾客送出店门的时候,我们一般要目送其步出店门六步。
卖场营销就是感情营销
卖场营销实际上是感情营销,家具产品只是载体,情感的沟通才是成交的关键,客户花钱是买一种享受。
谁能将产品、将利益、将享受真正讲清楚并让客户明白,谁就成功了。
套用一句政治用语,卖场营销的最高境界是“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