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PPT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PPT课件
12.栎树森林草原地带
13.半亚热带森林草原地带
14.亚热带森林草原地带
15.热带森林草原地带
16.温带草原地带
17.半亚热带草原地带
18.亚热带草原地带
19.热带草原地带
20.地中海地带
21.温带半荒漠地带
22.半亚热带半荒漠地带
23.亚热带半荒漠地带
24.热带半荒漠地带
25.温带荒漠地带
26.半亚热带
2.干湿地带性(非地带性)
干湿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经度省性):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 和整个自然综合体从沿海到内陆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方向发生 有规律的更替(与经度无关)
主导分异因素:主要是海陆分异因素,还与距海远近、陆地大小、 陆地形状有关
分布:中纬度明显
大
黄
陆
海
12
3.水平地带性(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13
27.亚热带荒漠地带
自然地带学说
影响地球面貌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热条件 水热的对立统一关系:热置于水运动之中并改变水形态,水又反过
来影响热运动 各区域水热的量和质的对比不同,导致不同的自然综合体,取决于
其矛盾的主要方面 水热关系的表达:湿润(干燥)指标
➢ 湿润度K1 = 降水量R / 蒸发力E ➢ 干燥度K2 = 蒸发力E / 降水量R
层次
大陆 层次
区域 层次
局地 层次
范围
大陆或洲
约100万 平方公里 小于几百 平方公里
(引自刘南威,2009)
厚度
对流层至 沉积岩层
摩擦层至 风化层
林冠层至 土壤层
内部联系 全球性大气环流、水 分循环和地质循环 地区性大气环流及大
流域的物质迁移
群落的生物循环
更新速率 缓慢 居中 较快
6
第二节 全球性地域分异规律
一.热力分带性(地带性)
分异因素:太阳辐射能(地球形状、黄赤交角、日地距离、大气圈 的厚度及透明度)
分异特点:气候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向等)在地表 呈纬度分布
7
太阳辐射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刘胤汉,2010)
RO 海洋辐射平衡 Rc 大陆辐射平衡 Re 整个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
kcal/cm 2.a
3.地域分异因素:导致地域分异的各种因素。在各因素综合作用下, 地球表层分化为多级镶嵌的物质系统,形成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
(纬度)地带性分异因素:太阳能 → 按纬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许多现象,沿 纬度有规律的分布。
非(纬度)地带性分异因素:地球内能 → 海陆分布、地势起伏、岩浆活动和 构造作用等,一般不按纬度有规律的分布。
获得的水分不同,产生的自然景观也不同。
湿 润
半 湿 润 半 干 旱
干
热带
亚热带
北温带
亚寒带
寒带
旱
第一节 地域分异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地域分异:地球表层各组分及自然综合体沿着地理坐标方向,分化 成相互更替的各级地理单位。
2.地域分异规律:反映地球表层各组分及自然综合体分异的客观规律 (空间地理规律)。
150 RO
100
Re
Rc
50
北纬
南纬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8
二.海陆对比性(非地带性)
分异因素:地球内能 分异特点:海陆分异(景观、起伏) 分异方向:海陆景观分异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从沿海向内陆发生
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共同作用的产物; 纬向、经向、斜交; 分布规律由水热对比关系所决定。
方形 理想 大陆 水平 地带 图谱 (马克耶夫)
1.长寒地带
2.苔原地带
3.森林苔原地带
4.泰加林地带
5.混交林地带
6.阔叶林地带
7.半亚热带林地带
8.亚热带林地带
9.热带林地带
10.赤道雨林地带
11.桦树森林草原地带
变化
(引自伍光和,2004)
9
第三节 大陆和大洋地域分异规律
一.大陆地域分异规律
1.纬度地带性(地带性) 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分及自然综合体大致按纬线方向延伸,按纬
度方向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南北分化现象。 主导分异因素:地带性分异因素 分异特点:每一个热量带不仅有它的热量﹣温度特征,而且在气压、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基本概念 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源自02概况三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时间上:自转产生昼 夜,公转产生四季。
春
夏
秋
冬
空间上:纬度不同,获得的能量不同,距海远近不同,
5
二.地域分异的规模与尺度
英美:全球尺度、区域尺度和局地尺度
我国:大尺度(随纬度变化而发生的分异,海陆间的差异),中尺 度(具有足够高度的山脉的垂直带性差异),小尺度(河谷内部、 丘陵阴阳坡等的差异)
全球性分异 > 大陆或大洋分异 > 区域性分异 > 中尺度分异 > 小 尺度分异
规模 大尺度 中尺度 小尺度
陆地水文→ 气候湿热,低压静风,径流充沛,沼泽广布
风化壳、土壤→ 生物群落→
土壤淋溶作用强烈,土层深厚 雨林植被等
地貌纬度地带性:外力地貌(气候地貌); 气候纬度地带性:气温、气压、大气环流、蒸发、空气湿度、云量、降水、气候带等; 水文纬度地带性:水位高低、水量大小、汛期长短、结冰期、补给方式、含沙量; 植被纬度地带性(标志):植被型,植被种类组成(群落构造、物质储量、生产率); 土壤纬度地带性(标志):风化过程、风化壳类型、土壤水分和盐分状况、淋溶程度、腐 殖质含量、pH值和土壤类型。
降水、陆地水文、风化壳类型、土壤发育、生物群落、外营力地貌 等方面都具相应的特征,形成相同的综合自然特征。 分布:理论上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高低纬明显,但中纬不明显 (水平地带性)。 是陆地自然区划中划分地带性单位的理论基础。
10
地带性因素→ 气压、降水→
赤道高温 促进对流作用的强烈进行,降水丰沛
4
概念辨析
基本、派生、局部地域分异规律 ➢ 基本: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基本地域分异因素) ➢ 派生:水平地带性,地带段性和省性等(派生地域分异因素) ➢ 局地: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地域分异因素)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 狭义:地带性即纬度地带性,其余属于非地带性 ➢ 广义:地带性包括水平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 和垂直地带性,其余属于非地带性 ➢ 中义:地带性包括水平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地带性), 其它属于非地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