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蝶K3 WISE风险管控解决方案

金蝶K3 WISE风险管控解决方案

金蝶K/3 WISE风险管控解决方案
风险管控让您的企业更加理智
企业“智造”转型,要创造更高智力附加值,更加关注客户价值。

金蝶K/3 WISE创新管理平台财务管理体系从内控管理、全面预算、成本等多个方面,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以筑造安全、透明、高效的运营环境。

内控管理体系帮助企业识别、管理企业运营中的各类风险,保障企业经营安全。

通过成本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导向企业资源投入到更高客户价值的领域。

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企业在内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缺乏良好的控制环境
∙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控制的外部约束较弱;
∙公司治理结构中责任不到位;
∙缺乏绩效考核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引导机制;
∙高管层缺乏自主控制意识;
∙没有形成重视风险的控制文化。

(2)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工具
∙把内控看成一套制度,而不是过程,缺乏动态理念;
∙没有完善的行权、职责、反馈、改进规范;
∙缺乏对风险相关信息的及时获取。

在方法和工具的应用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内控建设的成本很高。

(3)崇尚经验式管理
∙对管理的有效性和制度的适当性缺乏评价标准;
∙制度拟定部门从自身利益考虑,造成跨部门流程断裂或交叉;
∙对重要的职责与权限划分有较大的随意性,重权力划分,轻责任归属;
∙缺乏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
∙缺乏定期反馈和修正机制。

方案概述:
卓越的内控管理模式,应当涵盖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的五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它们取决于管理层经营企业的方式,并融入管理过程本身,其相互关系可以用以下模型表示:
内部环境:
∙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决定了企业在道德标准、价值导向、品质方向的基调,往往受高层管理者的直接影响,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方式。

∙具体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以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风险评估:
∙识别、分析相关风险,以求有效地管理风险以实现既定目标。

相对于既定目标,风险无处不在,其来源可能是企业内部或者外部。

企业要做的,并不是将所有风险化解为零,而是要清楚地知晓风险可能带来影响的严重程度,并设定企业能够承受的风险承受程度,采取适当的手段把风险降低或转移到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内。

∙系统提供了企业目标管理、风险事件库、风险事件指标分析、风险坐标图、风险指标管理、风险预警分析等功能。

∙通过企业目标、风险事件与KPI 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企业目标与风险的量化管理,防患于未然。

控制活动:
∙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因此,可认为,控制活动是落实风险评估结果的基本手段,是整个内部控制体
系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控制活动体现在整个企业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中,贯穿于企业所有的运营活动中。

∙按照控制活动发生对风险点防范的时间逻辑划分,控制活动分为预防性的和检查性的控制活动;按照控制的手段划分,控制活动又可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
制。

其中值得推荐的是预防性和自动的控制活动,其控制的效果好,成本低。

∙提供“流程管理”和“控制矩阵”中心功能,对企业目标及流程进行风险控制。

信息与沟通
∙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有效的沟通要求信息的自上而下、横向及自下
而上的传递。

∙从内部看,企业管理层的意图必须传达到所有层级的员工。

相应地,所有员工必须从管理层得到清楚的指令,以指导其认真履行职责。

员工必须理解自身在
整个内控系统中的位置,理解个人行为与其他员工工作的相关性。

员工必须有
向上传递重要信息的途径,使管理层甚至决策层第一时间了解基层的重要信息。

∙对于企业外部,相关的需要顺利沟通的联络方可能包括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监管机构、股东等。

对外沟通对于东药这种上市公司尤其重要,而且需要统一的对外沟通渠道,对外披露信息,包括重大的经营决策、财务信
息等,在披露前应该经过谨慎的审批。

内控评价
∙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情况进行监控检查,这是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正常运转的基本手段。

监督包括日常评价和专项评价。

∙日常评价是常规性、持续性的工作,由各部门或各业务线的上一级职能部门履行对下一级的监督职责;
∙专项评价需要专门的部门或者专职人员相对独立地进行。

专项评价不仅要求内审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也要求内审人员掌握一定的内部控制方面的专
业技术,并熟悉企业的业务、政策、流程。

∙评价的手段一般是内部控制的检查(测试)和评价,当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针对缺陷提出整改方案,尽快落实改进。

内控分析
∙是对内控系统涉及的风险、流程已经内控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的系统。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过中需要不断的对内控系统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展示出来,以便企业管理层根据风险的情况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各个管理部门也可以
根据内控测评的缺陷进行整改;HR部门可以根据内控的部门测评情况,对部门进行绩效考核。

主要功能:
控制环境
1、在“控制环境”模块中提供对于风险管理文化及相关制度的管理(以附件形式)。

2、通过HR提供组织人力的规划、职位能力素质要求/任职资格、职位描述进行组织结构的管理、人员的配置及职位责任及权力的定义。

风险评估
1、结合目标管理系统,设定战略目标。

2、通过风险管理模块提供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并与战略目标与KPI 关联,并建立相关的风险指标,以便对日常的业务进行风险的预警。

3、提供风险矩阵平台,系统预设常用风险,用户可以在此上继续积累。

控制活动
1、控制活动是内控的关键,且已经贯穿在ERP的各个模块和各个流程当中。

包括:系统控制参数、权限设置、预算控制、流程控制、信用控制、价格控制等等。

2、将系统的所有控制点输出报告,给企业的内控管理者以整体上的认识。

更加有利于他们判断目前的内控力度、效果以及该如何改进。

信息与沟通
1、搭建丰富的沟通渠道:消息、邮件、短信。

2、协助企业建立举报投诉机制,设置举报专线。

满足内控规范的需要。

内控评价
1、在内控的体系中,监控主要是内审部门的职责,因此此处要协助好内审工作支持。

2、提供详细丰富的审计线索以及丰富的内控报告。

内控分析
1、提供风险相关分析功能:风险控制效果分析表、风险坐标图、风险发生概率分析和风险影响程度分析;
2、提供流程评价分析:流程承担风险分析、流程评价分析和流程控制点分析。

3、提供部门内控考核分析:内控考核排名分析
金蝶
专注于中国成长性企业结合广泛深入的应用实践
铸就成熟、专业、易用的K/3 ERP
因为ERP系统的应用,三明重机的台账准确率达到95%以上,配套查错率为100%,所有在制品都得到清晰管理与控制,生产BOM与设计BOM达到了统一,生产成本能精确到部件成本与零件成本。

这些都是在应用ERP系统之前不可能做到的。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评估报告(2005年)
现在离开信息化,我可能就不懂得怎样工作了,我们必须按ERP的流程去做,才能做顺。

--厦工集团三明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辉
最早没有完整的ERP这个管理工具的时候,跟SONY、松下这样的客户区沟通,几乎都不给我们到他们企业参观的机会,他们认为你的公司没有系统化管理,而没有系统化管理则很难保障产品质量。

而在我们导入了ERP之后,相对来讲,更加容易获得国外
大客户的认可。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玺
部分成功客户名单
卡尔迈耶武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史密斯机械工业(青岛)有限公司
厦工集团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博格思众中国公司
中国南车集团资阳电力机车厂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
南京因泰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宁夏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中兴精密制造工业有限公司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富士能(天津)有限公司
东莞市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重庆川仪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