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的自然灾害》课件-山师附中高三地理总复习 (共68张PPT)
《中国的自然灾害》课件-山师附中高三地理总复习 (共68张PPT)
海河中下游 多洪涝区 淮河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 东南沿海地区
五月
七、八月
六月 九月
我国的洪涝灾害 时间分布
长江以南地区 ——3~6月或4~7月 华北、东北地区 —— 6~9月
——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
活 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读图,比较6~9月城陵矶水文站流量的差 异,并分析其与水位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示 北、长江以南
意 以及华南地区
阅读
阅读“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和图
2-9,找出寒潮入侵我国的三条路径、各自 的源地和影响地区。
寒
潮
入
侵
我
国 主 要 路
中路:西伯利亚贝 加尔湖和蒙古一带 →内蒙古自治区→
径 黄河河套地区→长
示 江中下游地区和华
意 南地区
阅读
阅读“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和图
2-9,找出寒潮入侵我国的三条路径、各自 的源地和影响地区。
①④ ②⑤
③ 汶川 ⑥
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
我国的地震灾害
分布
(2) 东部
①台湾地震带 ②东南沿海地震带 ③郯城一庐江地震带 ④河北平原地震带 ⑤汾渭地震带 ⑥燕山地震带 ⑦秦岭地震带
⑥
⑤ ⑦
④③
②①
我国地震带和主要地震震中分布
思考
读图分析:我国地震灾害灾情的 变化趋势及原因。
死亡人口/人
直接经济损失/元
中国地震灾害灾情年际变化(1949—2000年)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泥石流灾害
(1) 类型
分布
暴雨泥石流
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
冰川泥石流
东经1020以西的高原上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泥石流灾害
(1) 类型 (2) 地貌结构 Ⅰ——形成区 Ⅱ——流通区 Ⅲ——堆积区
(2) 采取防冻害的措施
影响我国的台风 源地 ——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影响我国的台风
源地 ——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发生季节
——夏秋季节 (5-10月,尤以7-9月最多)
影响我国的台风
源地 ——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发生季节
——夏秋季节 (5-10月,尤以7-9月最多)
影响地区 ——东南沿海
(闽、粤、台、琼、浙)
以后又补充规定,一次冷空气活动使长江流域以 及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10℃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 最低气温达4℃或4℃以下,陆上有相当于三个行政大 区出现5~7级大风,沿海有三个海区伴有6~8级大风 者,称为寒潮或强寒潮。未达到以上标准者,则称为 较强冷空气或一般冷空气。
影响我国的寒潮
寒潮的概念
——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 较低的冷气流侵袭现象。
活动 (1) 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缺乏地转偏向力
(2) 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3) 想一想,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增强?
活动
(1) 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缺乏地转偏向力
(2) 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水温不够
(3) 想一想,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增强?
(1) 了解台风的命名。 (2) 了解台风对我国的影响。 (3) 怎样辨证地看待台风灾害?
我国的地震灾害 基本特点
(1) 分布范围广 (2) 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3) 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思考
联系“世界主 要火山地震带分布 图”和“六大板块 示意图”,说明我 国多地震的原因。
我国的地震灾害 分布
滑坡、泥石流 暴雨
水土流失
沙漠化 低温冷害
多发区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
西南山地、青藏高原东南部
川西山地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太行山区、江南丘陵 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宁夏、河西走廊 东北平原、青藏高原
活动
(1) 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缺乏地转偏向力
(2) 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水温不够
(3) 想一想,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影响我国的台风 主要路径
影 响 我 国 的 台 风 路 径
影响我国的台风
主要路径
影 响 我
①西移路径: 菲律宾以东洋 面向西→南海
我国的洪涝灾害 主要类型
——暴雨洪涝是我国最主要的洪涝类型
锋面雨带 热带气旋
降雨 (尤其是暴雨)
洪水
我国的洪涝灾害
空间分布
七大流域——珠江、长江、淮河、 黄河、分布
七大流域——珠江、长江、淮河、 黄河、 海河、辽河和松花江
主要分布地区——东部季风区各大江 河的中下游平原
影响我国的台风
形成条件
(1) 热力条件 (2) 水汽条件 (3) 动力条件
影响我国的台风
形成条件
(1) 热力条件 ——较高的水温(26℃以上) (2) 水汽条件 (3) 动力条件
影响我国的台风
形成条件
(1) 热力条件 ——较高的水温(26℃以上) (2) 水汽条件 ——源源不断的充沛水汽 (3) 动力条件
影响我国的台风
形成条件
(1) 热力条件 ——较高的水温(26℃以上) (2) 水汽条件 ——源源不断的充沛水汽 (3) 动力条件 水平方向上——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辐合上升
活动 (1) 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2) 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3) 想一想,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增强?
寒
潮
入
侵
我
国
主 要 路
东路:西伯利亚东 北部→蒙古东部→
径 华北、东北地区→
示 黄河下游地区→长
意 江以北地区
阅读
阅读“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和图
2-9,找出寒潮入侵我国的三条路径、各自 的源地和影响地区。
寒 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青藏高原、云 潮 贵高原;四川盆地;海南、台湾等 入 侵 我 国 主 要 路 径 示 意
Ⅰ Ⅱ Ⅲ
泥石流地貌结构示意
我 国 泥 石 流 与 滑 坡 分 布
我国的鼠灾
分布
(1) 喜湿鼠类危害区 ——我国华东和华南区的全部,东北、
华北和西南区的大部,以及西北区的少数地 区 (2) 耐旱鼠类危害区
——我国西北区的大部、青藏高原大部, 以及东北和华北区的边缘地带
我国的鼠灾
类型
(1) 农田鼠害 (2) 草原鼠害 (3) 森林鼠害
我国的洪涝灾害
形成原因
(1) 直接原因 ——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时间持续暴雨
(2) 间接原因 中上游植被破坏
人为因素 中游围湖造田
影响我国的寒潮
寒潮的概念
——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 较低的冷气流侵袭现象。
我国的寒潮标准
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 小时内下降10℃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其最低气温 又在5℃以下的就称之为寒潮。
发生季节
——冬半年(秋末~冬季~次年初春)
活动
(1) 寒潮南下途中产生的锋面,具有冷锋 性质还是暖锋性质?
(2) 说说寒潮带来的天气特征。
(3) 比较我国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寒潮 锋面形成的降水,在哪个地区几率大一些?
活动
(1) 寒潮南下途中产生的锋面,具有冷锋 性质还是暖锋性质? ——快行冷锋
(2) 说说寒潮带来的天气特征。
(3) 比较我国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寒潮 锋面形成的降水,在哪个地区几率大一些?
活动
(1) 寒潮南下途中产生的锋面,具有冷锋 性质还是暖锋性质? ——快行冷锋
(2) 说说寒潮带来的天气特征。 ——大风、降温、雨雪
(3) 比较我国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寒潮 锋面形成的降水,在哪个地区几率大一些?
我国各地区自然灾害分布种类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 种类多
——以干旱、洪涝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2. 频率高
——高于世界各国平均的频率
3. 分布范围广
4. 地域差异大
我国的干旱灾害
主要特征
(1) 出现次数多 (2) 持续时间长 (3) 影响范围广
——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平均受旱率、 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活动
(1) 寒潮南下途中产生的锋面,具有冷锋 性质还是暖锋性质? ——快行冷锋
(2) 说说寒潮带来的天气特征。 ——大风、降温、雨雪
(3) 比较我国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寒潮 锋面形成的降水,在哪个地区几率大一些?
——淮河以南
影响我国的寒潮
特点
降温快、温度低、 来势猛、风力强、 规模大、范围广。
源地 ——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中国飞蝗的分布
我国的生物灾害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1) 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 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2) 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 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态,最终导致生物多 样性的丧失。
活动
阅读材料“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环
境原因”,回答问题.
(1)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环境原因主要有哪些? (2) 除上述原因外,诱发我国的自然灾害还有其他 哪些环境原因?
活动
阅读资料和“1951~1988年中国干旱等效 频度分布”图,回答问题:
(1) 图中能反映 出我国干旱灾害 的
哪些特点? (2) 分析干旱与
旱灾的区别和联系。
(3) 找出我国旱 灾严重的区域。(干 旱等效 频度>20次)
活动
阅读资料和“1951~1988年中国干旱等效 频度分布”图,回答问题:
我国的干旱灾害
形成原因
(2) 水资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