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下神坛》教案

《走下神坛》教案

《走下神坛》教案
教学目的:
1、学生能够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掌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学生能够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对西方绘画艺术的重大贡献,学习艺术巨匠们勤奋、刻苦和钻研的精神,以及献身艺术的壮举。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达·芬奇等人的绘画作品的欣赏,
2.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总造型特点,进而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念的变迁。

教学难点:
学艺术家勤奋、刻苦的献身精神。

教具准备:
黑板、课本和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阶段
(1)复习:同学们,继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之后,十五、十六世纪,在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就是文艺复兴,那么,这场伟大的文艺复兴对西方绘画艺术产生了怎样的巨大的影响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今天的课程学习中····(2)新课导入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与中世纪的壁画《圣母子》对比,以突出文艺复兴的艺术特点。

我们知道,漫长的中世纪,艺术成为基督教的工具,无论雕塑还是绘画。

请看屏幕,这是一幅中世纪的壁画《圣母子》,右边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请同学们观察、比较,虽然是同一主题,但在绘画语言和对人物神态的刻画等方面你觉得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完成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绘画的不同点中世纪的造型:概念化、僵滞。

色彩单调,神态呆板。

效果远离生活,没有生气。

使人敬而远之。

属性:宗教(封建)文艺复兴是造型:严谨、科学,真实自然。

色彩:富力而和谐。

神态鲜活,贴近现实生动使人倍感亲切,人文精神。

总结:由此可见,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
1、肯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与地位,尊重人的情感,赞美人的力量。

反对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和思想禁锢。

2、崇尚科学精神,探求真理与知识,尊重古典文化遗产并赞美自然的美丽,反对封建愚昧和虚伪的神学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