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案

学科:劳动与技术年级:六年级教师:宗燕1、小提篮(一)教学目标:1、感受并认识纸条的承重力与纸条厚度、纸条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2、欣赏各种提篮的造型特征,观察其中不同纹样的编制方法。

3、学习基本的纸条的立体穿编方法,尝试编制一只小提篮。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篮造型和花纹的创造。

(二)教学重、难点:1、由纸条的平面穿编向立体编制发展。

2、不同花纹的立体编制方法。

(三)教学准备:各种不同色彩、厚度、宽窄的纸条若干。

(四)教学过程:2、多姿的叶片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叶片编织中使用的针法及其组合的方式,能选择期中一种进行编织。

2、能用学到的编织技术,设计编织出不同的叶片,提高识图能力及动手能力,发展设计能力。

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通过自然界中叶片的形态的探讨引入新课。

2、教学新课:引导学生探究:“看看想想”中的作品,了解在编织过程中分别用到了哪些针法?它们是怎样进行组合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

课本中学生展示了其中的几种:扇形的、心形的,圆形的、掌形的、椭圆形的,但其所用到的基本针法是相同的,锁针、短针、长针,只是组合方式与针数有所变化。

3、学学做做:学学做做中为学生提供的是常见的椭圆形叶片的编织方法,如果学生动手能力强,也可尝试编织其它的叶片,4、展示台:将自己编织的叶片在班上展示一下。

5、小结: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从针法排列的整齐性、纹理的清晰性进行评价。

3、《美丽的桃花》教材分析:花是各种各样的,美丽多姿的,无论从色彩方面、形状方面还是花瓣的个数方面来看,都各具特色。

本课是以桃花为例,给学生提供一个样本,让他们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编织,学学做做中介绍一个花瓣的编织方法,可以让学生跟着练习,估计难点在完成一个花瓣后如何转入到第二个花瓣的编织上,可以让学生沿着花瓣的边沿编织几个短针,回到圆处,再用同样的方法编织其他花瓣。

教学目标:1、能看懂桃花编织的图示符号,读懂文字说明,掌握针法的变化规律,按图样进行编织。

2、通过编织活动,进一步了解这一技术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活动。

教学过程:4、栽培反季蔬菜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蔬菜反季栽培的意义。

2、初步学会蔬菜反季栽培的操作技能。

3、认识到平时餐桌上的菜肴来之不易,不能随意浪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蔬菜反季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难点:是苋菜播种操作。

教学过程:5、搭建简易塑料小拱棚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塑料棚对农作物栽培所起的保温、保湿作用。

2、初步掌握搭建简易塑料小拱棚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培养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学过程:栽培外,还可以更换遮荫网,用于夏秋季节的遮荫降温和防雨、防风、防雹等。

6、漂亮的宫灯目的要求:1、了解情况蜂窝结构造型的方法,会根据孔的大小来计算所需纸的数量。

2、模仿用粘糊、切割、组装等方法制作一个蜂窝宫灯,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立体造型能力。

3、培养认真细致,重视质量、爱护公物、注意安全等劳动品质和良好的习惯。

指导学生以合作方式完成制作,并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模仿并学习蜂窝宫灯的制作方法。

难点:糊纸的质量,不同要求的蜂窝宫灯需要纸的计算。

器材准备:1、演示用大蜂窝彩花、演示用型板等。

2、工具:美工刀、尖嘴钳、剪刀、垫板。

3、材料:大红薄纸或多色彩纸、硬纸板、棉线、流、细铁丝圆环、双面胶、胶水。

最好用固体胶或双面胶带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出示学生作品“宫灯”,讲解经过折、剪、卷、粘连等步骤成品。

2、引出新课:出示教具“蜂窝彩花”。

二、操作步骤:1、构思外形,确定大小:以半径3.5cm的宫灯为例。

2、算出纸数:半径3.5 cm、则周长为3.5×2×Л≈22.8m设孔大为0.6 cm,则22.0÷0.6≈36.6,约37余孔,共需74纸。

3、做型板:画4.5×8.5长方形。

画0.6 cm的格子,15格(16条线),刻去阴影部分。

在单数空格前做上记号。

4、粘贴74纸:置型板于纸上,对准上边和左边,在单数空格涂胶水,去型板、贴上第二纸,再放型板,在双数空格涂胶水,依次重复进行。

注意:胶水不可太多,不要用生物压纸,用固体胶,双面胶带纸较好。

5、按p24图剪好两块硬纸片。

要整齐光滑。

6、切边:胶水干后,画宫灯轮廓线,用美工刀逐层逐段切割。

7、取4 cm长的22号细铁丝2根,用尖嘴钳弯成小圆圈。

8、把流的吊挂线粘在宫灯的转轴上,用纸糊住。

9、把铁丝小圆圈穿在宫灯的上下两侧,再粘纸板加固。

三、注意事项:1、用型板涂胶水时,一涂单数空格,一涂双数空格,不能错。

2、涂胶、糊纸必须对齐两条边,否则不整齐。

3、外面必须用纸包糊,否则要散开。

4、切割时,注意安全和爱护公物。

四、操作实践:用蜂窝彩花的制作方法,可以做宫灯,也可以参照课本容制作其他作品。

还可以自己设计别的花样。

制作中要注重作品的质量和花样的创新。

思考:此法还可用于什么地方?此法还有何种作用?蜂窝彩花的制作方法和其他彩花制作方法的结合应用。

五、现场评比、小结:为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将已完成的作品,拿到讲台上,老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评比,对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

布置作业:二至四人一组,制作一个蜂窝彩花。

也可以按书上图案为例,制作天鹅、蝴蝶、孔雀、花生等。

也可参照p24用其他材料制作宫灯。

做一做:制作一只蜂窝宫灯。

想一想:蜂窝宫灯的制作关键是什么?评价与交流:把造型别致的作品集中起来,组织一次作品交流展示和评奖活动。

和同学进行互相评价、互相欣赏,并指出具体优缺点。

7、淘气的小瓷龟8、制作长城模型一、教学目的1、学会手工制作万里长城浮雕图,知道分步制作浮雕图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制作各部件是重点,组合粘台贴是难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课前准备小刀、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之一,它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全长约6300千米,如同一条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方。

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来亲手制作万里长城的浮雕画。

(二)讲解方法,操作演示操作过程:1~2、剪下各部件,按图形线划痕。

3、折山线,增加立体感。

4、把长城插入底板。

5、小心地将烽火台嵌入画面,粘贴。

6、贴上树叶角花。

7、雄伟的万里长城展现在眼前。

(三)动手实践,巡视指导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组合粘贴各部件,特别是烽火台和树叶角花,要有立体感。

(四)培养创新,课后实践启发学生课后自己来设计、制作其他建筑浮雕画。

9、蛋炒饭(一)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蛋炒饭的配料和操作方法。

2、学生会自己设计一份炒饭,并能在营养、卫生和烹饪工艺等方面进行说明。

3、学生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能自己进行蛋炒饭的制作。

培养自我服务的劳动习惯。

4、在品尝自己劳动成果中,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掌握炒蛋炒饭的技能。

难点是要米饭炒得松软,防止粘结成团。

(三)教学准备:炉子、锅子和炊具若干套;米饭、鸡蛋、食油、食盐和味精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当你放学回家,发现妈妈留言,让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

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烹饪本领,做蛋炒饭。

如果你学会了,不但能自己解决“肚子”问题,还能让父母尝尝你手艺。

二、实践操作指导:1、示操作:怎样才能做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蛋炒饭呢?(请同学们看书,或看课件展示。

有条件的可以老师当场示)让学生看清操作步骤,了解注意事项。

A、下锅炒制前先把配料准备好。

B、米饭最好略干而松散。

C、要注意安全。

2、了解工艺:①看了刚才的演示,你觉得制作“蛋炒饭”时要注意什么?△炒饭时要另起油锅,油量适当多放些。

油不足,饭要炒焦的△蛋炒饭不能炒得过长,不然蛋会很老,不好吃。

②学生交流讨论“蛋炒饭”的制作工艺:●先把鸡蛋打散,然后加盐打匀。

●将油倒入热锅,并稍微摇晃一下,以润锅。

●关火后,倒入蛋液。

●将米饭置于蛋液上,利用锅铲略压。

●重新开火,拌炒至米饭颗粒分散且有香味。

●淋入少许油后拌炒,使米饭光亮。

最后放一些葱末、盐、味精,使炒饭色泽更丰富③你知道“蛋炒饭”还有其他做法吗?(先炒蛋,装盘;再炒饭;最后加入蛋,混合炒)3、学生分组实践有条件的学校,学生现场操作、品尝点评。

三、总结延伸:“蛋炒饭”是将主食与付食合起来制作的一种食物。

可以节约蒸饭时间,又有营养,而且味道也很好。

有条件的话放些蔬菜、豆类,那就更好了。

同学们回家可以做一份让父母尝尝。

用同样方法,我们还可以炒年糕、面条、米线等。

同学们想一想:如何做肉丝炒年糕及肉丝炒面?10、银芽肉丝(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银芽肉丝”的学习,初步了解炒制菜一般的制作方法。

2、学生通过炒制菜的制作,对使用的炊具,切肉丝方法、技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

3、学生通过“银芽肉丝”的学习,了解炒制菜的特点。

会自己选择食物进行炒制菜的设计与搭配。

并能在色、香、味及营养、经济方面说出理由。

4、学生能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安全地操作,获得劳动的体验,享受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1、如何切肉丝是切的技能上的重点。

一块精肉如何切制粗细、长短、均匀是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训练的。

2、在烧制中如何把握火候,掌握炒的时间也是炒制菜的难点。

肉丝用淀粉勾芡后放入油锅后,翻动到肉丝变白即可起锅。

豆芽入油锅翻动,使豆芽茎变软后,迅速将肉丝加入,略拌炒放入B料就可起锅。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购物情景:1、在烹饪教室里准备好一个模拟小菜场,里面有肉丝和其他配料,标好了价钱。

2、请同学们说说不同的菜的用途和营养二、学生体验购物:1、学生小组讨论:做一个什么菜?(这个菜有什么特点?)需要哪些材料?准备花多少钱?(此环节渗透食物的合理搭配,与书上不完全一样,菜肴在原材料上有所创新)2、学生进行买菜体验(买的时候当然最好是既经济又合理,因为每小组的资金有限,这也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经济观念。

)三、指导实践操作:1、老师演示如何正确切肉丝2、课件展示不同的炒菜方法(此环节,老师提供操作方法)3、学生小组讨论:准备选择哪种方法进行炒制?(在炒的过程中,到底是红烧、白烧、生炒或是其他的烧法,都由学生自己定,教师不加限制)4、学生分组实践四、成果品尝评价:1、先评:“色、香、形”(看看菜的搭配是否经济合理,切的形状是否可取,大家各抒己见,可以说优点,也可以说缺点。

)2、再评“味”(每组派一名同学尝一尝到底哪组的手艺最高)3、老师综合评价(教师评的时候并不去否定哪组,只是针对每组的不同情况,提出一点建设性的意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再去实践。

)11、微波炉的使用㈠、教学目标:⒈通过解读使用说明书,并结合实践,探索出使用微波炉科学的方法。

⒉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微波炉”相关知识小课题的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