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季安全驾驶相关知识.doc

冬季安全驾驶相关知识.doc

《冬季安全驾驶车主手册》驾车基本常识汽车驾驶员的正确坐姿作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从学习汽车驾驶技术之始,就要注意驾驶坐姿的规范化,正确的驾驶坐姿有利于驾驶操作,减少错误动作,便于观察仪表和道路情况,便于运用各种驾驶操纵机构,从而保证正确、灵活、敏捷、持久、安全地进行驾驶操作,确保交通安全,同时,驾驶坐姿规范、正确,还能够减轻驾驶员的疲劳程度,保证驾驶工作持久和维护驾驶员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另外,也是驾驶作风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驾驶员必须有正确的驾驶姿势。

正确的驾驶坐姿,可以使驾驶员手、足得以自由活动,顺利地操纵方向盘、拉杆、踏板和按钮等机构。

同时,正确的驾驶坐姿还能使驾驶员感到舒适。

坐姿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驾驶员眼睛的观察位置,妨碍交通信息的及时收集,对安全行车不利,特别是上、下坡道和弯道行驶时,观察地形更为重要,稍有遗漏就可能诱发交通事故。

驾驶员正确的坐姿应遵循下列原则:(1)身体与转向机柱对正:驾驶员进入坐席之后,要保持上身端正、两脚均匀分开,使身体轴线与转向机柱对正。

(2)后背与坐椅靠背轻轻接触必须要调节坐椅高度或靠背倾斜角度,务必使驾驶员坐姿保持正确。

(3)系好安全带:坐姿调节完毕之后,要系好安全带(特别是高速车),并根据个人的体型、胖瘦调整安全带的长短,使之松紧适度。

安全带过于松弛,将会降低安全作用;安全带过紧,将会束缚驾驶员必要的操控运动,妨碍驾驶操作。

(4)检查左、右两脚动作是否灵活:先用左脚踩踏离合器踏板,再用右脚试踩节气门踏板(称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确认两脚是否均能顺利无阻碍地踩踏运动,并检查踏板是否能踏到底和完全放松。

必要时还可以适当调节坐椅向前或向后移动(身体矮小的可将坐椅向前移动,身体肥胖的可将坐椅向后移动)。

生命系于一线间请使用安全带一家权威调查机构的科学家在研究了数百起造成司机死亡的车祸后发现,一辆时速88公里的汽车从相撞到导致司机死亡只需短短的0.7秒。

在大多数车祸中,撞击发生后的第一个1/10秒,汽车前保险杠和“前脸”被撞毁;在第二个1/10秒,虽然汽车大架已经停下来,但汽车的其它部件仍然在以每小时88公里的速度前行,这时司机出于本能伸直双腿支撑,但双腿在膝关节处断裂;在第三个1/10秒中,方向盘开始破碎,且方向盘轴已接触到驾驶员的胸腔;在第四个1/10秒,汽车前轮损毁,车体开始支解;第五个1/10秒时,司机的躯体被方向盘轴刺穿,肺部开始出血;第六个1/10秒的冲击来得更加剧烈,汽车大架挤压成原来的一半大小,驾驶员的头撞上了挡风玻璃;在第七个1/10秒中,方向盘轴、车门断裂后挤压着司机,但这已经不会再对司机造成任何痛苦——因为他已经死了。

早在1964年,美国就已经正式立法强制要求在所有轿车、轻型客车的驾驶座位装备二点式安全带。

到现在,安全带已经是各种汽车最基本的法定基本安全配置,而安全带也由二点式发展到三点式带紧急锁止卷收器安全带。

而统计的数据亦表明,佩戴安全带使碰撞事故中乘员伤亡率减少15%-30%。

在被动安全性方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安全气囊,它通过在碰撞时瞬间形成充满气体的气垫,缓和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但是其安全效能总的来说不如安全带,但是如果能与安全带配合使用,就可大大减低乘员的伤害指数。

据调查,当安全气囊与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使事故死亡率下降47%左右。

使用安全带有讲究众所周知,当汽车发生碰撞或遇到意外紧急制动时,将产生巨大的惯性作用力,使驾驶员、乘客与车内的方向盘、挡风玻璃、座椅靠背等物体发生二次碰撞,极易造成对乘员的严重伤害,甚至将乘员抛离座位或抛出车外。

安全带能将驾乘人员束缚在座位上,防止了二次碰撞,而且它的缓冲作用则能吸收大量动能,减轻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

安全带虽然简单,但也有不少驾乘人员不能正确使用,以致酿成事故。

为了保证乘员安全,在使用座椅安全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经常检查座椅安全带的技术状态,如发现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座椅旁边地板上所有固定座椅安全带的螺栓都应按规定拧紧,螺栓周围应涂上密封胶。

2、要正确佩戴。

三点式腰部安全带应系得尽可能低些,系在髋部,不要系在腰部;肩部安全带不要放在胳膊下面,应斜挂胸前。

一副安全带只能一个人使用,严禁双人共用。

不要将安全带扭曲使用。

3、不要让安全带压在坚硬的或易碎的物体上,比如,衣服里的眼镜、钢笔和钥匙等;也不要让安全带在锋利的刃磨擦,以免损伤安全带;不要让座靠背过于倾斜,否则安全带将不能正确地伸长和收卷;座椅上无人时,要将安全带送回卷收器中,例扣舌处于收藏位置,以免在紧急制动时扣舌撞击在其它物体上。

4、安全带必须与座椅配套安装,不得随意拆卸;如果安全带在使用中曾承受过一次强拉伸负荷,即使未损坏,也应更换总成,不得继续使用;安全带脏污时可用软肥皂和水作清洁液,用布或海绵擦洗,不要使用染料和漂白剂,它会腐蚀安全带而降低其抗拉强度,也不要用硬刷去擦,以免造成对安全带的损伤。

小心驾驶室内货品成“极速飞弹”现代车的空间布局越来越灵活,尤其是为了迎合爱出行的消费者,车辆储物空间大增。

另一方面车主在利用这些空间时也必须掌握技巧,以免产生安全隐患。

任意放置的物品,在撞击意外发生时,有可能是潜在的杀手!想像一场时速50km/h的车祸意外:在这种速度下,您撞到了一棵树或是一面墙壁之类的坚固障碍物,0.015秒后,安全气囊完全爆开,安全带也把您定在座位上,在此时由于只轻微受伤(甚至可能完全无恙!),您还有许多机会可以迅速摆脱危机。

但是过了0.14秒后,一切可能都变了—您被时速达50km/h、放置于车后障板上的物品击中,在此时或许车子已经完全静止了,但是车内摆置的物品由于未受任何阻碍,所以它仍然会以时速50km/h向前飞射、直击您的后脑勺,以车内最常见的整本地图来说,这个物品也许最多只有2公斤重,但在这种不算快的速度下,动能却能让它形成40公斤的强大撞击力!松动而未受固定、或没有完整收纳的物品,发生状况时会成为危险而致命的飞射物,而且这种危险性并不仅限于严重的车祸意外,在紧急刹车的情形下就有可能导致危险!举个例子来说,在时速50km/h的速度之下,重量不重的雨伞也能产生如同铁锤重击般的威力,若是换成重量5公斤的公事包,在这种情形下,其抛射力量更会高达足以致命的45公斤!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导致的伤害,您需要注意以下数点:1.随时确定所有的货物都放在行李厢。

(不论有多重、多难搬!)2.行李绝对要放在后座椅背正后方,这是为了阻挡在意外时因重力加速度而向前移动的物品。

3.当摆放物品时,要把最重的东西放在最下面。

4.行李放入行李厢后,请盖上一张毯子、或把松动的物品以行李网或系带固定。

5.如果后座无人乘坐,请记得要系上后座安全带(如果可能的话,可以系成十字型!),因为这能对后座座椅提供额外的支撑力,防止行李厢内的物品穿透隔板冲到前座来。

汽车驾驶完全手册起动之前先坐稳,车内仪表检查准。

油压电压都稳定,切记调准后视镜。

一拧钥匙一脚油,手脚配合要紧凑。

踩住离合挂倒档,松开手闸向后望。

出库倒车要注意,来往车辆看仔细。

轻踩油门慢离合,平稳启动不熄火。

车身出库快打轮,车尾方向要对准。

车身摆正快回轮,踩住离合刹车稳。

移库倒车要注意,宽窄程度看仔细。

位置狭窄分次移,车身两侧留余地。

拐弯倒车须留意,内侧车身看仔细。

倒车镜中测距离,注意回轮有时机。

调头倒车要安全,不让后轮出边线。

操纵打轮要熟练,防止掉沟出危险。

挂上一档看前方,起车平稳不要抢。

车动加速换二档,逐级增档要流畅。

路面行驶要沉着,思想集中慢行车。

十次肇事九次快,麻痹大意事故来。

路好不开英雄车,路阻不开赌气车。

十分把握七分开,留着三分防意外。

快速反应要敏捷,判断情况要准确。

犹豫不决要误事,优柔寡断失良机。

交通信号要留意,提前减速别忘记。

公路标志看仔细,行车方向要注意。

交叉路口情况杂,车前左右细观察。

交通规章要牢记,出事就在一两米。

并道之前打转向,后视镜里看车辆。

车辆尾随可转向,侧面有车让一让。

躲避打轮要灵活,高速行车把稳舵。

车速慢减要换档,及时减档才正常。

窄道会车靠边行,注意行人随时停。

转弯减速不能急,脚搭刹车别大意。

人多车多别硬挤,不要生气不能急。

手忙脚乱发脾气,一旦出事来不及。

刹车之前挂空档,减速滑行不匆忙。

快道行车有四忌,每条必须要牢记。

一忌超速快行车,二忌压速慢行车。

三忌思想开小差,四忌路口右转弯。

超车之前看车辆,道路畅通左转向。

鸣笛加速超车急,猛踩油门别犹豫。

转向减速再回道,后面车辆要关照。

雨天路面视距差,注意减速防侧滑。

雾天能见度太差,宽示灯开防碰擦。

夜间行车麻烦多,身体疲惫别开车。

农村公路比较窄,控制车速不能快。

遇到牲畜别惊吓,不鸣喇叭让一下。

掌握车距很重要,行车安全很有效。

沉着灵活别着急,全凭目测有距离。

车速较快远距离,以防刹车来不及。

出租车后远距离,随时停车要注意。

雨雪雾天远距离,视线不清能见低。

向阳行车远距离,日光强烈太刺激。

停车之前左转向,空档滑行看车辆。

靠近路边把车刹,车一停稳拉手闸。

行车平稳又灵活,精神饱满乐呵呵。

开车死板又着急,头脑紧张傻兮兮。

行车不怕路艰难,胸有成竹避风险。

违章车祸遭大难,痛苦悔恨人心寒。

纵使车流千千万,驰骋万里闯难关。

机智果断保平安,归家团聚尽开颜不同天气,不同策略在高温天气下如何做到行车安全炎热的夏季,给行车带来许多不利条件,其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发动机机体容易过热;制动液在高温环境中易蒸发汽化,在制动管路中形成气阻,制动蹄片也容易烧蚀,造成制动失灵;机油黏度下降,抗氧化性变差,造成润滑不良;燃油(特别是汽油)蒸发越快,越容易在油路中形成气阻;蓄电池电解液中的水分蒸发快,液面下降快,造成蓄电池“亏水”而早期损坏;由于轮胎内的气压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容易产生爆胎事故;另外,夏季机车轮胎内的气压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发动机因过热而产生爆燃,容易产生爆胎事故。

为了防止上述问题影响安全行车,在行驶中要随时注意车辆制动效能。

高温下制动皮碗会因高温而膨胀变形,造成制动失控。

尤其是在下长坡、陡坡时,要充分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控制好车速,避免频繁、连续使用制动,严禁空挡滑行。

可能的情况下,途中可作短时间的休息,以便集中精力;夏季柏油路面曝晒易产生“虚光”,需要仔细辨别,正确判断,并把车辆尽可能放置于阴凉下,避免直接在阳光下曝晒,造成车辆老化和车内温度过高;夏季夜间行驶,要注意道路两侧及路堤、桥上乘凉的休息人员,谨防发生伤人事故;墨镜的暗色能延迟眼睛把映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造成速度感觉失真,特别是汽车以80公里的时速前进时,过深的墨镜会把对情况的反应延长100毫秒,也要特别留心。

夏季开车前最好打开车门或摇下车窗,让空气流通后再上路,并用冷水朝引擎散热器处喷洒三至五分钟,可加强冷气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