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旋挖钻机安全专项方案分解

旋挖钻机安全专项方案分解

1、编制依据22、适用范围23、工程简介23.1工程概况23.2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23.2.1工艺原理23.2.2工艺流程33.2.3施工方法及安全要领34、危险源分析34.1钻孔桩34.2其他危险源4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55.1加强对进场大型设备(长螺旋钻机)的安全控制5 5.2设备进场和转场安、拆工作的安全措施55.3地下管线保护及架空线安全距离控制65.4防倾覆措施65.5加强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及操作技能75.6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制度75.7严格临近铁路钻孔桩施工时间75.9施工用电安全措施86.施工现场安全管理87.设备安全管理岗位责任97.1成立临近铁路钻孔桩施工设备安全管理及监督小组9 7.2明确岗位责任108.应急救援措施15附件一长螺旋钻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6附件二临近铁路长螺旋钻机施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附件三触电事故应急预案241、编制依据1.1《和平街东拓一期工程施工设计图》1.2《公路工程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4《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1.5施工现场调查资料及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2、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范围:忻州市和平街东拓一期工程地道U型槽钻孔灌注桩施工。

3、工程简介3.1工程概况和平街东拓一期工程位于忻州市东部,是忻州市东部城区一条重要的东西向道路。

工程范围西起云中路,东至K1+672.506,工程范围内长度为1672.5m。

本工程下穿北同蒲铁路设置铁路地道工程一座,其结构部分由铁路部门单独立项,不含在本工程范围内,铁路两侧敞开段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U型槽,铁路以西三跨U型槽,铁路以东五跨U型槽,其中西侧第一跨,东侧第一、二、三跨采用抗拔桩基础,桩径为0.6m,桩长20m,共240根,铁路西侧40根,铁路东侧200根。

桩基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方法。

3.2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3.2.1工艺原理混凝土灌注桩是利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停钻后在提钻的同时通过设在内管钻头上的混凝土孔,压灌混凝土,压灌至设计桩顶标高后,移开钻杆将钢筋笼压入桩体。

在压灌混凝土到桩顶时,灌入的混凝土要超出桩顶,以保证桩顶混凝土强度。

3.2.2工艺流程定桩位、复核→钻机就位→钻进至设计深度→终孔验收→灌注混凝土→清土提升钻杆→混凝土灌注至设计桩顶上→起吊钢筋笼、振动锤→启动振动锤、下插钢筋笼→钢筋笼插至设计标高→转移钻机循环下个桩位→施工完成3.2.3施工方法及安全要领考虑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多方面因素,本工程钻孔桩采用长螺旋钻机进行施工:长螺旋钻机,底盘低,自身稳定好,但其工作时机身高度24.5m,故其施工过程中考虑的安全要领为:防倾覆、防止出现管线事故、安全用电。

4、危险源分析4.1钻孔桩本工程临近铁路两侧钻孔桩施工危及铁路行车安全、铁路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其重大危险源所涉及人的因素、物资机械设备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具体情况如下:(1)地下管线未探明、架空管线未设安全警戒线(安全红线),与架空电力线的安全距离不满足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要求。

(2)技术员没有及时进行安全交底。

(3)操作人员及监控人员在不清楚周边环境的情况下冒然施工。

(4)现场安全员或现场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5)桩机司机操作不熟练、未参加安全培训上岗或无证上岗。

(6)桩机司机思想波动带情绪作业、行为过激野蛮操作、酒后或患病期间作业及工作时间过长疲劳作业。

(7)桩机设备进场未按规定进行检测、日常维修保养不利、设备支撑及走行等部分液压系统失效。

(8)施工地段地质情况较差,基础未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到位,地基承载力不足。

(9)设备拆装人员经验不足,未配备专职指挥人员;设备转场、移动过程中无领导把关,盲目进行。

(10)夜间施工照明设施配置不够,光照度不足,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视线差。

雾天、雨天施工对设备运转及操作产生的负面影响,雷暴大风、台风天气对设备稳定性产生的影响。

4.2其他危险源本工程施工所涉及到的危险源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机械设备、电焊、施工用电、临近铁路施工等。

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5.1加强对进场大型设备(长螺旋钻机)的安全控制5.1.1建立施工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由设备部、安全部对进场的长螺旋钻机建立大型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档案。

设备进场后由项目部设备部组织对钻机出厂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技术文件、设备合格证书、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及要求,进行监督检查。

由机械操作手填写《机械设备施工日志》,项目部安全部、设备部不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建立检查和自检记录、主机和附属设备及安全附件的运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故障和事故记录。

5.1.2建立大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制度项目部安全部建立大型施工机械(长螺旋钻机专项)安全管理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或细则(详见附件一《长螺旋钻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设备保养检修制度、安全教育制度、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制度。

并在物资设备部配置专职机械设备管理人员。

5.1.3长螺旋钻机的进场检查报验为保证设备使用过程中安全,设备进场后,项目部设备部、安全部进行现场联合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2设备进场和转场安、拆工作的安全措施施工现场安装、拆装设备,必须选择远离铁路及其他架空线、并且在平整密实的场地上进行;设备必须要由经验丰富的作业人员安、拆;如果有困难时,专门邀请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施工,并配备专职指挥员现场指挥,同时拉设缆风绳保证设备安、拆安全。

长螺旋钻机转场时必须将主架(立柱、大臂)放倒。

设备安、拆时项目部经理、安全部长、安员、安全防护人员到场安全把关。

5.3地下管线保护及架空线安全距离控制5.3.1地下管线位置确认及保护施工前在每个桩位人工开挖十字探沟探明地下是否埋有管线,对于挖出的地下管线,采取支护防护措施并报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改迁。

已探明的地下管线径路区域要采取隔离防护措施,且设置鲜明醒目的安全防护警示标志。

严禁在未探明地下设施位置走向前盲目作业。

钻孔桩施工前严格各道报验程序,开工必须有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施工测量放样记录表》。

5.3.2架空线及其附属设备安全控制在电杆、拉线附近施工,对电杆应留出1~1.5m半径的土台,对拉线留出1.5~2.5m半径的土台,土台周围应插标杆警示。

设备施工对架空线必须有防倾覆措施。

5.4防倾覆措施5.4.1钻机作业平台(场坪)处理措施1)结合设计图纸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复核确认,钻孔桩施工前必须对松软地基进行换填处理、垫钢板,换填材料选用渗水性较好的天然砂砾或碎石。

2)桩机作业平台地基必须达到以下标准:⑴基底密实、平整,无草皮、树根等杂物;(2)坑穴处理彻底,无质量隐患;⑶雨期设置排水沟,内高外低,确保施工场地排水通畅,无积水,并在桩机支腿加铺1m*1m钢板垫护。

5.4.2长螺旋钻的就位将基本就位的桩机用线锤吊线对中,调整桩机位置直到钻孔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为止;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对于可能侵入架空线等设备(机械高度≥架空线距离)的大型机械,施工时应尽可能将易倒方向避开架空线。

5.5加强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及操作技能桩机操作手相关辅助施工人员进场后由安全部部、设备部应对其进行岗位培训,熟悉桩机的构造、原理、性能及安全技术要求,做到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我部对所有参与临近铁路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项目部长、安全部部长、设备操作手等作业人员及安全防护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

作业人员经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合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试形成记录和台帐备查。

5.6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制度针对临近铁路钻孔桩施工,项目部工程部编制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并交至现场每个操作人员及现场安全员、防护员。

施工过程中,工程部针对交底内容不定期进行检查、督促。

5.7严格临近铁路钻孔桩施工时间雨天长螺旋钻机作业平台受雨水浸泡后,不能满足其地基要求时必须暂停施工,待作业平台晾干碾压密实后方可复工。

遇有6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天气时,停止钻孔桩施工作业。

根据天气预报,如遇雷暴大风、台风等特殊情况提前采取长螺旋钻机移至安全距离外或放倒钻桅等措施。

5.9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电工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电工不得乱拉电线。

施工现场电路布设必须有合理的设计图,并严格按图布设。

2)配电箱及开关箱必须防雨、设门配锁,并安装漏电保护器,执行一机一闸的原则,熔丝的容量必须按用电负荷量装设。

3)现场移动式电器设备必须使用橡皮绝缘电缆。

4)现场手持作业灯必须使用安全电压。

5)电器设备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或接地装置。

6.施工现场安全管理6.1大型机械施工前,测量桩位离铁路的距离。

凡使用机械的高度≥桩位与铁路距离的桩位,一律划出红线(警戒绳),红线内桩位钻机施工作业为重点控制范围,采取重点防护措施,实行专职监控。

6.2大型设备进场时项目部安全部部、设备部必须填报《大型机械设备登记表》,对设备的型号、名称、编号、证书、高度、状况、以及操作人员、操作证等进行登记、编号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每日统计表上动态反映出施工地点、危险源点、防护人员、防护措施等,以利于动态监控。

6.3施工现场作业必须规范化,具体要求如下:6.3.1作业场地必须有明显的安全警戒线和安全警示牌。

大型设备机施工,必须做到“五个一”齐全,即一机、一人(专职防护)、一本(机械施工日志)、一牌(设备标识牌)、一证(施工操作证)齐全。

6.3.2大型施工机械(长螺旋钻机)转场时,要有“专项方案、专项检测、专项见证、专项检查”制度。

项目经理、副经理、技术负责人、领工员、安全员、技术员、必须现场把关,经确认场地平整后,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方可进行。

夜间照明不充足时严禁安排转场、移机。

6.3.3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作业前应按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查,作业中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指挥,不得酒后上岗或连续疲劳作业,严格执行相应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做好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记录。

6.3.4临近铁路钻孔桩施工时现场必须有领工员、安全员、技术员、监理员等有关人员把关。

6.3.5临近铁路钻孔桩施工期间,项目部经常组织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每周对各工点安全检查不少于2次,项目部工程部长和安全部部长、物资设备部长、技术主管检查不少于4次。

6.3.6检查做好记录,对于有问题的提出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其停工整顿,直至合格后方准施工。

6.3.7设备转场过程控制领工员在设备转场前必须确定设备的转场路径及路径上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备稳定的地基承载力要求。

在确认地基承载力达到要求时,由现场施工负责人向项目经理或项目部安全总监、现场监理提出设备转场申请,在得到分管领导(项目经理或项目部安全总监)、现场监理批示后方可进行设备转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