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123第一单元负数4第一课时561.练习一第2、3题7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8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9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10(1)存折: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11记作-800;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1200元)12(2)电梯: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一13层我们用1或+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
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14要到地下3层呢?15第二课时16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17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18(0kg)。
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9第三课时2、填一填2021(1)如果张军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李刚向西走50米,记作()米。
如果张军向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李刚走“-40米”表示他向()2223走了()米。
24(2)+8.7读作(),“-”读作25()。
26(3)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27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4)如果把平均成绩80分做原点,()记为0分,90分表示()2829分,-18分表示()分。
303、比一比。
-7()-5 1.5()0()-2.4 -3.1()—3.131324、判一判。
33在8.2、-4、0、6、-27中,正数有3个。
()345、选一选。
35(1)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
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36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米。
A、30 B、37-30 C、60 D、038(2)数轴上,-2在-1的()边。
39A、左B、右C、北D、无法40确定(3)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142A、8吨记为-8吨B、15吨记为+5吨C、6吨记为-4吨D、+3吨表示重量为13吨4344(4)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45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克。
A、155 B、46150 C、145 D、16047484950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5152第一课时53书上做一做54第二课时551.做第14页“做一做”。
(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562. 练习二第6题。
57第三课时581、做第21页练习三的第1题.592、练习三的第2题.60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61生审题后,知道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62布置作业练习三第3、4题。
6364第四课时651、做第27页练习四的第1题.662、练习四的第2题.67第五课时681、做练习四的第7题。
69学生先独立判断这三句话是否正确,然后全般核对评讲。
702、做练习四的第8题。
71(1)引导学生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72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73②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74③求出这堆煤的体积后,应该怎样计算这堆煤的重量?75(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763、做练习四的第6题。
77(1)指名学生先后回答下面问题:78①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多少?79②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80③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④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8182(2)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科书第28页的表格中,做完后集体订正。
83第六课时练习84851、做练习五的第1题。
(学生独立判断,并画出高,小组讨论订正)862、做练习五的第2题。
87(1)学生审题后思考:求用多少彩纸是求圆柱的什么?88(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893、做练习五第5题。
(可建议学生用方程解答)90作业91练习五的第3、4、6题。
92939495第三单元比例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9697981、什么叫做比?992、什么叫做比值?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006:10 53:89 3.2:0.8 2:0.5 101第二课时 102巩固练习,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103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04示范:6:3和8:5 105(1)1.2: 43和54:5 (231:61和21:41 (3)95和1810 106 ①先让学生尝试判断,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
107②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1.2: 43和54:5能否组成108比例可以吗? 109③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1102、课本“练一练” 111① 学生观察、交流,独立完成。
112② 教师巡视,指导。
113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4(1)8:2=24:( ) (2)1.5:3=( ):3.4 (3)48:( )=3.6:9 115①学生独立思考,做题。
116②教师巡视,适当指导。
117③师生共同订正,小结解题思路。
118布置作业 1191、填空。
120(1)如果7a=6b, 那么a:b=( ):( )。
121(2) 如果a 53=b94,那么b:a=( ):( )。
122 (3)如果甲数的54与乙数的79相等,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23(4)由3×10=15×2,可以写成比例的有( )个,分别是( )。
1242、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125(1)1、6、8三个数再配上一个数成绩比例,可以配上几个数? 126(2)在比例3:12=6:24中,如果将一个比的后项增加6,那么第二个比的前127项 128怎样变化才能使比例成立? 129130第三课时 131四、课堂检测 132(一)解下面的比例. 1330.8:4=x :8 134(二)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351.5和8的比等于40与 的比.1362.和的比等于和的比.1371383.等号左端的比是1.5∶,等号右端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139五、课后作业140(一)解比例.141==∶=3∶12142(二)育新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为35m,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的比是500:1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143144(三)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145①3×40=8 × 5 ②2.5×0.4=0.5× 2第四课时1461471.课本中的“练一练”。
148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重点要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判断的理由。
1492.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
1503.练习十三第3题。
这一题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逐问解答,尤其是正151方形的边长和面积为什么不成比例,引导学生从实际数据中体会得出结论。
1524.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53(1)圆柱的底面积和它的体积。
154(2)人的身高与年龄。
1555.生活中的比例:生活中有很多成正比例的现象,你能说出一组吗?6.播放数青蛙儿歌:在这首儿歌里有成正比例的量吗?(出示表格填一填,156157说一说)158第五课时159三、巩固应用:练1601、运一批货物,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如下表:161每天运的吨162数 300 150 100 7516360 50164需要的天165数 1 2 3 1664 5 6167(1)表中有哪两个量?它们是不是两种相关联的量?(2)写出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大小。
168169(3)说明这个积表示什么?170(4)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吗?为什么?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171172(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173(2)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174(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175(4)总钱数一定,单价和数量。
176(5)总钱数一定,用去的和剩下的。
1773、你能举出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178(通过练习,检查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新知识179解决问题的能力。
)180第六课时181四、解决问题,巩固新知。
1821、介绍小知识。
183师:相信大家对比例尺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1842、求比例尺185学校教学楼东西方向长40米,图上的距离是5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186师:先说说题中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各是多少,然后解答。
师:请同学们跟你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你的解题方法。
187188(学生交流完毕,让学生汇报。
)18940米=4000厘米5:4000=1:800190191答: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800。
192(强调首先要化成同级的单位。
)1933、学校南楼图上的长度是3.2厘米,你知道它的实际距离吗?194第七课时195五)巩固练习1、练习八8题196197①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198②尝试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
步骤:先根据比例尺,算出操场的长和宽的图上距离,再画出平面图。
1992002、练习八10题201①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02②在小组内讨论,确定解题步骤203③独立完成,并相互交流,这里用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比较204合适。
205④展示作业,比一比谁画得美观、整洁。
206第八课时2071、观察选择(多媒体出示)。
208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
通过此题使学生区分放大和按比例放大的区别和联系。
2092、按1: 2画出火箭模型缩小后的图形(多媒体出示)。
2103、拓展练习。
211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组合图形,自己设定一个放大或者缩小的比,然后在方格212纸上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者缩小后的图形。
画完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213画法。
第九课时2142151、教科书P62练习九第3、4题。
学生读题后,先说说题中哪个量是一定的,216再独立进行解答。
2172、完成练习九第5、6题。
218219第四单元统计220第一课时221完成课文练习十一第1题222(1)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223(2)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224(3)你有什么修改建议?225第二课时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2题。
226227(1)、初看统计图,你感觉气温的变化剧烈吗?为什么?228(2)、月平均气温的实际差距有多大?(3)、你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吗?根据图中数据再绘制一个你认为较为合理反229230映气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231232233第五单元、数学广角234235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2、4题236 237 238 239 240 241242 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