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模式

城市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模式

城市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模式探讨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照顾问题日益凸显,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传统家庭照顾和集中机构照顾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实行社区照顾己成为共识。

本文着重分析了实行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大力发展老年热社区照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社区照顾;模式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照顾问题日益凸显,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今传统家庭照顾功能弱化己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照顾需求,而集中机构照顾服务收费又偏高,实行老年人社区照顾已成为共识,建立有效的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体系已成了当务之急。

一、发展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的必要性
(一)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照顾需求凸显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老年人口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规模也越来越庞大。

“十一五”期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持续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1.74亿,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213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2.25%。

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照顾需求越发凸显出来。

(二)家庭照顾功能弱化
随着社会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家庭照顾能力已严重削弱。

1.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少子化现象程度日益加深。

家庭结构出现了小型化、高龄化,老年人照顾需求与家庭照顾人力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2.家庭照顾经济供给资源严重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费用,医疗费用、人工服务费用等日益高涨,致使家庭照顾经济供给资源严重不足。

3.人口流动日益加快。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子女异地求学就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老年人照顾问题更加突出。

(三)集中机构照顾服务收费偏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的加深,需要提供日常照顾的老年人随之增加,对照顾资源需求的日益高涨。

1.集中照顾机构收费偏高,设施发展滞后,同时远离老年人熟悉的生活环境,需求量并不大。

据统计,在我国目前仅有0.8%左右的老人居住在各种形式的集中照顾服务机构中。

2.集中机构照顾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集中照顾机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缺少规范照顾标准,服务内容单一。

3.集中照顾机构缺乏家庭的温情和情感支持,使老年人心理感觉更加孤独,无法满足情感的需要。

二、老年人社区照顾存在的问题
我国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从1980年代起步,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部分大中城市已初步形成。

但是从整体上看,老人社区照顾还存在很多问题。

1.缺乏资金。

目前的老年人社区照顾资金主要还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主,政府购买服务,提供补
贴给经济困难老年人,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的管理经费和服务补贴经费严重短缺。

2.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专业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队伍短缺。

3.服务基础设施不足,服务项目单一,服务内容不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规模小。

医疗设施设备不全、水平低,医疗技术不适应救助服务的需求。

4.法律法规不健全。

法制化水平不高。

各制度间存在矛盾、一些政策措施与实际不相符、保障范围较窄、保障水平偏低、部分地区还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三、建构城市老年人社区照顾模式对策
史柏年认为“老年人社区照顾是指由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其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

社区是提供老年人照顾服务的载体。

老年人喜欢留在熟悉的社区养老,社区应提供更人性化、多元化与连续性的照顾服务、建立专业照顾团队和需求评估机制专业照顾。

(一)政府是推动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的主导力量。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促进经济保障、建立法律法规政策、促进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支持。

1.加强对老年人社区照顾工作的领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把老年人社区照顾作纳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事业的领导。

2.加大对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资金投入。

促进经济保障加大对老年人事业的投入,提供各种经济支持。

动员社会力量多方位、多层次和多渠道筹集资金,加
大投资力度投入力度。

要充分认识到资金不足是制约社区老年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加强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

社会和老年人都应当转变观念,消除以往对老年人的歧视和偏见,建立一种新型的老年价值观和老年人照顾文化。

4.建立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的行业标准。

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机构的等级体系和收费管理标准、岗位工作标准、以及老年人健康评估体系和服务人员评估标准等制度,不断提高社区照顾的质量和老年人对社区照顾的满意度。

(二)完善老年人社区照顾服务设施。

1.加强社区照顾服务基础设施和医疗保健设备建设。

新建、更新和改造一批适合老年人需要、便于老年人使用、面向老年人的社区福利服务设施。

2.举办社区养老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人公寓等社会福利机构。

建立具有日间照料、中级护理、出诊看护、医疗护理、终极关怀等功能,同时根据老年人对居住条件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住房和生活设施,满足不同收入老年人的不同层次服务需求,帮助老人能够独立地、幸福地、有尊严地度过晚年生活。

3.建立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

老年人在经济有了保障的同时,更渴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增进生活的情趣,扩大社交的范围,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三)加强老年人社区照顾专业化进程。

社区照顾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区照顾服务的质量和发展水平。

1.加强社区照顾服务专业队伍的建设。

要确保老年人照顾服务的质量,加强社区照顾人员对老年人护理知识和照顾技能的专门培训。

2.发展志愿者队伍。


于老年人社区照顾来说,社区志愿者的参与是不可缺少的,志愿者服务正逐步走向规范与成熟,减轻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压力。

3.提倡老年人自助互助,充分利用老年人的资源优势,开展老年人之间的互助。

社区应建立老年人互助服务中心,大力提倡低龄老年人照顾高龄的老年人以此缓解社区照顾资源短缺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鲍烨明.城市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析——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j].集体经济,2009,3.
[2]王辅贤.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06).
[3]丁美方.社区照顾——城市老年人的赡养方式新选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3,6.
[4]赵丽宏.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居家养老[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03).
[5]任炽越.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j].社会福
利,2005(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