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复习专题一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高中化学复习专题一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专题一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考点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考点2物质的量浓度一、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1、重要概念辨析:(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单位是“mol”(2)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定义为:0.012Kg12C所含碳原子的准确数目,是一个精确值。

在现有条件下,测得其数值约为6.02×1023注意:6.02×1023只是其近似值。

(3) 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g/mol。

(4)气体摩尔体积与22.4L/mol.气体摩尔体积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是L/mol,符号为Vm。

由于气体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故Vm也随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在标况下(0℃,101千帕):Vm=22.4L/mol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数(物质的量)。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推:PV=nRT(R为常数)①压强之比:P1/P2=n1/n2=N1/ N2;(同温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②体积之比:V1/V2=n1/n2=N1/N2(同温同压时,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③质量之比:m1/m2=M1/M2(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④密度之比:ρ1/ρ2 =M1/M2(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其比值叫相对密度(用D表示))。

二、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里含有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表达式:C B=n B/V(单位:mol/L)注意:(1)V规定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水的体积。

(2)取出任意体积的1mol/L的溶液,其浓度都是1mol/L,但所含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则因体积不同而不同。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实验原理:C=n/V ,(2)实验仪器:a、溶质为固体:药匙、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等。

b、溶质为液体:量筒(量取溶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等。

(3)容量瓶的使用:①查漏②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但不能用待配液润洗③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溶液,也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④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的,因而不能将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只能配容量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即不能多配,也不能少配。

(4)实验步骤:①计算所需溶质的量:②称量或量取:③溶解: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到室温下,将溶液转入容量瓶中(用玻璃棒引流),再用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定容: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与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再将溶液摇匀。

⑤装瓶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根据C=n/V=m/MV分析:(1)常见的造成偏高的原因:①天平的砝码沾有其它物质或生锈;②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③称量含有结晶水的溶质时,溶质已风化(失水)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⑤溶解后未将溶液冷却到室温(2)常见的造成偏低的原因:①没有洗涤烧杯内壁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③直接称量热的物质④溶质含有其它杂质⑤溶质已潮解⑥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⑦定容摇匀后,又加水⑧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3)仰视、俯视问题:俯视(读数偏大,实际量取的体积会偏小)平视读数正确仰视(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体积会偏大)方法规律技巧:一、解答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选择题应注意的问题:1、物质的状态。

水在标况下不是气体;SO3在标况下固体,常温下是气体;在标况下,含碳原子数大于4小于16的烃是液态,(新戊烷为气体)。

2、某些特殊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

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臭氧(O3)为三原子分子,白磷(P4)为四原子分子。

3、一些物质结构中化学键的数目。

如SiO2、Si、CH4、P4等4、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

如D2O、T2O、18O2、D2、T2等5、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求电子转移数目。

如Na2O2和水,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等。

6、用到22.4L/mol时,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况下。

7、某些离子或原子团是否水解,引起离子数目减少。

二、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问题;1、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问题,应准确掌握概念、公式,在应用时,还要注意溶质的质量守恒、物质的量守恒及溶液的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等。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主要包括:(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

可灵活运用公式:n=m/M,c=n/V进行转换计算或运用“倍数关系”算出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已知气体溶质的体积(标准况下)、水的体积和溶液的密度,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应先利用n=V(气体)/22.4L·mol-1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再运用:V=m/ρ求出溶液的体积,切不可用水的体积直接代替溶液的体积。

(2)计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需要根据溶质的电离方程式,算出离子的物质的量。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C=1000ρω/M3、溶液稀释的计算:原理: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计算公式:C浓·V浓=C稀·V稀典型练习:三年高考精选:2011.新课标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克CH4中含有4N A个C-H键B、1mol/L NaCl溶液中含有N A个Na+C、1mol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 A个NO分子D、常温常压下,22.4LCO2中含有N A个CO2分子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18克18O2中含有个N A氧原子B、标况下,22.4L空气中含有N A个单质分子C、1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 AD、含N A个Na+的Na2O溶解在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况下,22.4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为N AB、盛有SO2的密闭的容器中含有N 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C、17.6克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4N A个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 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克4、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 AB、1.7克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 AC、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D、标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 A5、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0ml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用水稀释至100ml,其质量分数为9.8%B、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克氧气,转移2N A个电子C、标况下,分子数为N A个的CO、C2H4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克D、一定温度,1L 0.50mol/LNH4Cl溶液与2L 0.25mol/L 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6.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8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B.12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 N AC.46gNO2和N2O2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 N AD.1molNa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子7.把500ml含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mol/LA.0.1(b-2a) B.10(2a-b) C.10(b-a) D.10(b-2a)8、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常温常压下,3.36L氯气与2.7克铝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 3 N AB、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 N AC、标况下,22.4L D2中含N A个中子D、1L浓度为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 A个CO32-9、在a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氨气,则原溶液中的Al3+的浓度为()A、(2b-C)/2aB、(2b-C)/aC、(2b-C)/3aD、(2b-C)/6a9、要配制500ml0.2mol/L的H2SO4溶液,需要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外还要。

需要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 ml.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稀释后未经冷却即转入容量瓶B、稀释硫酸所用的小烧杯未洗涤C、定容时俯视液面D、用蒸馏水洗涤后的容量瓶未干燥E、定容摇匀后,倒入干燥的试剂瓶中储存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