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部筒仓环流熏蒸操作规程

生产部筒仓环流熏蒸操作规程

第一节筒仓环流熏蒸操作规程1.1 环流熏蒸原理1.1.1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是利用环流熏蒸设备强制熏蒸气体循环,促使熏蒸气体在粮堆内快速均匀分布的熏蒸杀虫技术。

1.1.2 工作流程如下图:(见流程图)1.1.3 磷化铝(AlP):磷化铝是一种广谱性熏蒸杀虫剂,主要用于熏蒸各种仓库害虫。

具有效果好、工本低、方法简单、使用安全、处理后不影响食用,不影响种子发芽,无异味,无残毒的特点。

市场上多为56%磷化铝片剂。

磷化铝遇酸或水和潮气时,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剧毒的自燃的磷化氢气体,反应式:AIP+3H2O=AI(OH)3+H3P。

当温度超过60℃时会立即在空气中自燃。

1.1.4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要求密封、避光、避湿保存。

1.1.5 磷化氢(H3P):当空气中浓度2~4 mg/m3 可嗅到其烂鱼(有称大蒜)气味;mg/m3 以上浓度,可致中毒; 550~830 mg/m3 接触~小时发生死亡,2798 mg/m3可迅速致死。

吸入磷化氢气体引起头晕、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胸闷及上腹部疼痛等。

严重者有中毒性精神症状,脑水肿,肺水肿,肝肾及心肌损害,心律紊乱等。

口服产生磷化氢中毒,有胃肠道症状,以及发热、畏寒、头晕、兴奋及心律紊乱,严重者有气急、少尿、抽搐、休克及昏迷等。

1.1.6 二氧化碳:不容于水,性质稳定,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用于磷化氢气体的运输载体。

1.2 药量计算与购买1.2.1 磷化铝用量的计算:药剂准备根据粮库的库容、气密性、环境温度及粮情、虫情准备适量的磷化铝药剂。

一般计算公式为:磷化铝(g )=仓容(m3 )×1.5g/ m3。

系数可以根据以往杀虫情况做适量调整。

1.2.2 二氧化碳用量的计算:二氧化碳气的用量按每1 Kg 磷化铝药剂配用1 钢瓶(20Kg )二氧化碳的剂量准备。

但每次熏蒸投药再少,二氧化碳的用量也不得低于2 钢瓶(40Kg )。

1.2.3 车间主管根据使用需求填写《申购单》,提供采购标准。

1.2.4 采购部门负责供方评审,并向供方索要合格证、检验报告及资质证明等。

1.2.5 采购到货后,车间主管负责验收,并填写“化学品进货及使用记录”。

1.2.6 使用多少,采购多少,做到零库存。

1.3 环流熏蒸流程1.3.1 筒仓密闭检查:检查所要熏蒸仓的气密性,包括:仓入料口、出料口手动气密闸门;仓上人孔;仓下料斗;通风蝶阀;通风管口等。

对可能的泄露点加以密封。

1.3.2 布置警戒标识:在所要熏蒸仓的仓上、仓下及施药箱周围布置警戒标识,以防毒气不慎泄露,危及人身安全。

1.3.3 环流熏蒸系统检查a)将仓外发生器、环流风机与熏蒸管路连接,使之成为闭路环形管路。

注意:一定要将仓上手动蝶阀、仓下手动蝶阀、施药箱内手动阀打开,否则可能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b)检查环流风机电源电压是否正常,观察电动机转向是否与规定方向相同(要使仓上形成负压),检查各接管密封是否松动、漏气。

c)校正仓外发生器温度表由于该温度表工作原理与当地气压有关,温度显示有所偏差,使用前须先校准温度表。

取一支普通温度计从出气口测量设备上温度计探头处的温度,记下温度计的偏差,修正温度传感器设定值。

例:设备出厂设定45 ℃,校准前温度传感器指示25 ℃,实测环境温度23 ℃,则应校正设定为47 ℃。

d)检查仓外发生器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气接线是否完好,空载下(不加药、不注水)检查电控箱工作是否正常,点动操作观察电动机转向是否与规定方向相同(出厂前己调好)。

e)检查仓外发生器各接管、阀门密封是否松动、漏气,检查反应器和净化器内是否存有杂物和污物,检查混合气出气口与环流装置连通的软管是否完好。

f)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投药。

1.3.4 施药操作a)注水分别从两个注水口注水直至有水溢出,待不再有水溢出时旋紧堵塞。

b)接通CO2 气瓶,预通CO2 气10 min。

减压器出口压力应调整为MPa。

CO2 流量应不小于120 L/min 。

c)装药预通CO2 10 min后,关闭CO2 气瓶阀,松开减压器调压手柄(必须做到,否则再次接通CO2 时,将损坏减压器)。

由佩带防毒面具的工作人员打开贮药筒盖帽,向贮药筒中装入预定量的磷化铝片(或丸),一次装药量应不超过8 Kg 。

装完后旋紧盖帽。

打开CO2 气瓶阀,拧紧调压手柄,使减压器出口流量不小于120 L/min ,继续通入CO2 。

1.3.5 电控箱操作a)将电控箱电源,( AC 220v 、容量5A )与库房供电箱对应的插座联接,检查有无漏电现象。

b)将“运行/停止”开关旋至“停止”档,打开电控箱门,合上自动开关,此时面板上的“停止”指示灯亮。

c)施药量选择开关SA 标记3 、2 、1 。

各档均为自动投药。

按熏蒸所需的施药量及施药方式将选择开关SA 打在合适的档位上。

施药量在5 Kg-8 Kg 之间时开关打在“3 ”位;施药量在5Kg 以下时开关打在“2 ”位;选择慢速投药时开关打在“1 ”位,此档适合环境温度过高或水温过低(低于20 ℃)。

开关打在“0 ”位时为手动(点动)投药。

d)确认前述准备工作无误后,将“运行/停止”开关旋至“运行”档,布药器就会按预先设定好的投药量和投药频率自动完成全部投药。

选择开关3、2 、1 各档完成投药的时间分别约为250 min、190 min、300 min。

e)投药速度的现场调节如现场投药时,发现投药速度过快(反应器温升过高、过快)或投药速度过慢(出气口温度计温升小,不超过35 —38 ℃),用户可在现场自主调节投药速度。

但是调节应由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进行,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调节,否则可能造成控制系统损坏或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f)自动投药完成后,电控箱报警器会脉冲报警,并且红、绿指示灯同时点亮,提醒操作人员进行投药后的安全处理。

g)在预定投药时间结束,电机停转,红、绿灯同时亮,这时仍将继续保持CO2 气体的通入。

将选择开关打在0 位,同时按“点动”按钮,使布药器“点动”运转1 min,以确保贮药筒中残存的药剂碎片全部投入反应器。

h)红、绿灯同时亮10 min后,红灯会自动熄灭,此时CO2 气体的流量可减少为80 —100 L/min 。

记录此时出气口的气温值。

i)再继续供CO2 气20 min以上。

其间每3 min观察一次出气口的气温值,确信气温在不断下降后才可停止CO2 拱气,先关闭球阀,再关闭CO2 气瓶阀。

j)每次熏蒸完成后,应将“运行停止”开关旋至“停止”档,“施药选择”开关旋至"0 ”档,并断开电控箱内的自动开关。

1.4 排污及清洗1.4.1 熏蒸结束后,切断电源,收卷电源电缆及插头,拆除CO2 供气软管,拆除混合气软管。

1.4.2 将机器移至排污点,先打开反应器排污管口排污,再打开净化器排污管口,排除废水。

从CO2 进气口及溢水口和出气口中通入清水,冲洗反应器、净化器和混合筒,确保无残留药渣。

1.4.3 贮药筒和布药器的清理。

年度熏蒸作业结束后,应拆下储药筒清理残余药粉(清理时,应戴有效的防毒面具),并用水冲洗干净,风干保存。

1.5 注意事项1.5.1 熏蒸过程应严格执行国家粮食储备局《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

1.5.2 熏蒸药剂瓶必须运至指定地点掩埋,药剂残渣与污水必须在专用排污池排放,不危害到环境、公司产品及人畜。

1.5.3 整个熏蒸过程中必须保证气体供应。

装药前必须先通入CO2 气体至少10 min,排除容器和管道中的氧气。

1.5.4 反应器和冷却器中的水量一定要加至溢水口处,但不能多。

1.5.5 操作人员应随时观察机器运行情况,用磷化氢报警仪检查各处有无泄漏。

如有应及时处理。

1.5.6 如遇停电,应立即启用备用电源或自行发电。

1.5.7 推荐选用生产厂配备的(选购件)环流熏蒸专用减压器(150 L / min)。

1.5.8 熏蒸中应避免太阳直接暴晒机器,或电控箱被雨淋。

1.5.9 卸爆阀不得承受外力撞击和扭曲。

1.5.10 第一次投药(标准投药量8 Kg )后,如需补药或连续对另一仓进行熏蒸,药量在两次合计装药量不得超过12 Kg时可不需重新换水。

施药量超过12 Kg 的必须进行排污换水操作(为保证熏蒸安全,建议投药一次清洗一次)。

1.5.11 在整个施药前后,应保证出气口畅通,无堵塞。

1.5.12 安全阀巧出厂前经权威部门标定,铅封,不准拆动改变其标定值。

1.5.13 熏蒸中若发现出口温度计读数不断上升并超过高限(电控箱报警器报警,报警器为连续通电,通电时间30 秒,30 秒后即使温度仍高于上限也不会报警,即对于某次超温只报警一次,但温度下降后再超温将再次报警。

),应及时加大CO2 供气流量,若供气流量加不大,应检查CO2 气瓶瓶阀,减压器供气软管是否有问题。

当气温恢复正常后,计算机会控制电机继续投药工作。

1.5.14 在投药过程中如发现布药器投不下药,应考虑药剂是否在储药筒内搭桥,可用木棒轻轻敲击储药筒来破坏药剂搭桥现象。

1.5.15 若外供电正常,而电控箱的运行、停止、投药指示灯不亮,则应检查是否电控箱中的熔断器烧坏,或者接线松动。

1.5.16 电控箱中的可编程控制器为精密部件,用户不得自行拔动。

1.5.17 其它机器故障请及时与厂方联系。

1.6 气体取样检测1.6.1 气体取样装置的安装a)气体取样装置应在熏蒸前安装好。

b)仓内一般设5个检测点,位置如图,每次熏蒸检测点布置均应相同。

c)根据仓内布点位置到溜槽上取样口的距离,割取气体取样软管的长度。

d)根据布点编号将取样软管与探管、溜槽上的取样口密封法兰对号连接。

e)最后将探管插入对应布点粮堆。

插入探管时,检查并保证探管不堵塞。

探管插入后再往上提少许,使探管插入粮堆端口处有一空间环境。

f)用气体取样软管将取样箱与密封法兰的插管对号连接好。

1.6.2 气体取样检测方法a)打开磷化氢气体浓度检测仪,查看工作是否正常,电量是否充足。

b)检测人员佩带好防毒面具后方可进入工作现场。

c)检测浓度时将检测仪上的软管与取样箱内的接口连接,打开取样阀门。

d)抽气一定时间,待读数较稳定时即为所测数据。

e)将取样箱内接口处的软管拔下,将检测阀门关好。

f)不关闭检测仪,待读数变为0后,进行下一点的检测。

1.6.3 气体取样检测a)开始熏蒸后每2h 检测一次仓顶观察口磷化氢的浓度(此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仓情况、熏蒸经验做相应调整)。

b)待仓顶观察口出现浓度且均匀后每天检测一次磷化氢浓度,连续检测30天。

c)每天检查一次是否有泄露点。

d)待仓内磷化氢浓度不均匀且有一个甚至多个点降至150 ppm 附近时,开启环流风机,时间不得少于2 h 。

后期开启风机后磷化氢浓度还没有高于150 ppm ,则熏蒸结束,不需要再开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