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证机构的能力提升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认证机构的能力提升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认证机构的能力提升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马立田摘要:面对获证组织对管理体系认证越来越不感兴趣,认证给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化的现象,如何改进认证行业的经营状况,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形成稳定的顾客群。

本文从对认证机构服务对象和业务特点的分析入手,对认证机构的能力构成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构建认证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构想。

关键词:能力核心竞争力认证机构是以提供认证服务为业务支点的组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却面临着认证给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化,获证组织对管理体系认证越来越不感兴趣的现象。

其次,部分认证机构以低价竞争方式干扰认证市场,造成了认证服务低价低质的恶性循环,严重损毁了认证行业的形象,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认证机构的形象,直接造成原有客户群的流失。

如何改进认证服务能力,满足获证组织的管理改进需求已成为认证机构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之一。

本文以提升认证机构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对认证机构的发展提出了几点设想,供认证同行参考。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1、定义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组织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

它反映在组织的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管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在技术、文化或机制上的独特的优势及其巨大的经营实力。

2、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核心竞争力是组织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

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包括:2、核心技术能力、3、组织协调能力、4、对外影响能力,和5、应变能力,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物超所值产品和服务文化。

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而独特的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有人认为检验是否核心竞争力需要五项特征:带不走、拆不开、偷不去、买不来、溜不掉。

能力的独有性、稳定性算是具备了,但具备了这五项特征的东西是否对企业有价值呢?3、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是保证实现持续的成功,只有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成功又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出了两个问题,即第一个问题,它能使我生存下来吗?要想生存就要实现利润。

要保持适合自身的行业定位,每个行业都有高端、中端和低端产品,每种产品都可以实现利润,但要找对自己的顾客,并且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利润空间才能不被淘汰。

核心技术、优质服务是保证相对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

第二个问题,它能让我长久发展下去吗?要发展就要储备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把握正确的机会。

任何核心竞争力都会有时效长短的问题,只有具备持续的创新能力,满足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通过创新来抢夺客户资源。

创新能力就是这种能够培养出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因此,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表现在如下方面:(1)核心竞争力是成功的基础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准确理解和把握顾客价值的基础上,其本质是核心价值观,而后者之最高境界,体现在“顾客忠诚度”上,企业不但要塑造企业形象、实现顾客满意,更要培育忠诚顾客。

(2)核心竞争力使组织获得领先地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特有的、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的基础是核心技术。

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由于无法得到核心技术的支持在经营时处于被动地位,惨淡经营,难以为继,时刻面临遭到淘汰的威胁。

(3)核心竞争力是宝贵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依托,而且也是企业成长的重要法宝。

而核心竞争力的存在形态主要是结构性的、无形的,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即意味着企业的无形资产贫乏。

4、核心竞争力构造模型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需要构建一个三维模型:技术、机制和文化。

核心竞争力就是这三股力量的融合。

首先,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这里指的技术,既包括如专利这样的受法律保护技术,也包括企业的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技术。

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不同组织的核心能力也是不一样,不存在永久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也会调整。

以核心技术、独特的营销模式、成本控制等可以使企业保持几年的领先时间,但都很难让企业永久地立于不败之地认证机构是技术服务型组织,只有具备优势的技术能力,才能保持核心竞争力。

其次,机制是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任何核心竞争力都是动态的,不可能长生不衰,历史上多少曾经炫耀一时的优势企业,都因为缺乏创新机制,最终遭到被淘汰;因此,只有建立科学的创新机制,才能保持组织不断地创造领先优势。

最后,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摇篮。

企业文化是个综合的概念,是企业的价值观、管理模式、企业制度的综合体现,一个组织的文化核心是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让组织与员工目标一致,实现双赢。

组织只有塑造一种学习文化、创新文化、一种不断超越和挑战自己的精神和勇气,才能成为卓越的企业。

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核心竞争力型企业,善于培植自己的战略竞争优势,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保持不败。

那么如何全面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从世界成功企业的成长经验看,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高企业领导人的核心竞争力意识竞争能力在客观上的演变过程是必然的。

面对这种客观上不可逆转的过程,企业为保持核心竞争能力的领先进而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从其主观方面努力。

而提高企业领导人的核心竞争力意识是主观努力的重要方面。

企业领导人的意识是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具有核心竞争力意识的企业领导人,往往能够在认准市场需求和产品技术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准确定位。

然后建立相应的企业机制,配备相应的环境条件,来塑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将其转化成竞争优势。

同时,这一切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掌握核心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对企业提升竞争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中表现为专利、产业标准等不同形式的知识。

这类技术可以重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价值不但不减少,而且能够增加,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

因此,核心技术是企业在市场中取得超额利润的主要原因。

一个企业即使没有整体竞争优势(实际上也不可能样样精通),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少数几个关键能力大获成功,这种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关键技术和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认证机构的核心技术往往体现在是否具备管理和技术经验的成熟审核员上。

3、集中资源于战略环节美国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价值链”理论,他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营销、原料储运、成品储运、售后服务;辅助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组织制度等,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实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能真正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

企业要保持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

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求企业密切关注组织的资源状态,要求企业特别关注和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以形成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量源泉,企业只有把核心竞争力与经营战略的选择联系起来,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现在拥有的资源、过去的经验和这些经验的积累等有关,也与企业长期从事某一专业领域有关。

过去企业总是简单地讲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技术战略等,这些职能战略是企业外在和显性化的战略,最多只能获取暂时的优势。

企业应集中自己的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许多成功公司的经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这些企业集中资源,通过对本行业的专注、忠诚和持续投入,苦心经营,精心培育核心竞争力,把它作为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

在发展自己与其他企业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异之中,就可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而这些有可能构成今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认证机构的主要资源是人力资源,战略环节有现场审核活动、人员培训、客户服务活动等。

事实上,在认证市场需求多样化的今天,认证机构更应寻找自己的潜在能力,分析这种能力与其他同行的差异性,并把它培养起来,进行差异化经营与管理,这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能否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看该认证机构是否在人员培训、审核、审核后的服务活动与管理等方面有独特的良好基础。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把强化管理、转变经营机制放在第一位,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拓展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面对众多行业的申请认证的企业,认证机构的人力资源是有限的,只有集中优势行业资源,使用具有行业技术、管理、经营经验的审核员,发挥技术优势才能获得认证企业的信任,培育出忠诚客户。

4、注重构建创新文化认证机构是一种知识服务型企业,作为学习型企业要培育出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创新。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保持与社会发展同步,并争取超越。

前面提到核心竞争力具有“偷不去、买不来”的特点,很难照搬、硬套。

核心竞争力要依靠自身的培育才能形成,要培养出自身独立的技术研发力量,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根据核心竞争力构造模型,技术、机制都比较容易复制,但创新文化是很难融合的。

认证机构要建立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氛围,这样才能招贤纳士,吸引优质人力资源。

还要建立起鼓励创信、鼓励竞争的机制。

科学的路上有成功者,但没有失败者,只有勇士。

管理体系认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虽说管理体系标准是在总结了众多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后形成,但与当今告诉发展的社会相比,仍有许多的不足。

这就需要管理体系理论的实践者要深入一线,潜心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断探索管理理论的应用方法,弥补理论的缺陷和实践的不足。

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创新文化体系来保证。

小结每个企业都想有核心竞争力,但核心竞争力需要技术的开发,需要机制的保证,更需要有一个能让核心竞争力积累、发育和成长的文化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