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镇供水申请报告

乡镇供水申请报告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1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项目承办单位名称:××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单位概况:××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月,注册资金××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

经营范围为城镇自来水供应。

公司位于××县××乡。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系由杨占林、席建龙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11月5日取得××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怀安)登记内名预核字[2009]第0116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正在办理设立登记。

公司申请登记的注册资本为20万元人民币,截至2009年11月6日实收资本20万元人民币。

详见××市鑫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验资报告》(×鑫验字[2009]A047号)1.2 项目概况1.2.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县××乡集中供水工程。

1.2.2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1.2.2.1建设规模确定供水规模:新建日供水能力为2000m3/d。

主要工程内容:新建水源井2眼,配套取水泵房及变频控制系统,清水池、配水设备及变频控制系统,溶解池和加药间,配套供水管网,水厂办公用房及其他公用工程。

⑴供水现状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乡现状无自来水厂,目前供水为各村自备水井集中供水,各村分别建有供水井1眼,设储水柜一座向村民供水。

供水管道布置混乱,且年久失修,漏水现象严重,断水、跑水、洇塌房屋现象时有发生。

储水柜与供水地面最大高差不足10米,且供水管道管径偏小,导致供水压力不能满足需要。

供水量与供水压力的不足,导致夏季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缺水或断水,冬季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缺水或断水。

由于历史原因和当时实际情况,这些自备井大多开采浅层地下水,井深一般在70---80m左右,取水含氟高,水质差,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采水结构不合理,造成水位下降,地形发生变化。

××乡××村和××村现状村民户数1639户,总人口6188人,现状供水不能满足村民生活及生产用水需求。

从××乡供水设施现状看,现有供水设施与现状建设和发展仍很难适应,同时亦不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利用,其主要表现为:①供水设施不完善,供水能力严重不足。

近年来,随着镇区人口的日益增长及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相应的生产、生活、公用事业等用水量日益增加,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供水管网大部分地带水压不足,尤其夏季用水高峰期,水压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夜来水”的现象有增无减;所有供水井均无消毒设施,供水水质无法保证;供水范围小、供水能力低、水压不足、水质差的供水状况,不仅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而且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镇区供水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供水形势已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

②水资源利用不合理,自备井盲目开采,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质无保证。

由于集中供水严重不足,且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导致一些企事业单位纷纷打自备水源井,以解决供水问题,形成各企事业单位重复搞“小而全”的自备水源,不能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给本已紧缺的水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

自备水源供水不能保证生活用水的水质、水量和水压。

各村自打水井,盲目开采,用水无计划,供水无保障,得不到统一管理,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所有水源均么有消毒设施,生活水质得不到保证;水源井数量较多,布置分散,其卫生防护得不到保障,且部分水源井及其设备老化,水量、水质和水压均不能满足生活用水的要求。

③分散供水井造成电力能源、设备资金、运行管理费用的浪费。

现状供水井中,多数成井质量差,出水量稍大就会出现涌砂现象,供水设备老化、不合理,设施不配套,能量浪费严重,且经常出现故障,大量的自备井导致运行、管理、维修费用非常高。

④管网建设滞后,供水可靠性低,管网漏失越来越严重。

由于供水管网建设初期缺少规划指导,没有超前性,管网缺乏设计,没有系统性,同时受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管网布局不合理、管径偏小、材质差、供水压力不足的现状。

再者,供水管网多数为钢管,建设起点较低,加上年久老化,管网的漏失率高,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综上所述,对××乡实施集中供水工程已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非常必要。

⑵供水需求分析项目区需水量预测分为生活需水量和公共事业用水预测两部分,而生活用水量预测基于人口预测。

供水范围为××乡政府(包括公共事业单位和企业)和两个行政村。

据××县公安局出具的统计资料,2011年供水范围内人口为6188人。

以人口综合增长率法预测2020年人口数量。

参考历史人口变化情况及以后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根据××县发展规划,结合××乡小城镇建设,2015年三个村常住人口达到7116人,到2020年三个村常住人口达到8184人,因而确定规划年人口为0.8万人。

①居民生活需水量根据预测,2020年××乡××村和××村两个自然村人口为0.8万人,由于人口居住集中,可全部实现自来水集中供水。

依据《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2002)》,及河北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为85~140 L/人·d,并结合××乡居民生活水平及节水器具的普及情况,确定××乡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10L/人·d,预测××乡居民2015年生活用水量为55.6万m3。

②公共事业需水量城镇的公共事业用水量包括机关、学校、医院、餐饮等各类公共事业和服务行业的用水,本次公共事业需水量以预测城区公共事业用水定额确定。

根据《河北省用水定额标准》的规定,小城市公共事业用水量占生活用水量的31.8%~50%,预测××乡居民2010年生活用水量标准为95L/人·d,则公共事业用水量应在30.2~47.5 L/人·d之间。

根据现状城镇公共事业用水水平以及××县发展规划,确定2020年城区公共事业用水量确定为30.2L/人·d。

经计算,年需水量为16.5万m3。

该建设项目运行后将关闭两个行政村的自备井,实行集中供水。

③工矿企业及养殖业需水量根据项目科研报告,××乡集中供水工程供水范围内工矿企业及养殖业用水量21.9万m3(600m3/d)。

各项需水量预测情况见表1—1。

综上所述,项目区2020年居民生活、公共事业和工矿企业及养殖业总需水量为90.4万m3(2477m3/d)。

本着节约资金、充分利用现有供水设施和为今后留下一定发展空间的原则,本工程规模确定为2674 m3/d,能够满足2020年城区用水要求。

表1—1 ××乡2020年居民生活、公共事业需水量表⑶工程规模确定根据上诉用水量预测中,确定××乡集中供水工程2015年规模为2000 m3/d。

根据总体规划及国家有关政策并考虑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设计对现状自备井逐步关闭,质量好的供水井作为集中供水的备用井。

因此本次设计工程规模确定为:2000 m3/d,配水管网管径适当考虑远期发展需要。

1.2.2.2工程内容⑴水源地建设工程①水源选择××县水资源贫乏,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当地大气降水和由降水产生的自产地表径流以及客水。

境内主要河流有东××河、西××河、南××河、洪溏河、十里河等,均为××河支流。

××河及其支流南××河、西××河、东××河为常年性河流,洪溏河为季节性河流,其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地表水无论水质还是水量,都不具备作为集中供水水源的条件。

全县的地下水均为浅层淡水,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河川区还接受山区地下水径流的侧向补给。

地下水的补给范围和流向与地表水流域边界基本一致,由河谷两侧向河谷流动。

地下水由于受地形、植被等影响,降水入渗很少,大部分地区水量贫乏。

为解决××乡供水问题,通过对××乡周边地下水进行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选用地下水作为××乡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

拟选水源地位于确定在第六乡政府所在地××乡村西南。

井群位置位于××乡西南侧1500处,详见附图。

单井井深120m,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单井出水量为50-80m3/h。

机井出水量及地层柱状图见附件。

本项目供水工程新建水源井3眼,配套建设取水泵房,安装深井水泵及配套变频控制装置。

②水源条件水资源论证工作,通过对该建设项目涉及区域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对该项目水源地的水源类别、取水层位、取水地点、取水量、取水水质、影响范围、退水情况、用水合理性以及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和对周边永和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论证结论,选定水源地位置,做为项目申报的依据。

A.水源地位置××乡镇新建集中供水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考虑目标含水层的分布,地下水的补、径、排和边界条件等因素,确定取水水源论证范围为××乡村西南沙河,该处位于地下水流向的上游,距××乡村约1.5km。

B.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a.目标含水层及特征水源地取水目标含水层为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设计凿井深度120m。

水源地及附近地下水含水组划分如下:第一含水组:为第四系全新统Q4地层,由冲积物形成,主要成分是细沙、砂砾石、沙粘土。

厚度在5~35m,含水量较小,含水类型为潜水。

第二含水组: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地层,厚度达20~120m/d,单井涌水量可达100 m3/h,个别能超过150 m3/h,是开采利用的主要层段。

第三含水组:为第四系中下更新统Q1-2地层,此层基本分布在100m 以下,岩性主要为细沙、粘土、沙粘土,个别地点含小砾石,此层含水量不大,基本没有开采的必要。

本工程拟开采第二含水组,井深120m,单井出水量50-80 m3/h。

b.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抓哟是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洪溏河上游一带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以及河水的垂直渗漏补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