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应力管桩试桩方案.

预应力管桩试桩方案.

目录一、设计要求 (1)二、试桩目的 (1)三、试桩准备及试验方法 (1)四、试验…………………………………………………………2五、质量控制与检验 (3)六、质量监控要点 (4)七、施工质量问题和控制措施 (8)八、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0)九、环境保护、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3预应力管桩试桩方案一、设计要求预应力管桩采用三点支撑式履带自行式柴油打桩机成桩工艺。

预应力砼管桩采用预应力PHC桩,外直径40cm,壁厚不小于9cm,管桩离心砼强度为C80。

桩顶托板采用C25钢筋砼。

桩端应进入硬底持力层不小于2m,最后贯入度不超过60cm/10击为控制标准,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设计值。

管桩施工完整平后,开始进行托板、碎石褥垫层和土工格栅铺设。

二、试桩目的由于本区段内设计基底处理预应力管桩工程数量大,为了在大面积开工前取得满足质量要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验证设计指标、核对现场地质情况,为后期全面开工奠定基础。

本次试验区段选择具有代表性区段进行预应力管桩的试桩工作,K61+124-K61+150.6、K61+150.6-K61+270均为20.1米,试桩地点在这两段路基范围内随机进行。

预应力管桩试桩数量为6根,间距按设计间距3.2m正方形布桩。

试验桩长按本段路基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试桩。

通过本次试桩所要确定的工艺参数:冲程控制、桩长、成桩方法以及施工工艺。

三、试桩准备及试桩方法1、预应力管桩施工流程图:2、本次试桩使用筒式柴油锤锤击法的试桩方法:①平整场地:清除施工场地内地表附着物,做好场地内的塑料排水板。

②桩位放样:按照设计图纸的桩位在现场进行布桩,并用木桩打入桩位中心。

③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后,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确保预应力管桩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垂直度的检查采用掉垂球的方法和经纬仪测控双重控制垂直度,每根桩施工前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桩位对中及垂直度检查,确定满足要求后方可施工。

施工时还需考虑施工工作面的标高差异,并作相应增减。

④起吊、锤击成桩:当预应力管桩进去到持力层2米,贯入度不超过60cm/10击时停止锤击。

⑤移位:当上一根桩施工完毕后,桩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下一根桩施工时,应根据灰桩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需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保证桩位准确。

四、试验1、成桩施工前:对于管桩外径、壁厚、桩距进行外观检测。

2、成桩过程中:对冲程控制、桩垂直度、桩基完整性、桩长进行跟踪控制和现场记录。

五、质量控制与检验1、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质量检验除应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中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2、预应力管桩施工有技术人员全过程旁站,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3、施工前对管桩进行检验。

施工中应检查桩身完整性、桩垂直度、冲程等并做好记录。

4、施工结束后对桩数、桩顶标高、桩位、桩体强度及完整性、承载力以及褥垫层的质量进行检验。

5、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如下表:六、质量监控要点1、测量放线:①在打桩施工区域附近设置控制桩与水准点不少于2个,其位置以不受打桩影响为原则(距离操作地点40m以外)。

轴线控制桩应设置在距外墙桩5~10m处,以控制桩基轴线和标高。

②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均已测量完毕,经过检查复核并应办理预检手续,归档备查。

2、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制作允许偏差符合下表的规定。

预制桩制作允许偏差(mm)3、外观要求和质量要求①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外观质量应平整、密实,不应有裂纹、蜂窝、孔洞、折断和过大缺棱掉角、露主筋等缺陷。

②混凝土预制桩起吊、运输时混凝土强度等级4、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方可起吊。

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等级100%,才能运输和施工作业。

5、现场预制桩质量必须符合《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21-90)的规定,并应具备下列资料:①桩的结构图及设计变更通知单;②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试验、化验报告;③混凝土试验配合比通知单;④焊件和焊接记录及焊件试验报告;⑤钢筋隐蔽工程验收记录;⑥混凝土试件强度等级测试值报告;⑦桩的质量检查记录。

6、混凝土预制桩打桩施工作业所需材料和设备机具的技术要求①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94)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经技术负责人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焊条的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③钢板的材质、型号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宜采用低碳钢。

④机具:本工程打桩机具采用筒式柴油锤击机。

7、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①桩的连接方法一般有焊接、法兰连接和硫磺胶泥锚接三种。

焊接和法兰连接适用于各类土层桩体的连接。

硫磺胶泥锚接的桩体适用于软土层,且对一级建筑桩基或承受拔力的桩宜慎重选用。

本工程桩的连接方法采用焊接。

②采用焊接接桩时,应先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焊接,并确保焊缝质量和设计尺寸。

焊接的材质(钢板、焊条)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件应作好防腐处理。

③采用焊接接桩,其预埋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

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区焊缝变形。

焊缝应连续焊满。

④接桩时,一般在距离地面1m左右时进行。

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弯曲失高不得大于1‰桩长。

⑤接桩处进入土前,应对外露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涂料。

8、施打沉桩作业条件①场地的作业区域应碾压平整,排水畅通,确保桩机的稳定垂直和移动。

场地地面承载力必须满足打桩的需要。

②根据测量放线的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线作出标志,使施打沉桩的位置准确。

③沉桩的作业空间必须处理好架空线路的障碍物和地下埋设的隐蔽(管线路及构筑物)物,予以处理。

④打桩机安装就位,试车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⑤桩堆放的地面应坚实、平整,并应按桩的型号、规格分别堆放,以保证起吊、运输方便;遇雨季应在四周作好排水沟。

⑥应按设计图纸检验批的吊点、吊环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规定;起吊时,应确保吊点受力平衡,同时离地,水平提升,严防因外力作用断桩。

9、试验桩施打试验桩的数量不得少于2根,先确定贯入度,并应校验打桩设备技术性能。

施工工艺及其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10、静力压桩应符合以下要求:①静力压桩适用于软弱土层,压桩机应根据土质情况配足额定重量。

②桩帽、桩身和送桩的中心线应重合。

③压同一根(节)桩应缩短停顿时间。

④为减少静力压桩的挤土效应,可采取下列技术措施:1)对于预钻孔沉桩,孔径约比桩径(或方桩对角线)小50~100mm;深度视桩距和土的密实度、渗透性而定,一般宜为桩长的1/3~1/2,且应随钻随打;桩机应具备钻孔锤击双重性能。

2)限制打桩速率等。

11、压桩质量标准①压桩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产生的位移偏差。

②按标高控制的桩,桩顶标高的允许偏差为-50~+100mm。

③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指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

12、截桩①对高出设计标高的桩头,经测量找出断接线,预留伸入承台梁的桩内主筋长度(不小于30d),将桩头按需要尺寸进行切截。

切截时应敲掉或凿去多余的桩头混凝土,并调直预留的主筋,保持主筋表面洁净。

②对已截割的桩头,在去掉疏松的混凝土后,要将保留桩头混凝土和桩头钢筋加以保护,如钢筋有锈蚀必须处理。

七、施工质量问题和控制措施八、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安全目标:实现“五无、两控、一消灭”;施工无重大伤亡事故,无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创安全标准工地。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经理部组成中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集团公司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并设立安全保障部,专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2、安全保证措施①组织保证措施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各施工队队长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项目部设置专职安全员,各职能部门和各专业班组均设置兼职安全员,全面负责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确立明确的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开路,制度确保”的方针,坚决杜绝人为重大事故。

②技术保证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架立安全标志牌(灯),除按要求通行的交通道口外,施工现场全封闭。

对现场存有危险的地段设专人进行巡查。

所有作业、测量、管理、监理、参观人员,进入现场戴好安全帽。

2)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安全生产教育、持有相关安全生产方手册方可上岗。

特种工种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3)现场的生产、生活区均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应有专人管理,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油库、易燃品存储等重点防火区必须禁止火源进入。

4)供电线路布设及施工用电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用电的规程和规定,并避免妨碍作业和交通。

5)施工现场必须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

6)施工机械、车辆,严禁带“病”工作。

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和高空作业的设备应定期检查,并有安全员的签字纪录,保证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严禁使用。

7)加强汛期安全管理,成立防汛组织,组织防汛抢险队伍,并准备必要的抢险物资。

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组织保证工作保证制度保证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制施工过程检查开工前检查收尾工作检查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1.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安全技术措施;2.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是否符合技术和安全规定;3.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4.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培训;5.施工方案是否经过交底;6.各级各类人员施工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7.是否制定安全预防措施;8.对不安全因素是否有控制措施。

1.经理部各职能部门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3.对职工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4.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奖罚制度;5.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6.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

1.施工过程是否按安全技术措施执行;2.施工机械操作是否符合技术和安全规定;3.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落实;4.施工人员是否按章操作;5.班组每日安全检查是否执行对事故的处理是否及时按三不放过原则处理。

1.总结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经验,对于成功的控制方法总结推广;2.找出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3.做好总结,评比工作。

实现“五无、两控、一消灭”;施工无重大伤亡事故,无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创安全标准工地。

省、市、交通部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1.安全生产责任制;2.班前安全讲话制;3.周一安全活动日制;4.安全技术交底制;5.专职安全员监察制;6.临时设施检查验收制;7. 安全教育制;8.交接班制;9.安全操作挂牌制;10.安全生产检查制;11.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安全生产目标九、环境保护、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由综合办公室分管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