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独立作业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14·鄂州)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 . 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希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
B . 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C . 网路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D . 各种非法添加剂仍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环节屡禁不止。
客气地说,是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法制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不客气地说,是缺德。
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 . 看到著名表演家赵本山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
C .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 .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3. (2分)选出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A . 开展“无车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B . 当影院清场,商店打烊,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成为读者向往的人间天堂。
C . 4月15日,央视纪录频道在北京举办《舌尖Ⅱ》首映式,揭开了神秘面纱。
D . 近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4. (8分)生字词过关:给加线的字注音消遣 ________ 渠道________ 偷懒________ 无边无垠________韵律________ 间断________ 婉转________ 嬉水欢笑________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5.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举杯邀明月,________。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②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③无限山河泪,________。
(夏完淳《别云间》)④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⑤面对春花凋零的景象,晏殊发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而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下的“________,________”,则道出了他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心志。
⑥九零一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第一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 ,________”鼓励队友,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四、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6. (5分) (2017八上·启东开学考) 《水浒》一书中“风雪山神庙”涉及到哪两个人物,其性格分别怎样?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7. (10分)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星期天,小林到毕升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
”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1)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 (2017八上·平原期中)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赏析颈联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
(2)诗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流露出诗人________之情。
(3)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 .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 . “直”“圆”两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 . “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9. (13分) (2017八上·无锡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
大臣谏,不从。
吕后使吕泽劫留侯画计。
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
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
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
然上高此四人。
诚能不爱金帛,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
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
”吕后如其计。
汉十二年,上疾甚,愈欲易太子。
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上佯许之。
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年皆八十余,须眉皓然,衣冠甚伟。
上怪而问之,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
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
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四人为寿①已毕,趋去。
上目送之,曰:“羽翼已成,难摇动矣。
”【注释】①为寿:祝颂之辞。
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吕后如其计________②上佯许之________③上怪而问之________④公辟逃我________(2)下列句子中“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皆以上慢侮人故B . 跪而拾之以归C . 吾欲辱之,何以也D .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留侯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B . 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
C . 因太子仁厚孝顺,礼贤下士能亲自前往邀请,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D . 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
八、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0. (25分) (2017八上·南山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枯萎的蒲公英叶子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
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
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
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
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
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
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
她在楼下,为我寻挖蒲公英。
“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
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
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
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
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
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
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
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2015年9期,有删改)(1)读罢全文,请你说说文章以“枯萎的蒲公英”为题有什么作用。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眼里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第③段和第⑧段都提到心在“疼”,联系上下文,请分别说说“我”“心疼”的原因。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划线的句子“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5)无论是爬上月台去为儿子买橘子的父亲,还是顶着北风为女儿寻挖蒲公英的母亲,他们蹒跚的步伐里总包含着亲人“最沉实的爱”。
请你也回忆一个生活片断,去表达你感受到的这种爱。
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题目:《难忘那一刻》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
②600字以上,字迹认真。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4-1、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5-1、四、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6-1、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7-1、7-2、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1、8-2、8-3、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9-1、9-2、9-3、9-4、八、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0-1、10-2、10-3、10-4、10-5、九、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