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PDF基础知识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PDF基础知识

PDF基础知识PART I前言DTP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用户数据文件的多样化,给印厂处理这些文件带来困难。

印厂走向数字化,同样需要一种通用的,数字化的可替代胶片作为数据交换的文件格式。

PDF是理想的替代者,它可以很好的整合各种元素,而且是设备无关的。

早期PDF只是为了打印和屏幕输出,它达不到在照排机或CTP上分色输出的精度。

目前Adobe Acrobat 4.0支持的PDF v1.3标准已经解决了此问题,所生成的PDF文件已经包含了印前生产所必须的所有信息,使得PDF成为现代流程性自动化输出系统理想的数据格式。

PDF的生成目前有多种生成PDF的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的都能达到后端高精度输出的需要。

目前最可靠的是Adobe的Distiller。

Adobe已经提供了“PDF Library”给各种应用程序,以便直接从应用程序中直接导出PDF。

PDFWriter是一个打印驱动,提供从操作系统中的QuickDraw或GDI所描述的图象信息转换到PDF的途径。

因为这些操作系统不支持PostScript,所以不推荐用PDFWriter来生成PDF文件。

其他的,如PaperCapture和WebCapture,同PDFWriter一样,都不能提供转换成供照排输出的PDF文件。

PDF的通用性PDF生成后就是平台及应用程序无关的。

正确生成的PDF文件包含了所有的供显示和打印或照排所用的信息。

除了图片、图形和文本外,还可以将字体下载到PDF中,这需要在生成PDF文件过程中正确设置,不然Distiller也许会做不正确的字体模拟。

PDF是页面独立的,因而可以轻易的进行页分离和替换。

而且页面中的对象也是独立的,对其中的一个对象的修改,不会影响到其他对象。

PDF的输出也是可靠性很高的,因为在Postscript文件转换到PDF文件时,Distiller 内置的Postscript的解释器已经做了预处理,减少了出错的几率。

正因如此,PDF的解释效率也比Postscript高。

PDF文件中的图片、图形和文字可以进行压缩,容量会有一定的减少。

工业标准PDF正在成为印刷广告和页面交换的国际标准。

PDF被美国标准委员会CGATS(Committee for Graphic Arts Technologies Standards)确定为印刷广告和页面交换的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也正在指定一个基于PDF的ISO标准。

PDF的输出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符合Postscript Level 3的RIP解释输出,这类RIP都能直接解释PDF文件。

彩色的PDF文件可以在RIP上分色,RGB和Lab色会被转换为CMYK色输出。

对于不支持PDF文件的RIP,可以使用Acrobat中的“Print”命令生成PS文件。

对于不支持分色的RIP,则需要事先分色。

当一则PDF格式存在的广告要放到杂志或报纸中去,通常有两种做法:1、使用“Placed PDF”功能,在版面上直接放置。

此时会有PDF数据到PS数据的转换过程发生。

2、将PDF文件导出为Postscript Level 1格式的EPS,放置到版面上。

因为版面程序要进行分色,所以要生成符合Postscript Level 1的EPS格式。

不仅只针对单个广告,整个PDF页面也是一样的。

PS和PDF的区别PS是一种成熟的编程语言,每一个PS文件都是一段PS程序,需要RIP的解释。

在解释的过程中会有错误产生,而且解释的时间长短是不可预测的。

PS文件中常常含有设备相关的命令,其他种类的设备有可能识别不了。

因此PS文件不适用于快速的显示。

PDF是一种只包含供输出的各种信息文件格式,不需要进行输出前的处理,因此可靠性比PS高。

最大的区别在于,PDF是面向对象的数据格式,而PS是要从头到尾顺序解释的。

因此从PS文件中提取单独页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不知道以前页定义的资源(如字体),当前页会不会用到。

这在折手中表现尤其突出,因为折手需要将不同页安排在大版的不同位置。

PDF 可以被看作是各个对象的数据库,用户可以直接访问这些对象,因此可以轻易的将单独页抽出。

Acrobat 4.0提供了对存在于一个页面上的对象的拷贝、粘贴、移动,甚至可以用工具来进行编辑。

PS和PDF的相似性PS和PDF是基于同一个图形模型的,所以使用Distiller可以轻易的将PS转换为PDF,甚至比把PDF转换成为PS更为简单。

PDF的生成过程:Distiller内置一个完全的Adobe RIP。

RIP解释PS文件中的命令来生成PDF格式的文件。

首先将所有的对象以相同的格式存于一个过渡性格式的列表中。

第二步,各对象由一个转换器转换为独立的Bytemap。

接着这些连续调的Bytemap会被加网。

由于Distiller无须生成供输出的Bitmap,所以不象软RIP那样需要太多的系统资源。

加网工作可以在输出前完成,因而解释和挂网可以不在一地。

由于在PDF流程中对PS文件的解释比PS流程中早,因而PDF流程比PS流程能提前发现问题,更可靠。

作业传票作业传票对于数字化流程的重要性甚于PDF的重要性。

与PS不同,PDF无法携带设备控制信息。

所以Adobe开发了PJTF(Portable Job Ticket Format),可以嵌入PDF文件或单独生成一个文件。

它的格式和PDF非常类似,因而可以很容易被程序直接访问。

版面内容的分色及对于作业处理的指导,可以增加处理的灵活性。

如果处理过程中有新的网点增益、挂网目数、陷印的变化,则不需要对每个对象进行处理,而只需修改作业传票。

下列信息可以包含在作业传票中:1、页处理的建议,如折手输出、陷印设置。

2、输出参数,如输出分辨率、挂网目数、网角。

3、介质。

如名称、尺寸、厚度及色度。

4、后端工序,如折页、裁切。

5、CIP3信息,如印刷的油墨设置。

6、分发信息,如拷贝份数、地址。

7、计划,如最后期限。

8、管理信息,如负责人,客户名称。

自动化输出工作中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单页PDF输出,PDF页会经过重重处理,包括以下处理过程的部分或全部:1、OPI。

2、预飞(PREFLIGHT)。

3、优化图片。

如进行分辨率变化和裁切。

4、生成陷印。

5、色彩管理。

6、出校样。

7、折手出大版。

8、出大版校样。

9、照排。

已经有几家厂商提供了基于这些步骤和自有的文件格式的封闭式流程系统,有些是基于PS的。

目前基于PDF和PJTF的新一代流程性系统已经出现了,它满足了用户从前端到后端开放性的要求。

Adobe已经基于这种要求发展出一种新的流程结构,名叫“Adobe Extreme”。

它源于几年前Adobe开发的“Supra”自动化输出流程结构。

当时的目的是在数字化印刷中,可以使一个作业可以被多个Render并行处理,以达到印刷系统能快速的在一分钟内生产几百个不同的页,而这些PS是做不到的,因为PS是要进行顺序解释的。

而PDF由于是页独立的,可以被分割开,从而实现一个PDF作业被并行处理。

在“Adobe Extreme”中,PS是通过“Normalizer”转化为PDF格式的。

CTP的厂商寻求一种能够实现作业输出自动化和高速的方法。

其实并行处理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自动化流程中的各个处理过程,如陷印和折手的效率。

同时他们也希望将PDF 的优势应用起来。

于是,Adobe在1998年将“Adobe Extreme”做了修改,产生了“Extreme for Graphic Arts and Production Printing”,现在已经成为流程性软件Prinergy的基础。

Prinergy流程海德堡和Creo合作开发了Prinergy流程,是第一个基于PDF和PJTF的流程。

除了Adobe授权的部分外,还合作开发了如色彩管理、陷印系统、打样系统及作业传票数据库。

Prinergy的页处理过程运行在一个或多个NT平台上。

Java编写的客户端可运行在Windows和Mac系统上。

流程的目标是尽可能让处理过程在后台进行。

“Process Plans”用来控制工作流程及给不同处理过程定义参数。

处理计划(Process Plans)符合PJTF,并由在“Extreme”中的JTP(Job Ticket Processor)进行处理,执行其中包含的指导。

处理过程的计划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工作流程,甚至在同一场所,不同作业的处理流程也是不同的。

这就是为什麽Prinergy提供处理计划(Process Plans),以便用户能够制订自己的处理流程的原因。

这些处理计划(Process Plans)用来控制Prinergy中的JTP。

它可以控制作业经过那些处理过程,还携带了在这些处理过程中用到的参数。

处理计划(Process Plans)符合PJTF(Portable Job Ticket Format)。

处理计划(Process Plans)是由系统管理员在Process Plan Editor中产生的,可以被有相应权限的人访问,方法是将作业拖曳到想要执行处理计划(Process Plans)上去。

将工作流程的定义和实际处理过程分离,极大地简化和标准化了生产的过程。

这样做,减少了出错并使输出过程是简洁的,可以为任何一个操作员进行控制。

可以想象,无须过多的系统培训,操作员可以在最后一刻重新照排一张损坏的PS版。

在Prinergy流程中,多个操作员可以同时进行操作。

Prinergy的工作流程当一个作业在Prinergy的数据库中建立起来时,作业的页面被导入流程中,导入的作业可以是PDF、PS、TIFF-IT、DCS。

流程也可以采用热文件夹的方式进行,方便本地用户直接将作业提交。

每一个热文件夹都指向一个Process Plan。

页面首先要经过“Refining”处理过程进行处理,为输出做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会检查数据的完整性。

处理的结果是生成页面数据到“Digital Master”数据库中,包含了供照排的所有信息。

接下来要将页面输出到打样机进行校样,集成的CMS可以模拟印刷效果。

当打样结果被客户认可,以及所有改正工作都已完成,作业将会被指定一个折手的计划。

现在可以出一份正式的校样,做最后的检查。

当所有内容无误后作业被送到“HiRes Renderer”中。

应用于CIP3/PPF的数据同时被产生。

最终,有关作业的数据,包括PDF页、作业传票、折手计划会被压缩到DLT磁带上。

全新输出模式通过将解释和Render分开,Prinergy提供了全新的输出方式。

“Refining”处理过程建立了一个“Digital Master”。

“Digital Master”是已经经过解释的,含有高精度照排所需的所有信息。

这时要将作业输出到不同设备,只需经过Rende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