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轧辊安全操作规程

轧辊安全操作规程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测量仪表和防护用具是否完好。

2、任何电器设备未经验电,一律视为有电,不能用手触及。

3、电器设备不能在运转中拆卸修理,必须在停车后,切断设备电源,取下熔电器,挂上“有人操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并验明无电后方可工作。

4、在配电总盘和母线上进行工作时,在验明无电后,应挂接地线,装拆接地线,必须由值班电工进行。

5、临时工作中断后或每班开始工作前,都必须重新检查,确认电源已断电,方可工作。

6、每次维修结束后,必须清点所带工具零件,以免遗失或留在设备里造成事故。

7、由专门检修人员修理电器设备时,值班电工要进行登记,完工后,要做好交接,并共同检查,然后方可送电。

8、低压设备上必须进行带电作业时,要经领导批准,并要有专人进行监护,工作时戴工作帽,穿长袖衣服,戴绝缘手套,并使用带绝缘柄的工具,站在绝缘垫上进行工作,邻近带电部分和接电金属部分,应用绝缘板隔开,严禁使用锉刀、钢尺等进行工作。

9、动力配电箱的闸刀开关,禁止带负荷拉开。

10、带电装卸熔电器时,要戴防护眼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使用绝缘夹钳,站在绝缘垫上。

11、熔电器的容量要与设备和线路的安装容量相适应。

12、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接地线要符合标准,有电设备不准断开接地。

13、电器和线路拆除后,可能来电的线头,必须及时用绝缘布包好。

14、安装灯头时,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灯口螺纹必须接在零线上。

15、临时架设的电器设备,必须将金属外壳接地,严禁将电动工具的外壳接地线和工作零线拧在一起插入插座,必须使用两线带地或三线带地插座,或者将外壳接地线单独接到杆线上,以免接触不良外壳带电,用橡胶套软电缆连接移动设备时,专供保护接零的地线上,不许有工作电流通过。

16、动力配电盘,配电箱、开关、变压器等各种电器设备附近不准堆放各种易燃、易爆和其它影响操作的物件。

17、使用梯子时,梯子与地面的角度以60°为宜,在水泥地面上使用梯子时,要有防滑措施,没有搭勾的梯子工作中要有人扶助梯子,使用人字梯时,拉绳必须牢固。

18、使用电动工具时,要戴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垫上工作。

19、电器设备发生火灾,要立即切断电源,并使用四氯化碳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合闸前,检查电焊机内有无杂物,线路接触是否良好,同时检查二次线路绝缘是否良好。

2、电焊机必须有良好的外壳,接地线要接牢、接实。

3、电焊机周围20米内不得有易燃物品,动火半径10米以内不得有易燃物品。

4、雨天在室外工作,必须有防雨措施,并要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以防触电,不得一人进行工作。

5、电机合闸时,应将身体和头部避开,以防烧人。

6、焊接时禁止带负荷拉闸,以防烧伤人和损坏设备。

7、禁止焊接有压力的容器,焊接易燃品容器时,应先清干净,以免发生火灾及爆炸。

8、电焊机一次线电工接,二次线要接正确,线圈温度不得超过80℃。

9、高空作业时,要检查下边有无易燃物品和人员,电焊机应绑在固定的架子上。

10、工作完后必须及时拉闸,将线盘好。

11、在狭窄工作区易造成触电的环境下,必须垫好木板和胶皮,并要有专人看护。

12、在管路、管道内焊接时使用照明灯,必须是24伏低压灯。

13、使用直流电机时,首先检查接线端子,接线是否紧实,线路有无短路。

14、直流电焊机在运转中,不可调整改变发电机电刷位置的手柄,来改变电源。

15、打药皮必须戴眼镜,以免伤眼,并应注意其它人员的安全。

16、工作时应随时注意身上有无被火星灼着的地方。

17、每隔3个月对电焊机进行一次检查,保障设备及性能良好。

18、搬运电焊机要轻,以免损坏其线路及部件。

19、焊接时,必须注意周围同志以免被电弧光晃眼灼伤。

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所用工具准备齐全,检查气焊工具与氧气瓶嘴是否接触油类,如发现有油类,禁止使用。

2、上表前先检查氧气瓶嘴扣是否损坏,至少要上五扣,并要上紧合格,瓶嘴内不准垫胶皮垫,开启将身体站在侧面脸闪开,顶针退出,缓慢开动气门,防止由于没上紧和开启时过猛表崩出伤人。

3、工作前先检查乙炔气瓶是否漏气,与氧气瓶放置应相距5米以上,与明火距离不小于10米。

4、焊切工作必须使用安全阀。

5、在冬季工作时,如发现冻结现象,不准使用火烤,应用温水慢慢暖化。

6、工作中如遇回火,应立即关闭氧气,然后关乙炔气,再用氧气将焊把内火星吹出后再继续工作。

7、工作中如发现皮管有漏气或跑冒现象,须在1米以内拆带子,以防烧伤。

8、氧气瓶、乙炔气瓶不准放在高温处,夏季避免曝晒。

9、禁止焊带压容器,焊补油箱时,应将油清干净,并必须将容器上所有盖打开,如遇轻质油桶时如汽油桶,必须先通入蒸汽再进行补焊。

10、没有经过气焊安全教育,无操作证的人,一律不许乱动气焊工具。

11、氧气瓶必须平放稳当,以免造成摔倒滚翻将表损坏,发生事故,用完的空瓶和满瓶必须分开放置。

12、上表前,先将氧气放出少许,吹净氧气瓶嘴再上表。

接好皮带后,顶点氧气吹下带子。

防止杂物吹入表内和把内。

13、切焊把使用前,先检查是否有吸吹力,吸吹力不强时禁止使用,防止回火造成爆炸。

14、在明火地区工作,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氧气瓶、乙炔瓶必须用铁板档严实,以防发生事故。

15、气焊人员在高空作业时,除遵守一般高处作业规程外,并应特别注意下边人员或是否有危险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以免落下火花,引起燃烧和爆炸。

16、遵守氧气瓶、乙炔气瓶使用规定。

中频炉炉工安全操作规程
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并且进行班前安全教育。

电炉附近作业要穿戴好绝缘鞋和防护面罩。

2、电炉在送电前应先检查水冷系统及各水管的流量是否正常、有无泄漏现象,再检查电器、液压、润滑等系统及防护设施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彻底解决后方可开炉。

3、电炉控制间及炉台下面无关人员禁止入内,高压线路要悬挂警示牌。

4、入炉的生铁、废钢、合金及其它各种物料必须保持干燥,严禁潮湿、易燃、易爆、密闭、油污的物料入炉,避免金属液体喷溅烫伤。

5、熔炼过程中作业人员要与炉体保持安全距离,密切注意熔炼情况和仪表数据,发现异常情况果断处理,立即断电并通知周边人员避让,同时做好自我防护。

6、电炉在物料熔化过程中避免出现炉渣搭桥结壳现象,要及时清理炉渣。

7、出钢前后人与钢水之间保持安全距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烫伤或坠落。

8、电炉停止运行时应经常检查炉衬的损坏情况,局部烧坏应立即修补,炉衬使用过薄危及冷却系统时应停止使用、拆打炉衬。

9、电炉在运行中突然断电时应立即启动事故供水系统,冷却水不能中断。

10、电炉停止运行时,冷却水继续供给,等炉衬温度降到100℃以下时,方可停水。

11、电炉出钢坑应经常检查,不准潮湿或积水。

12、做好电炉运行操作记录,记录好电炉运行数据。

13、无关人员严禁靠近电炉作业区域。

14、从事检修、润滑、修炉作业时必须断电、挂牌、监护。

15、使用各种设备和工具要事先搞好检查确认,遵守使用规程。

16、熔炼现场要保持整洁、干净、干燥、有序,通道要畅通。

混砂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时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劳保鞋、安全帽等必要的防护用品。

2、操作者必须熟悉所用设备的结构和使用性能。

3、操作中注意观察周边安全状况,保护好自身及他人安全。

4、在加入树脂和固化剂时,必须戴好手套、眼镜,小心操作,避免溅到身上。

要求配比准确。

5、开动混砂机前,先检查导轨两侧是否有障碍物,行驶过程中,注意过往行人。

6、混砂机应专人操作,不得擅自移交他人操作。

7、对混砂机进行检修和处理故障时,要找专门人员,并切断电源、挂工作牌、签工作票、设专人监护。

8、在清理混砂槽时,要停机、断电、挂工作牌、找人监护。

9、不得湿手操作设备,按规程使用各种工具设备。

10、及时清除现场洒落的砂子和杂物,保持工作场地及人行通道整洁畅通。

离心铸造浇注工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者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了解设备性能和操作工艺。

2、设备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地面不得有积水。

3、开机前应检查机器各部位是否牢固可靠,电器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安全罩是否稳固。

4、开车后,车头旋转方向禁止站人,非操作人员不得在现场停留。

型筒在离心机上运转时,应当用防护罩封闭。

5、转速必须达到工艺要求方可浇注。

浇注前应将金属液称量准确,不得超出规定重量。

运送铁水时不得碰撞,防止烫伤。

非定量浇注观察金属液体溢出孔时,应戴好防护眼镜,并注意保持距离。

6、浇注时,需将定量合金液注入浇槽内,控制浇注速度,避免合金液超量溢出浇槽。

7、取出铸件时,应使用适当工具。

采用行车或电动葫芦吊运铸件时,应遵守操作规程。

8、型筒在每次生产完后及时吊离机器托轮位置。

9、操作工具、模具、浇口和浇包等必须按工艺要求上涂料烘烤预热,充分干燥。

10、浇注工具必须和模具保持工艺要求的适当位置,保证不溅流又不碰撞。

12、浇注完后,必须等到铸件凝固、冷却到脱模温度停机后,方可靠近工作。

13、检修或润滑时必须断电,挂检修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