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述评_郑声衡

国内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述评_郑声衡

八 、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LearningApproach)是 20 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 , 并在 70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 系 。[ 3] 由于它在改善课堂 心理气氛 、大面积提高学 生的学业成绩 、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 方面收效显著 , 很快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 成为 一种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 。合作学习法以现代社会 心理学 、教育学 、认知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 , 以研究 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 , 以目标设计 为先导 , 以师生 、生生 、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 , 以学习 小组为基本单位 ,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 以标准参 照评价为基本手段 , 以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分析能
关键词 :外语教学 ;教学法 ;翻译法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006-639X(2008)01-0096-05
外语教学法是一门流派纷呈的科学 。 据不完全 统计 , 当今世界外语教学法流派不下百种 。 一定的 流派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解决某一特定任务或矫正 先前学派的某些不足而产生的 , 其本身除了具有以 前学派所没有的突出优越性外 , 还带有一定的局限 性 。所以每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都有必要了解一下 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 , 分 析其优缺点 , 找出其共同 规律 , 吸取 各派的经验教 训 , 弃其糟粕 , 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当今使用最广泛 的 、最有影响的 , 为大家所公认的国内外外语教学法 流派主要有以下 12种 :
六 、功能法
功能法 (FunctionalApproach)产生于上个世纪 70年代初期的西欧共同体国家 , 中心是英国 。 功能 法是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 , 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 学方法体系 。 功能法又以意念项目为主线索组织教 学 , 所以又叫意念法 (NotionalApproach)。由于交际 功能是语言在社会中运用的最根本的功能 , 而交际 能力又是外语教学最根本的目的 , 所以功能教学又 称为交 际法 (CommunicativeApproach)。 有些 教学 法家认为使用交际法的名称比功能法的名称更能体 现掌握交际功能的精髓 。功能法认为语言是人们交 际的工具 。人们用语言表达意念和情态 , 人们由于 职业不同对语言的要求和需要也不同 , 教学内容可 以不同 。 功能法主张外语教学不要象语法翻译法那 样以语法为纲 , 也不要象视听法那样以结构为纲 , 而
视觉形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条件 , 促进学生自 然和牢固掌握外语 。听觉法的缺点是过于重视语言 形式 , 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 过分强调整体结构 , 忽 视语言分析 、讲解和训练 。
五 、认知法
认知法 (CognitiveApproach)是上个世纪 60年 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鲁尔 (J.B.Carroll)首先提 出的 , 是作为听说法对立面而产生的 。 “认知 ”方式 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 。它用来描绘不同的人在观 察 、组织 、分析以及回忆信息 、经验等方面的不同的 习惯性倾向 。 认知法企图用认知 ———符号学习理论 代替听说法的刺激 ———反应学习理论 。 认知法反对 语言是 “结构模式 ”的理论 , 反对在教学中进行反复 的机械操作练习 。 它主张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 性活动 , 语言的习得是掌握规则 , 而不是形成习惯 , 提倡用演绎法讲授语法 。 在学习声音时 , 同时学习 文字 、听说 、读写 , 4 种语言技能从学习外语一开始 就同时进行训练 , 允许使用本族语和翻译的手段 , 它 认为语言错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副产 品 , 主张系统地学习口语和适当地矫正错误 。 它强 调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利用视听教具使外语教学情 景化和交际化 。认知法是以认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 基础 , 使外语教学法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 但 认知法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外语教学法体系还是不 够完善的 , 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充实 。 在提 倡认知法时要切忌重犯语法翻译的老毛病 。
第 25卷 第 1期 2008年 3月
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ournalofJiangh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Vol.25 No.1 Mar.2 00 8
国内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述评
郑声衡
(福建农林大学 外语系 , 福州 350002)
摘 要 :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 、最有影响 , 为大 家所公 认的外 语教学 法主要 有语法翻 译法 、直接 法 、听 说法 、 视听法 、认知法 、功能法 、任务教学法 、合作 学习法 、探究学习 法 、浸入 式教学法 、张思 中外语 教学法 、“四位一 体 ”教 学法等 12种 。 各种教学法 既有自己的长处 , 又月 各自的 短处 。 因 此 , 我 们对外 语教学 法各流 派应博 采众长 , 兼收 并蓄 , 那种认为某一种外语学方法最正确 、最先进 , 可以替代其他方法的观点对外语教 学的健康发展是有害的 。
能力的培训和语法知识的传授 , 但未能恰当地发挥 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过分强调语言知识 的传授 , 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 , 并且 , 语音 、记号 , 词 汇 、语法的教学与课文阅读教学脱节 。
二 、直接法
直接法 (DirectionMethod)是 19世纪下半叶始 于西欧的外语教学改革运动的产物 , 是古典语法翻 译法 的对 立 面 。 德 国 外语 教 学家 菲 埃托 (B.W. Vietor)是最早提出直接教学法构想的先驱人物 。 19 世纪语音学的建立和发展为直接法提供了语音教学 的科学基础 。 直接法主张采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 容, 强调模仿 , 主张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的方法, “通过说话学说话 ”的方法来学习外语 , 教学过程是 一句话一句话听 、模仿 、反复练习 , 直到养成语言习 惯 。 教学中只用外语讲述 , 广泛利用手势动作 、表 情 、实物 、图画等直观手段 , 要求使外语与思想直接 联系 , 绝对不使用本族语 , 即完全不借助于翻译 , 语 法降到完全不重要的地位 , 直接法在教活语言 , 特别 是在培养口语能力方面成效显著 。[ 1] 直接法比起古 典语法翻译法是教学法史上一大进步 , 成为以后的 听说法 、视听法 、功能法等现 代教学法改革 派的开 端 , 但它是完全针对语法翻译法的弊端提出的 , 本身 难免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 , 对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 作用 , 只看到消极的一面 , 而没有看到或充分估计到 它的积极的一面 。 只看到和只强调幼儿学习母语和 已掌握了母语的人学习外国语之间的共同规律 , 而
四 、视听法
视听法 (Audio-visualApproach)首先由古布里 纳 (P.Guberina)于 1954年提出 。视听法主张广泛 利用幻灯 、电影等电化教学设备组织听说操练 , 把听 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结合起来 。 视听法主张听说训练 必须同一定的情景结合 , 在某一情景 基础上进行 。 因此 , 这种 教 学 法 又 叫 作 情 景 法 (SituationalApproach)视听法发扬了直接法和听说法的长处 , 在教 学中广泛使用声 、光 、电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设备 , 使 语言与形象紧密结合 , 在情景中整体感知外语的声 音和结构 。 视听结合的方法比单纯依靠听觉或单纯 领先视觉来理解 、记忆和储存的语言材料要多得多 。
· 97·
江汉大学学报
总第 25卷
以语言的表意功能为纲 , 会对学生今后使用外语的 需要造反教学内容 ;通过接触 、模拟范例练习和自由 表达思想三个步骤来组织教学 。功能法最大的优点 是从学生实际出发 , 确定学习目标 , 使教学过程交际 化 , 培养学生掌握交际能力 。但也存在缺乏语言功 能项目的标准 、范围及其教学顺序的科学依据 , 语言 形态和结构难以和功能项目协调一致的缺点 。
三 、听说法
听说法 (Audio-lingualApproach)产生于第二次 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美国 。 外语教学家弗里斯 (C.C. Fres)根据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批判了语法翻译法 , 倡导了口语法 (OralApproach), 也有的研究教学法 专家称之为听说法 。 弗里斯严格区别 method和 approach的概念 。他认为 method是指教学方式 、方法 和教学 技巧 , 而 approach则 是 指达 到教 学目 的途 径 、路子和理论 , 由此可见听说法或口语法是一种目 的在于掌握口语的教学体系 。 听说法是一种以结构 为主的语言教学法 , [ 2] 根据结构主义语言学 “语言 是言语 , 不是 文字 ”、“语言是 结构模式 的体系 ”理 论 , 提出以口语为中心 , 以句型结构为纲的听法教学 法的主张 , 教材用会语形式表述 、强调模仿 、强记固 定短语并大量重复 , 极其重视语音的正确 , 尤其强调 语调训练 , 广泛利用对比法在对比分析母语与说外 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的难点 , 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 地加以解决 。听说法把语言结构分析的研究成果运 用到外语教学中来 , 使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过程的安 排具有科学的依据 。这对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 加 速外语教学的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贡献和进步 。 但听说法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 , 忽视语言规则的指 导作用 , 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 , 忽视语言的内容 和意义 , 存在流于 “造作 ”的语言倾向 。
收稿日期 :2007 -09 -13 作者简介 :郑声衡 (1961 -), 男 , 福建福州人 , 福建农林大学外语系讲师 , 硕士6·
2008年第 1期
郑 声衡 :国内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述评
对两者之间的差别未曾注意到或没有充分估计到 , 因此采用了基本相同的办法来解决两种有一定区别 的学习语言问题 。在教学中偏重经验 、感性认识 , 而 对人的自觉性估计不足 , 对培养文学的修养不够注 重 , 对许多语言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一 、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 (GrammarTranslationMethod)是中 世纪欧洲人教希腊语拉丁语等语言的教学法 , 到了 18世纪 , 欧洲的学校虽然开设现代外语课 , 但仍然 沿用语法翻译法 。当时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还 是书面语 ,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 语资料 和文献 。 德国 语言学家奥朗多 弗 (Heinrich Ollendorff)等学者总结了过去运用语法翻译法的实 践经验 , 并在当时机械语言学 、心理学的影响下 , 给 语法翻译法以理论上的解释 , 使语法翻译法成为一 种科学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语法翻译法是为培养阅 读能力服务的教学法 。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 , 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 , 主张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 逐词 、逐句直译 , 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目 的 , 又当成教学手段 。[ 1] 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 、翻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