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习题)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概习题)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单项选择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B.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状况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现实状况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6、我国改革的性质应该是A.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变革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7、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D.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8、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A.坚持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B.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C.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的“双百”方针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紧紧围绕着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展开的B.“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展开的C.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展开的D.社会主义改革展开的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D.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过渡时期E.实现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因为A.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必然性B.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C.它是由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E.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C.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阶段D.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E.一个从不发达社会主义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课题是A.实现工业化B.实现经济的社会化C.实现经济的市场化和现代化D.实现经营的集约化5、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中国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6、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策是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E.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7、党的十五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政策是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B.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C.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D.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E.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8、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主要表现是A.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B.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C.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D.巩固和提高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E.农村人口还占到全部人口的70%9、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如下特点A.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B.突出地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标志C.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D.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E.战略步骤分三步走10、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A.是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3)根据材料3、4,说明“十五”计划期间我国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什么样的新阶段?(4)根据材料4、5,说明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是什么?(5)根据材料5、6,并结合(4)的答案,指出为什么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此为主题?2、下面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材料:材料1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邓小平《在武昌、深知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材料2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在我们这样的东方大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伟大的胜利。

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材料3 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2.225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9.6%;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

422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16%;截止2005年底,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累计达到6200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3万多家。

中国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是把国内生产总值提高到4万亿美元左右,人均提高到3000美元左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

——胡锦涛《深化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在美国西雅图午餐会上的讲话》(2006年4月19日)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做了哪些科学阐述?第六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C2、D3、D4、A5、C6、C7、A8、C9、D 10、B二、多项选择1、AC2、BCD3、BCDE4、ABC5、ABCD6、BCDE7、BCDE8、ABCD9、ABCD 10、ABCDE三、辩析题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

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四、论述材料题答案要点:(1)九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概括地来说,是上了一个大台阶,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

一个大台阶就是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第二步骤,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

三个“重大变化”是:①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③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第一,在生产力方面,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科技教育比较落后;第二,在经济体制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第三,人口压力大,就业压力增大。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在战略部署上大体上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实践的结果,第一步早已提前完成。

在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后,经过“九五”前两年的努力,1997年提前三年实现“九五"计划提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

2QQQ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基本上消除了贫困现象。

(3)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4)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注重发展,坚持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长期指导思想,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