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网解决方案
篇一:广域网建设方案
中煤第一建设公司信息管理中心
广域网建设方案
XX年3月
根据公司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和集团公
司《关于完善集团公司广域网的通知》(中煤信息〔XX〕138号)要求,决定实施公司广域网建设方案。
一、承建商
由集团公司广域网承建商中国电信来进行承建。
二、建设内容
需要建设公司机关与所属各单位连接的点对点数字专线,共计10条。
与所属各施工单位建立的点对点数字专线带宽为4M,与所属两厂、职工医院建立的点对点数字专线带宽为2M。
专线接入单位的地理位置分布如下表:
该广域网将承载以下主要业务:
1、办公自动化系统及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运行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提供统一的公文交换平台。
2、综合项目管理系统
运行公司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增强公司对项目的管控能力。
3、数据中心
集中存储公司的各种业务数据,提供业务数据服务支撑。
4、视频会议系统
适时建设视频会议系统,要求视频会议系统具有实时性、连续性,数据传输要有QoS(传输质量)保证,至少要支持CIF画面质量以及连续的声音,每条专线带宽耗用在以上。
5、其他管理业务系统
运行其他管理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业务数据交换及系统资源共享平台,避免重复建设。
三、线路要求:
1、线路通路全年可用率平均达到%
2、线路端对端全年可用率达到%
3、全年在四个小时内恢复线路的百分比为95%
4、全年总恢复时间不超过48小时
5、线路比特率误码率等于或小于10E-7
6、具备SDH传输自愈环网。
四、组网集成要求:
1、所属各单位分节点广域专网接入点都采用光纤接
入。
2、在各条专线节点上,采用光端机接入,提供以太网接口。
3、采用星形网络结构,在中心节点采用155M光端机,提供以太网接口。
4、公司中心节点采用双物理光缆路由接入,并保证在主用链路发生故障时能够切换到备用链路。
5、带宽可以平滑升级;线路带宽升级时,用户不需
增加新的接口设备。
五、环境要求
公司机关建有中心机房,线路及设备进中心机房。
所
属各单位须提供不小于15平米的房间作为计算机机房,安放计算机设备及网络设备。
各单位须按公司分配的IP地址范围重新设置本单位网络设备的IP地址,并报公司信息管理中心。
公司IP地址分配表
六、工期要求
整个建设实施须在天内完成。
七、费用预算
2M带宽:
4M带宽:
篇二:上海某公司Riverbed广域网加速解决方案
上海XX公司
Riverbed广域网数据优化方案
二〇〇八年九月
1. 什么是广域网数据服务-WAN Data Service
众所周知,由于互联网的普及,TCP/IP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采用的网络协议。
越来越多的公司业务已经离不开基于TCP/IP网络而开发的应用。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公司会在总部以外的地区和国家建立更多的远程办事机构。
这样一来,公司的业务系统就必须运行在广域的TCP/IP网络之上。
我们知道,相比局域网络,广域网络的带宽只有1/100或更少,而延迟却增加100倍或更多。
在局域网络上运行的非常好的应用到广域网络上运行时,一定会碰到效率极其低下等问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
在过去的时间里,好多网络厂商已经意识到该问题,提出了好多解决方案。
比如采用压缩技术,流量管理技术,缓存技术等。
所有这些技术只能在某一方面对广域网络进行加速,由于没有涉及TCP/IP的本质,使用效果不佳且带有相当大的局限性。
由于广域网存在的传输性能问题,为了提高在分支机构工作的员工的应用响应速度,许多的大型客户往往在分支机构部署本地的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
这
样虽然暂时解决了远程客户的应用响应速度,但是也造成了远程机构IT基础架构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设备成本和人员维护成本。
广域数据服务(WAN Data Service)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为克服跨广域网应用性能瓶颈带来了一种创新的方法。
它可以加速应用系统在广域网上的响应速度,提供高效的带宽利用率并且在广域网环境中实现数据大集中。
广域数据服务解决方案
“让广域网像局域网一样”实际上有两方面的意思:1) 使广域网的性能具有质的飞跃,尤其针对那些在局域网上可以正常运行,但一到广域网就受到极大影响的应用和协议。
2) 能处理和对付横跨分布式企业网络的范围广泛的应用和协议。
对广域网进行全方位改进的解决方案我们称之为广域数据服务(WDS)。
广域二字不单单指的是广域网,它还意味着WDS所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以及WDS对各种各样瓶颈问题所进行的全方位改进。
WDS不仅仅只是一个面向性能和效率的解决方案,它同时也是一个能帮助我们实现以下这些以前所无法实现的目标的途径:
在不影响远程用户的前提下,将分布式的IT基础设施如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网络附加存储(NAS)和远程办公室备份系统等集中起来,整合到统一的数据中心。
让企业位于世界各地的同事共享大型文件变得简单而高效,使他们感觉就好像在同一建筑里办公一样。
通过长距离广域网链路进行备份与复制操作,而仅仅在一年前,想在备份窗口内完成这些操作都是不可能的任务。
在不升级带宽的前提下在现有的广域网上提供比以前丰富得多的应用服务。
如果需要,企业完全可以除去各分支点众多杂乱的服务器和设备,而以网络服务和WDS取代。
这种改变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的IT开销并使整个IT系统易于管理。
另外,如果分支点没有本地服务器,那么通过增加部署WDS也可以极大地改进其工作效率。
广域(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广域网解决方案)网性能受众多瓶颈限制:
下面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一下瓶颈问题。
与局域网链路相比,广域网链路通常带宽更低而延迟更高。
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限制是如何影响应用性能呢?瓶颈主要有四个,其中一个与带宽相关,而另外三个全都和延迟有关。
带宽这个瓶颈显而易见:没有任何一个应用在发送数据时可以突破带宽容量的限制。
而三个数据延迟方面的瓶颈则相对比较深奥一点,显得不是那么直观,而且一般只会在不存在带宽瓶颈的情况下才会被注意到。
由于延迟瓶颈的存在,即使现有可用的带宽十分充裕,应用也有可能无法充分利用好这些带宽
资源。
第一号延迟瓶颈
第一号延迟瓶颈是由TCP协议的端到端应答机制所造成的。
在TCP协议中,从一端到一端(比如在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所正在传输的数据量受数据报窗口大小的限制。
当该窗口满
了以后,发送方就无法发送更多的数据,直到接收方确认已经接收了窗口中的部分数据。
如果数据报窗口太小的话,势必会限制数据从一方传送到另一方并进行应答的速率,进而影响到整条链路的数据吞吐能力。
从理论上说,这个瓶颈出现的几率很小,因为已经有很好的机制能允许TCP协议使用足够大的数据报窗口,而且现在流行的最新的操作系统也都实现了这些机制。
然而,客户机和服务器上的缺省设置通常更适用于局域网而不是广域网,而且也很少有服务器和客户机上的TCP协议栈被设置成能与广域网数据延迟进行很好的配合。
Max Throughput (Mbps)
Max Throughput (Mbps)
RTT (seconds)
图表 1: 上图表明了一条T1线路(/s)在最大64k字节窗口下进行TCP连接时其有效数据吞吐能力随延迟的变化情况。
在低延迟的情况下,线路能达到其带宽允许的最高数
据吞吐量,但是当数据延迟超过40ms时,第一号延迟瓶颈的影响就要超过带宽瓶颈的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