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五、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趋势: • 农机农艺融合,加快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 • 高新技术在农业机械新产品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 农业机械使用的方便性、舒适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 平将进一步提高 • 为农业环境和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精确农业服务的 新技术与新装备将有新的发展;农产品的工业化、工 厂化生产系统将有重大突破 • 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及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将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更加普及
五、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需技术与装备将有 迅速发展
• 粮食和经济作物等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自动化水 平将进一步提高
• 农业机械化技术向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的战略性调整发展
• 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农业机械产品技术含量 • 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标准
8.22 2008
8.75 2009
装备水平:2009年农机总动力达到8.75亿千瓦,比1949年增加了1 万倍。高性能、大功率的田间作业动力机械和配套机具快速增长, 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国内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作业水平/%
全国农机化作业水平
50
49.1
48Leabharlann 45.94644
42.5
42
40
39.3
二、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创建起步阶段: 1958年毛泽东同志提出 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 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 。党中央制定了明确的 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和 相应的指导方针、政策 。国家支持群众性农具 改革运动,迅速建立了 较为完善的农机管理、 科研、教育、制造、流 通、鉴定、推广、监理 、维修和服务体系。
1993-2003年
2004年-
三、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政策环境
1、从2004到2010年的7个中央1号文件 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加快 推进农业机械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措 施
2、以《农业机械 化促进法》和《 农业机械安全监 督管理条例》为 核心的法律法规 保障体系建立
农业机械 化发展
4、国家投入农业 机械购置补贴的 资金逐年加大
3、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业机械 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意见》的制定实施是我国农业机 械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产 生强大的政策推动和工作促进作用
三、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政策环境
金额/亿元
全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3
0
2005
6 2006
40 20
38 35.9
36
34
32
3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年份
作业水平:2009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9.1%,年均提高3 个百分点。小麦生产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玉米生 产机械化快速推进,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设 施农业等领域的机械化全面发展。
一、国内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 制造水平:我国农机工业从无到有,规模以上农机 生产企业达到2000多家,科研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 不断增强,已发展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
• 服务水平: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 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农机 服务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机销售、作业、维修三大 市场蓬勃发展,2009年农机户达到3900多万户,农 机化服务组织17.5万个,其中经过工商登记注册的农 机专业合作社近1.5万个,较上年翻了近一番。
2007
2008
年份
130 2009
155 2010
中央财政购机补贴资金从2005年的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55亿元
四、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形势分析
1 发展粮食生产,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十二五”期间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的目标不变, 当前扩大粳稻生产能力,提高粳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是摆在 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今后五年,粮食生产对农业机械化 的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趋势,粮食作物耕、种、收类机械, 特别是田间管理机械需求不减,水稻、玉米和马铃薯生产 机械化发展空间巨大。 2 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汇报内容
1
国内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2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历史回顾
3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政策环境
4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形势分析
5
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6
工作职责要求及收入情况
一、国内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全国农机总动力
总动力/亿千瓦
9
8.5
8
7.5
7
6.85
6.5
6 2005
7.26 2006
7.69
2007 年份
二、体制转换阶段: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后,集体农机站 逐步解散,国家对农业 机械化和农机工业的直 接投入逐渐减少,农民 逐步成为投资和经营农 业机械的主体。农机工 业开始大规模结构调整 ,适合农村小规模经营 的小型农机具、农用运 输车等应运而生。
1949-1980年
1981-1995年
二、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历史回顾
三、市场引导阶段 : 市场引导阶段。随着农 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农村劳力呈现结构性 、季节性、区域性短缺 的趋势。小麦跨区机收 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快速 发展,高效率的大中型 农机具开始恢复性增长 。联合收割机异军突起 ,一度成为农机工业发 展的支柱产业。
四、依法促进阶段: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公布实施,购机补贴资 金政策开始启动,规模 逐年扩大,显著拉动农 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工 业增长。我国农业机械 化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 快的时期。
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用 机Gu械ide化line来s 2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异常、各种农业自 然灾害和“三夏”、“三秋”抢收抢种,离不开农业机械 。机械化程度已成为影响农民种植意愿的因素之一。
四、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形势分析
3 农业经营机制的创新,为农业机械化搭建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平台
耕地向种粮大户、农机大户转移趋势明显,农业生产呈现 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对大中型 农机作业需求旺盛
4 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强烈
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对农业机械 化发展的市场导向作用越来越强烈,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 愿望强烈。为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