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环境
化工之友 2007.NO.15
高校是人口聚集十分密集的地点,其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学生宿舍,这种生活污水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大且污水水质较好,有利于回收。
在高校中实行中水回用,具有优质中水水源收集量大且排放点集中,易于收集的优势。
可是实际上,高校生活污水回收使用率相当的低。
2007年1月17日,西安市长安区就以高校生活污水治理,作为2007年污水治理及环境保护的第一仗。
据长安区环保分局介绍,长安区12所高校里,只有6所高校有污水处理设施,仅能处理排放总量的20%。
但是,据笔者调查,这不仅仅是西安市长安区一个区的情况,全国高校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的高校少之又少。
1 我国高校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问题
从高校扩招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高校大建设的高峰期,学校的生活用水量猛增,这些用水均在一次使用后排放掉,污水排放量极大,冲厕、绿化、浇洒路面、洗车等全部使用自来水,造成了极大的水资源浪费。
笔者认为,高校没有善加利用本身的生活污水处理后再利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1 缺乏对污水再生利用的系统规划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规划指标体系。
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已经进行了城市的供水及排水规划,但在高校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尤其是高校污水再生利用规划,这势必会造成重复建设和决策失误。
因此,高校污水再生利用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城市水资源合理分配与开发利用计划,在综合平衡、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规划,确定其应有的位置和作用。
在再生水水质、使用用途、处理程度、处理流程、输水方式的选择上,要综合平衡、远近结合,既要满足功能要求和用水水质需求,又要因地制宜、经济合理。
过高的目标与要求,将可能适得其反。
1.2 高校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高校生活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是高校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的高校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于整个城市的污水管网建设,二级生物处理率不到15%。
因此,强化高校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工程设施的建设是推动高校污水再生利用的关键。
1.3 高校生活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相对落后
高校污水再生利用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从始至终都要有新技术、高技术的保证和支持。
虽然高校是一个人才聚集地,但由于大家对高校的生活污水处理并不重视,所以高校投入了很大的力量研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但却没有多少高校将眼光放在了自己的身上,对学校的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进行过研究和分析。
2 高校生活污水处理的对策分析
当然,我国高校生活污水处理也有先行者。
比如同济大学校区内小桥流水、植物茂盛,一派春意。
那些景观水系全部来自学生浴室的淋浴水。
为了使学校的生活污水再利用,2006年同济的师生们想出了“中水回用”措施,建起生活污水处理站,通过膜生物技术等,使之达到排放标准后用于池塘补水和绿化浇灌。
一年节约用水12万立方米以上。
今后,学校还将增加更多的节水项目。
从政策层面上分析:要由高校所在地的政府牵头,要求高校立即启动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中水回用工程,并且做到专人负责污水处理工程和中水回用工程建设。
对于不能及时完成治理任务的高校,依法采取严厉的措施,加倍征收排污费,停止一切环保治理资金的申请,并上报教育部门,对高校领导依法实施处罚。
从意识层面上分析:必须加强用水管理,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全员节水意识教育,使每位学生和教职员工都懂得节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高校生活计划用水体系。
学校应制定出比较全面的节水规章,制定用水定额标准,建立节水标准化管理,并将其纳入相应的规章制度中,制定学校生活计划用水定额及指标体系。
从装置选择层面上分析:在对高校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主要应考虑的污水处理装置的选择。
目前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化粪池和小型污水处理装置两种。
化粪池结构简单、造价低,但处理效果达不到要求,而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按二级生物处理要求设计,处理效果较好,但造价比化粪池要高得多。
据笔者调查,在全国各大高校里,绝大部分高校还是对学生宿舍的生活污水处理选择了化粪池装置,即使是在一些高校的新建校区。
当然,当城市有污水处理厂时,又需要设置局部污水处理装置时,为了降低建设费用、简化管理,可以设置化粪池,但应当采用分流制化粪池,并且应尽可能将化粪池合并设置以减少化粪池的个数。
但是因为高校学生宿舍的生活污水不含厨房排水,只有沐浴和盥洗排水,属于优质杂排水,完全可以由高校内部自得处理再利用。
同时,学生每人每日平均用水量为130—220 L,冲厕用水仅为30—50 L,而洗浴用水为100—170L,可见回用的废水资源非常充沛。
学生宿舍如能设立废水回用系统,用作冲厕、绿化、环卫等,可以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从技术层面上分析:目前已经有高校研究机构意识到了高校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对此进行了研究,比如利用CASS法工艺、利用粉煤灰等多种技术来处理高校的生活污水。
水是生命之本,同时又是有限的物资,城市缺水已经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校是用水的大户,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活用水量也不断增大,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大。
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学校生活污水的回收使用率,以实现充分、高效的合理用水。
参考文献
[1] 收集雨水再用废水.高校节水成为示范 http://www.04380.cn/200705/o886721.htm.
[2] 梅凯.CASS法在某高校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1).
高校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对策
梁平
(鲁东大学 山东烟台 264025)
摘 要:一直以来,在谈到生活污水处理的时候,我们大多是指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很少提及高校生活污水的处理。
本文就是基于此,以高校的生活污水处理为研究对象,进行一些分析,希望能引起我国各高校领导的重视,对高校的生活污水再利用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校 生活污水 处理 现状
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862(2007)08(a)-0026-01
FRIEND OF CHEMICAL INDUSTRY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