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心理的生理基础》PPT课件
《心理的生理基础》PPT课件
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 和轴突三部分组成。人脑神经元的数量大概在 100亿个以上。
在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 它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在神经元周围形 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快速传递;给神经元输送 营养。总数在1000亿以上,是神经元数量的10 倍。
二、神经冲动的传递
从低等脊椎动物(如鱼) 到高等脊椎动物(如人 类),脑的进化遵循着 以下方向:
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 (人脑的平均重量为13001400克)。
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 神经元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 基本单位。它的作用是接收和传递信息。
而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已经有了专门接受某种 刺激的特殊细胞,这些细胞逐渐集中,形成 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 协调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系统,如水螅的网状 神经系统。
二、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在无脊椎动物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神经系 统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如蚯蚓的链状神 经系统,昆虫的节状神经系统。
四、神经回路
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 突触建立的联系,构 成了极端的信息传递 与加工的神经回路。
最简单的一种神经回 路是反射弧。反射弧 是由感受器、传入神 经、神经系统的中枢 部位、传出神经和效 应器五个基本的部分 组成。
第三节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 的机能系统。由于结构和机能不同,可以 将神经系统分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 系统两部分。
两栖动物的前脑已经发展成为两半球。
爬行动物开始出现了大脑皮层。
四、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 半球开始出现了沟回,从而扩大了皮层的 表面积。脑的各部分的机能也日趋分化。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是 动物全部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器官,是动 物各种复杂行为的最高指挥中心。
第四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一、定位说
起源于加尔等人提出的颅相说(将颅骨的外部特征与行为的 某些方面联系起来)。
正式研究开始于对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额叶—表达性失 语症;颞叶—接受性失语症),研究发现,语言功能是特定 脑区的功能。
二、整体说
19世纪中叶,Pierre Flourens 用局部毁损法,切除动物 (鸡、鸽子)脑的一部分,观察动物的行为表现。
三、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脊椎动物的神经 系统的区别:
1、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位于动物体内 的腹侧,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位于动物体 内的背侧。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组织是实心的,脊 椎动物的神经组织是空心的。
管状神经系统的 出现为脑的形成准备 了条件。在神经管的 前端膨大部分首先形 成脑泡,随后逐渐发 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五 个脑泡围神经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与脑。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
脊髓
躯体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
小脑
脑干
延脑
脑桥
中脑
间脑
大脑皮层
一、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二、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1、初级感觉区 视觉区 听觉区 机体感觉区 2、初级运动区 3、言语区 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 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区—听觉性失语症) 言语视觉中枢(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 4、联合区 感觉联合区 运动联合区 前额联合区
神经元是通过接收和传递神经冲动来进行 交往的。
冲动性是神经和其他兴奋组织(如肌肉、 腺体)的重要特性。当任何一种刺激(机 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 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 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
三、神经元的联系
神经元之间的 联系方式是相 互接触,而无 细胞质的沟通。 其接触部位称 为突触。
三、机能系统学说
鲁利亚及其同事的研究: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 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 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 影响。因此,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 和系统的机能定位。
鲁利亚把脑分成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 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 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 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 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 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 节。
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 (Spery,R.W)做了“割裂脑”的实验。即切断联结两半球的 胼胝体,实验前两个病人是右利手,手术前他们的两只手都会 写、画画。手术后,右手只受左半球控制;左手只受右半球控 制;右手能写字,左手能画画;右手不再会画画,左手不再会 写字。
实验证明: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是语言功能占优 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占优势。
小测试:
举起你的双手,手指伸直,然后十指交叉。 请看一看:是你的左手姆指在上?还是右 手姆指在上?
如果是前者,那你是属于“艺术型”的人, 如果是后者,那你是“思想型”的人。
请想一想,这个小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二、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 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 称性叫“单侧化”。
20世纪初,Lashley采取脑毁损法用白鼠进行了一系列走 迷宫的实验。结果发现,在大脑损伤之后,动物习惯形成 出现很大障碍,这种障碍与脑损伤的部位无关,而与操作 面积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均势原理(大脑皮层各部分均等地对学习发挥作用。)
总体活动原理(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学习效率与大脑
受损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受损部位无关。)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进化 第二节 神经元 第三节 神经系统 第四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进化
人脑是自然界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 从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到脊 椎动物复杂的神经系统,再到高度 复杂的人脑,经过了上亿年的发展。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
原始的单细胞 动物没有专门 的神经系统、 感受器官和效 应器官,而是 由一个细胞执 行着各种机能, 如变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