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1
一、工程概况 (4)
二、编制目的 (5)
三、编制依据 (5)
四、适用范围 (6)
五、应急工作原则 (6)
5.1应急处理基本原则 (6)
5.2 监测监控 (7)
5.3 预警行动 (7)
5.3.1 预警级别确定原则 (7)
5.3.2 事故等级 (7)
5.3.3险情的划分 (8)
5.4 应急救援程序 (9)
5.5应急救援发布条件 (9)
六、危险源辨识 (6)
七、危险源预控措施 (7)
八、组织机构及职责 (8)
8.1 应急体系 (13)
8.2 领导结构及职责 (13)
8.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3)
8.2.2 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16)
九、信息报告 (19)
9.1 信息报告程序 (19)
9.2 信息报告与通知 (20)
9.3 信息传递 (22)
十、应急处理 (23)
10.1 响应分级 (23)
10.2 响应程序 (23)
10.2.1 一级响应程序 (23)
10.2.2 二级响应程序 (24)
10.3 处理措施 (24)
十一、应急物资与社会资源保障 (27)
十二、培训与演练 (19)
12.1 培训 (19)
12.2 演练 (29)
十三、平面概况图 (29)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K106+500—K111+900段,全长5.4km。
设计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采用33.5m,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主要友4km路基、800余米隧道和12座涵洞/中桥组成。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构筑浙江省公路网主骨架,带动沿线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缓解甬台温高速公路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整体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台州市沿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体要求及台州市、三门县两级政府统一部署,计划于12月30日~12月31日用24个月时间实施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第1标段第(K106+500—K111+900段,不含路面标)的施工。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二、编制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坍塌事故发生时应急响应的途径,以保证当坍塌事故发生后,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所带来的伤害,特编制本方案。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经过);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 ]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