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5-6;论述3第一讲绪论思考题: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一节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写作目的1.对自然科学以及自然界进行辩证唯物解读。
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性:将正统马克思主义同马克思哲学相对立,认为自然研究与社会历史研究格格不入。
但只研究社会历史是否足够?黑格尔的辩证法对此表示否定。
(*以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为出发点,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进行论证或补充)*正统马克思主义:(1)恩格斯,以及以他为代表的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2)列宁,以及以他为代表的第三国际马克思主义。
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正统马克思主义曲解了马克思的观点。
)原因:(1 )马克思与恩格斯没有分歧;(2 )二人所关注的领域不同,恩格斯-自然科学(自然辩证法);马克思-社会科学(历史和经济类)(唯物主义、辩证法,独创-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但最后的重点相同-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法:以一种变化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
*马克思是否可以但从经济和历史领域来完整分析辩证法?马克思的辩证法来源于黑格尔辩证法。
黑格尔-《哲学全书》(绝对精神),三个阶段:自我阶段(正):存在论(正,表象)-本质论(反,本质)-概念论(和,绝对理念)非我阶段(反):力学-物理学-有机物理学(自然界-植物-动物)回到自我阶段(合):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艺术[感性卜宗教[表象]-哲学[概念])总结:精神决定-命定论-“理性的狡计” VS马克思:物质是一切的本源因而,对于自然界的辩证法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恩格尔是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补充。
2.以往的自然科学存在有问题: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二、写作过程第一阶段:1873-1876*1873年萌生写作想法,搜集资料、写作笔记;1876年杜林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方面批评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反驳,成书《反杜林论》。
第二阶段:1878-1883*1881.10-1881.12,燕妮病重;1883年马克思去世;恩格斯续写《资本论》,完书后1895年去世。
把已经写好的总计划草案、反杜林论旧序、论文、札记、片断等分成四束,第一束共127篇,都是较短的札记和片断,标题是《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第二束共6篇,篇幅较大,总标题是《自然研究和辩证法》;第三束是已经完成的6篇论文,总标题是《自然辩证法》;第四束是42篇札记和片断,总标题是《数学和自然科学,不同的东西》。
三、结构与内容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思考(黑格尔);劳动(马克思)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矛盾规律,基础)、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二节作为学科的《自然辩证法》一、形成历程苏联:已经形成基础研究雄厚、门类齐全的科学体系。
日本:对自然科学家确立辩证的自然观与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1932年出版,在延安时期开始被学习、研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进入辉煌鼎盛时期;1956年,被确立为一个独立的学科;1978年,国家教委又规定自然辩证法为理、工、农、医科硕士研究生必修课、本科选修课;1979年,国家教委编写出第一本自成体系的自然辩证法教材。
总论:(1)自然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述自然界辩证实质的根本观点;(2)科学观:阐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与趋势;(3)方法论:泛指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的总和。
分论:指数、理、化、天、地、生六大基础学科的辩证法。
二、公认观点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观、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自然观、科技观、科技研究方法论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实践哲学三、其他观点1•广义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2•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学科群:研究各门具体科学中出现的一系列哲学问题。
3•狭义的自然辩证法:(钱学森)一一自然观四大起源:天体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生物的起源与演化、人类的起源与演化。
第二讲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思考题:1.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统一。
(简述)2.试比较L-D原子论与伊氏原子论的异同。
(论述)④两种原子论02相同异同O相同异同在哪里3.简述中国古代“八卦” “五行”学说中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思想。
4.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
第一节探讨世界本原的元素论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源阿那克西曼德:无定型是世界的本原(被称为科学抽象之父)阿那克西美尼:气是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火是世界的本原(自带动力源)(“一切皆变、一切皆流、无物常在”)太极八卦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二者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
第二节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1.留基波-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1)原子和虚空。
原子构成事物的本原,在虚空中不停运动。
虚空梅无,虚空也是一种实存,是原子的存在场所。
(2)原子的特性:a.看不见摸不着的实物粒子; b.既不可产生也不可消灭;c.原子只有大小形状位置次序等数量特征的差异,本质相同。
(3)原子的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和灭亡,原子的直线运动发生碰撞,聚合则事物形成;离散则事物消失。
强调运动的必然性。
2•伊壁鸠鲁的原子论(1)始原原子与结构原子。
原子有结构,但不可分割。
(2)原子特性:a.看不见摸不到的实物粒子; b.既不可产生也不可消灭; c.原子有重量,正是由于重量的不同导致原子性质的不同。
(L-D的发展)(3)原子运动导致事物的产生与消亡,但其依据不同。
伊氏运用吸引与排斥的矛盾,重力原因和其他力学原理揭示了事物碰撞聚合产生离散消亡,把偶然的偏斜纳入必然范畴之中。
第三节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1•日心说(阿利斯塔克)认为地球每天在自己的轴上自转,每年沿圆周轨道绕日一周,太阳和恒星都是不动的,而行星则以太阳为中心沿圆周运动。
2•地心说(欧多克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 托勒密的地心说:古希腊几何宇宙的巅峰之作(1)从几何的角度解释天体的运动,认为天体都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2)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分为天地两层,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所以日月围绕地球运行,物体总是落向地面。
(3)各行星都绕着一个较小的圆周上运动,而每个圆的圆心则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周上运动,同时假设地球并不恰好在均轮的中心,而偏开一定的距离,均轮是一些偏心圆。
3.盖天说(1)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2)天并不是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大伞一样高高悬在大地之上。
(3)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相盖,二者都是圆拱形,中间相距八万里,日月星辰随天盖旋转。
4.浑天说“浑天如鸡子。
天地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5.宣夜说认为天是无限而且空虚的,所有的星辰就悬浮在空虚中。
第四节古代自然观的特性1.本质特性:是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用自然界自身存在的事物去解释其他事物和现象的产生与演化,与唯心宗教神学有本质区别。
在反映自然界状况时,将事物和现象看成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从自然界本来面目出发进行客观反映,本原与状况实现了统一。
例如“八卦”“五行”学说。
前者用八种事物后者用五种事物揭示了万物与现象的根源。
前者用阴阳交感,后者用相生相克揭示了事物形成、演化与消亡,具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实现了两者的统一。
2.直观性:将世界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不懂得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将物质形态等同于物质一般的概念。
3.猜测性:用假设的幻想的联系代替现实关系,甚至用主观臆想填补事实空白。
4.思辨性(哲学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根据已有的事实和理论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但难以付诸现实实践的检验,甚至规避实践检验。
第三讲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思考题:1.简述近代自然科学是如何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的(以天文学或医学为例)2.浅析牛顿的“绝对时空观”3.简析形而上学自然观4.结合19世纪自然科学六大发现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必然性。
(或:试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第一节近代自然科学争取独立的伟大斗争一、时代背景: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在意大利兴起(因为意大利优越的地理位置)2•航海探险和地理大发现3•文艺复兴运动(人本主义)与宗教改革(宗教内部的改革)二、天文学领域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1•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天球运行论》)2•日心说的内容:(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球围绕太阳运行;(2)地球在运动,并带着月亮及其轨道围绕太阳公转,365天6小时24分转一周。
地球也自转,24小时转一周;(3)月亮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公转,平均周期27.3天;(4)离太阳近的天球运行周期短,离太阳远的天球运行周期长。
3•日心说的意义标志近代科学的诞生、宗教神学挑战、为其他学科树立榜样、推动新兴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度(1)恩格斯高度评价了天球运行论,“哥白尼那本不朽的著作是向宗教神学发出的挑战书,是自然科学宣告独立的宣言书,日心说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天文学的范围,公开勇敢的向宗教神学挑战,动摇了宗教统治的根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起到了推动作用。
”(2)“将颠倒了近2000年的地日关系重新正立过来,把天文学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为其他科学冲破宗教神学的桎梏,摆脱自然哲学的束缚,纷纷独立,建立体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4•日心说的传播与发展:布鲁诺《论无限、宇宙和诸世界》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三、医学领域向宗教神学发起挑战(维萨里为主)1•维萨里的解破学《人体结构》2•维萨里解破学的发展:“我在这里并不是无端挑剔盖仑的缺点。
相反地,我肯定了盖仑是一位伟大的解破学家,他解剖过很多动物。
限于条件,就是没有解剖过人体,以致造成很多错误,在一门简单的解破学课程中,我能指出他二百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