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制定行动计划
篇一: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和步骤
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和步骤
一、制定个人职业计划的原则
1、实事求是
准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制定个人职业计划的前提。
对自己要有四方面清醒的认识:
(1)价值取向、自我确定的整个人生之路和生活方式;
(2)本人知识、技能水平及工作适应性;
(3)个人特质,主要是素质、性格、爱好、兴趣和专长等;
(4)自己事业中最渴望的是什么?最有价值的追求是什么?准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估显然是制定个人职业计划的基础。
2、切实可行
一方面,个人的职业目标或职业需求,一定要同自己的能力、个人特质及工作适应性相符合,这样,职业计划实现方有可能。
另一方面,个人职业目标和获取职业成功之路,要考虑到周围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允许。
3、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
雇员是要借助于在企业中工作而实现自身职业需求的,
其职业计划在为组织目标而奋斗过程中得以实现。
离开组织目标,便没有个人的职业进步,甚至难以在组织中立足。
所以,以个人职业计划制定伊始,就必须与组织目标相协调,保持一致。
为此,雇员在制定计划之时,应积极主动与组织沟通,获得组织的指导与帮助。
4、修正个人职业规划
雇员的职业生涯经历进入组织、职业早期、职业中期和职业后期等不同阶段。
雇员应当根据不同阶段的职业任务和个人职业特征,制定不同时期或阶段的个人职业目标、需求及其实现途径。
计划一经制定,并非一劳永逸,尚需依据客观实际情况及其变化,不断予以调整、修改和完善,使之可行,且行之有效。
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1、环境评估
环境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评估指标包括:社会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职业环境和组织环境。
在分析环境影响时,应注意环境的特点、发展变化趋势、环境对个人提出的新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因素等。
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
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
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2、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
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
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
(1)自我分析
第一、我是谁?
思考你所扮演的各种角色与你的特征,能力如何,个性是什么样的。
尽量多的写出各种答案,你将会清楚你承担的责任、角色和性格。
想想哪些是暂时的,哪些是永久的,哪些是应该保留的,哪些必须抛弃或改正的。
可以找一些社会学方面的书籍来看,社会学专业的术语——“角色扮演”的论述对自我分析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也可以到专业机构接受心理测试,帮助自己进行分析。
第二、我在哪里?
首先用几分钟思考你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画一个图,画出过去也画出未来,仔细考虑,它将成为什么样?然后在上面标上“*”表示你所在的位置。
第三、我将是什么样子?
在职业生涯中,我将完成什么事?有哪些成就?仔细思考,然后写在纸上。
回到眼前,思考你的职业梦想。
想一想你想在工作中得到的特定东西是什么。
(2)自我诊断
诊断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诊断问题发生的领域,是家庭问题、自我问题、还是工作问题;或是其中两者或三者的共
同作用?
第二、诊断问题的难度。
是否学习新技能?是否需要全神贯注?是否需要个人改变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诊断自己与组织的相互配合情况。
自己是否做出贡献,是否学会在组织内部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中发挥专长,和其他组织人员的团结协作怎样,组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自己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冲突等。
3、选择职业
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
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的人当中,有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
者。
由此可见,职业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
选择正确的职业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
(1)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2)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3)特长与职业的匹配。
(4)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
4、选择职业发展模式
在职业确定后,向哪一模式发展,此时要作出选择。
即,是向行政管理模式发展,还是向专业技术模式发展;是先走技术模式,再转向行政管理模式??由于发展模式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
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须作出抉择,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你的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
通常职业生涯路简单的模式如下:
(1)技术型
典型特征:性格内向,喜欢独立思考,做事谨慎细致。
职业选择时,主要注意力是工作的实际技术。
即使提升,也不愿到全面管理的位置,而只愿在技术职能区提升。
成功标准:在本技术区达到最高管理位置,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
主要职业领域:如财务分析、计划、工程设计等。
典型职业通路:如财务分析的一般路径,财务分析员——主管会计——财务部经理——公司财务副总裁。
在承担主管会计两年后,如果本企业发展不佳,到大中型企业发展。
培训和准备:两年内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在业余时间进修管理学知识。
需要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
(2)管理型
典型特征:考虑问题比较理智,善于从宏观角度考虑问题。
能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分析解决问题,善于影响、监督、率领、操纵、控制组织成员,善于使用权力。
成功标准:管理越来越多的下级,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独立性越来越大。
主要职业领域:企业组织或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典型职业通路:工人——生产组组长——生产线经理——部门经理。
培训和准备:认真学习技术,成为技术能手,取得技师、高级技师或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进修学习管理学知识。
5、确立目标
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确定,它们分别与人生规划、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相对应。
一般,
篇二:职业生涯规划书-他山之石(5)之行动计划
他山之石(5)——行动计划
学生作品示例:
五、计划制定及实施
(一)我的目标
(二)我的总体计划
(三)我的短期计划
(二)我的细化行动
细化行动1:在考研的冲刺阶段做好准备(XX年9月-XX年1月)
每周保证五个清晨早起(六点半);
对每天的学习和工作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
细化行动2:提高求职能力、就业资本和知识储备(XX年2月-3月)
每周保证五个清晨早起(六点半)练习口语。
每天的学习和工作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
利用闲余时间练习书法,电脑技术和各类策划书的书写能力。
细化行动3:等待考研结果,为就业做好准备(XX 年4月-7月)
巩固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
仍保持不断学习的习惯和结交朋友扩大人脉的计划。
细化行动4:就读研究生或是到某学校任教(XX年-XX 年)
情况1:如果顺利地考上了研究生,在就读研究生的三年中(XX-XX年)继续在英语翻译
方面深造,并依旧按着以往的良好习惯学习和生活。
继续兼职一些代课工作。
情况2:如果没考取研究生,争取进入中学,并继续准备研究生考试(XX07-XX04)
教师评点:
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行动的重要不言而喻。
古语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
坚实的行动一步步将梦想变成现实。
在生涯计划书中,虽然我们不可能展示出所有真实行动,但是,行动计划则完全可以将现实和理想联系起来。
在上述生涯计划书中,作者首先呈现了自己的长中短期生涯目标,这是理想;然后作者又根据自己的各阶段目标展示了自己在大学阶段、考研阶段的计划,这是现实。
从计划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理想目标很真实、很细致、很有层次、也很可行;而作者的计划则很详实、很全面、很有针对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细化环节部分所列的各种计划,比如教师资格证考试、口译巩固班学习、新东方培训班学习(主要学习教学技巧)等都是为了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理想生涯目
标,而绝不是为计划而计划。
这样的计划不仅让人看到作者成熟的思考,也让人对作者若干年后实现理想毫不犹疑。
篇三:表六、制定关键行动计划工具表
制定关键行动计划工具表1(能力提升计划)
制定关键行动计划工具表2(职务、经济目标及工作成果计划)
制定关键行动计划工具表3
(生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