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员工的措施(一)所谓激励,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根据激励理论,运用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手段,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根据当代激励理论的原理,我们在管理中应采取以下激励措施:(1)量才任用。
每个员工都是一个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个体,他们的需要、态度个性是各不相同的,他们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是各不同的,所以应根据每一员工的能力大小给其分配相应的工作与职务。
高能力、高成就需要的员工可以从事权力自由度较大、相对独立的工作,工作的自主性和变化性以及责任感对他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激励作用。
相反,如果将其置于灵活性、责任感较小的工作岗位,将会影响其工作的主动性。
如果工作能力较弱的员工被安排在不能胜任的职位上工作,他找不到工作的乐趣,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有较大绩效的压力情况下往往会表现失常,或者是心情郁闷,从而影响工作绩效。
例如:公司一名员工原被分配在销售部门做销售工作,但因其不善效、言语表达能力差,虽然工作上非常努力,但销售业绩很不理想,而后本人主动提出到库房从事保管员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做得非常出色,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赞誉,实现了自身的自我价值。
(2)目标激励。
就是给员工确定一个具体的且有一定难度的目标,从而诱发员工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目的。
目标作为一种诱因,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一个人只有不断启发对高目标的追求,也才能启发其内在动力。
每个人实际上除了金鱼目标外,还有如权力目标或成就目标等。
管理者就是要将每个员工内心深处的潜在的目标挖掘出来,并协助他们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在随后工作中引导和帮助他们努力实现目标。
当每个员工的目标强烈和迫切地需要实现时,他们就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热切的关注,对工作产生强大的责任感,平时不用别人监督就能自觉地把工作搞好。
这种目标激励会产生强大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管理实践中所采用的向每一名销售人员分配销售指标的办法,企业内部为控制成本而给各部门下达费用指标的办法即是采取的目标激励的办法。
(3)奖励与绩效挂钩。
管理者要重视奖励,只有奖励才对员工的积极、主动因素起到强化作用,奖励要授予那些达到了特定目标的员工。
管理者必须使奖励与绩效相统一,即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让员工感到公平,并使奖励公开、透明,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另外,绩效考核标准必须有明确规定。
否则,员工会产生不公平感。
中国的民营企业管理者喜欢采取“红包”奖励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能够强化员工对其个人或企业的忠诚度,但往往因为绩效考核标准的模糊和奖励的不透明而造成员工的猜疑,使员工容易产生不公平感。
从而产生“红包”负效应现象。
(4)变动薪资。
加薪或重新设计薪资结构的措施也可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企业可根据市场形势以及企业实际给员工加薪,这样可给员工一个意外的惊喜,发挥薪资的激励作用。
另外,可以改变原有的薪酬等级,加大每一薪资等级的区间,上下等级之间可以有一定的重叠。
比如:员工是四级工资,范围在800-1200之间,中值为1000元;经理是五级工资,范围在1000-1400之间,中值为1200。
这样下级员工通过努力工作可以拿到1200,上司不努力工作可能只拿到1000,所得薪资还不如下属员工拿得多,这样的薪资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
(5)个别奖励。
由于每位员工的需要不同,因此针对每一个员工的强化措施也应不同,管理者应当根据员工的需要差异对他们进行个别化的奖励,有些员工加倍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高的报酬;有些员工是为了获得高职务,满足权利欲望的需要;有些员工是为了争取获得培训的机会,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获取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有些员工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获得被尊重的需要等等。
所以,应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采取诸如加薪、提升、培训等奖励办法。
(6)荣誉激励。
荣誉是众人或组织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
从人的动机看,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光荣、争取荣誉的需要。
对于一些工作表现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员工,给予必要的荣誉奖励,是很好的精神激励方法。
荣誉激励成本低廉,但效果很好。
对员工的荣誉奖励,可采取大会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列光荣榜、宣传报道,组织观光旅游、外出疗养、培训进修、评选星级标兵等方式。
例如,国有企业传统的年度先进工作者、先进班组的评比和表彰就是很好的个人和集体荣誉激励措施。
当然我们在荣誉激励上,要严格评价标准,避免评奖过滥过多、名额均摊的现象。
否则,将使荣誉的“含金量”大大降低,就会减弱荣誉激励的效果。
除上述六条激励措施外,在管理实践中,还有很多激励办法的实际应用,如:授权、员工参与、尊重、关心等激励措施,虽然激励措施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对激励理论的具体应用,都是针对员工的不同需要采取的激励措施。
激励员工措施(二)1.善用精神鼓励,让其“出风头”员工职业倦怠,甘愿无为,企业完全可以采用精神激励的方法,给予必要的关心及荣誉奖励,感动员工的心,让其主动表现自己。
例如,管理者可向干得好的员工表示祝贺,最简单的方式是说声“干得不错”;写一张手写的条子或一封电子邮件称赞员工的行为;对于渴望社会赞同的员工,管理者可在公开场合对他们的成绩表示认可,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其现身并最终成为公司优秀团队的一分子;定期开展优秀员工评比活动也很有必要,也可设计一定的级别和头衔并创造出足够的层次,一次次激励员工等等。
美国Fine Host公司,其激励措施之一是把平时表现平庸、但最近工作很出色的员工名字张贴在公司大楼内,为受到奖励的员工颁奖,大张旗鼓宣传,让其出尽风头。
2.激发管理欲望,使其“冒尖”研究表明,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因此,让员工恰当地参与管理,适当进行授权,既能激励员工,形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自愿处处表现、冒尖,又能为企业的成功获得有价值的贡献。
韩国精密机械株式会社实行一种独特的“一日厂长制”管理,即让员工轮流当厂长,管理厂务。
“一日厂长”和真正的厂长一样,拥有处理厂务的权力,若“一日厂长”对工厂管理、生产等方面有意见时,记录在工作日记上,让相关部门员工收阅,部门主管依照批评意见纠正自己的工作。
这一制度实行后,工厂的向心力大为加强,员工纷纷踊跃争当“厂长”,努力展现自己的才干。
实施当年即为工厂节约成本300多万美元。
可见,只要放手让员工干,激发其管理欲望,哪个员工甘愿躲在公司不起眼的角落?3.加强绩效考核,寻找更适合的位置一个企业通常机构庞杂、人浮于事,因此,可通过建立绩效评估考核机制来实现对各类员工的有效管理和配置。
主要是对不同部门、项目成员合理制定定员定额标准和竞岗办法,进行岗位动态考核,对各类员工的业绩、素质、技能等进行评价,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全方位进行,但重点是考核工作实绩。
然后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可对员工的职、岗、薪进行调整,并对不能胜任本职、未能竞聘的人员进行转岗或培训。
千篇一律式的管理可能忽略“隐形员工”的存在及其合理价值,因此,根据个人特点采取机动灵活的方式激发其工作潜能的做法,为“隐形员工”寻找更适合的位置,以各尽所能,十分必要。
例如,可分析判断哪些员工属于进攻型、哪些属于稳健型、哪些属于保守的,然后,把进攻型的派到有挑战性、需要快速提升业绩的重点业务、新工程,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可派做些深度性的研发项目、课题,提供技术支持,而那些保守型的则可分派做些后台服务、行政工作。
4.引入末位淘汰,迫其“卖力”当然,对那些技术差、态度不好、拒绝悔改、仍不胜任者的员工,则需要进一步实行末位淘汰制。
目的是通过对末位的强行淘汰来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让他们从角落走出来,不再躲躲藏藏,以共同推动企业组织的整体进步。
企业对于绩效考核的分布有着硬性的要求,如伊莱克斯公司规定,绩效考核中得9分、10分的人不能超过10%;得2分的人不能低于5%,这部分人要进行改进;得1分的人小于5%,但不能是0,这部分人肯定要淘汰。
韦尔奇也奉行自己的活力曲线,每年都要求GE公司的领导对他们领导的团队进行区分,必须区分出哪些人是属于最好的20%,哪些人是属于中间的70%。
哪些人是属于最差的10%,表现最差的员工如再无改良的空间,通常必须走人。
摘要:本文从管理学的层面切入,简述了当代的激励理论,并分析了激励员工的六条具体的措施及影响其达到有效效果的因素。
最终明确了下述观点:成功的管理者需要充分掌握激励理论的原理,针对每一个个体的不同需要采取灵活的激励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激励人才七大法:1.信任激励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充分体现了对人才的信任。
只有在信任基础之上的放手使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有时甚至还可超水平的发挥,取得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绩。
青青与您分享营养早餐2、职务激励法;作为一名领导就要有识才的慧眼,千万不能因领导者自身的私利,而对身边的人才“视而不见”。
压制和埋没人才只能使我们的事业蒙受损失。
一个德才兼备、会管理、善用人、能够开辟一个部门新局面的可造就之才,就应把握实际需要、扬长辟短,及时地提拔重用,以免打击了“千里马”的积极性。
青青与您分享!3、知识激励法;知识激励是人才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
在知识更新超速的社会,领导者的知识老化现象日益突出。
这就需要领导干部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4、情感激励法;任何人都有渴求各种情绪的需求,它是影响人们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这也要求我们的领导者多关心员工的生活,动真情办实事,以营造出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团结融洽的工作氛围,以切实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对公司的归属感。
青青与您分享!5、目标激励法;目标是公司对人才的一种心理引力。
一个人只有不段启发对高目标的追求,才能激发出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把目标作为一种诱引,诱发员工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的;青青与您分享营养早餐!6、荣誉激励法;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光荣、争取荣誉的需要。
对于一些工作表现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给予必要的精神奖励。
同时,在荣誉激励中还要注重对集体的鼓励,以培养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和团对精神。
青青与您分享7、行为激励法;作为领导者能处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就会通过自己榜样的作用去影响各类人才和一般员工,因为您自身的榜样作为一种刺激和一种强化过程,逐渐被员工模仿与认同,从而会转为他们的自我强化,达到内化的目的。
青青与您分享!激励员工的十法:1.为员工提供一份挑战性工作。
按部就班的工作最能消磨斗志,要员工有振奋表现,必须使工作富于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