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三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准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点,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3.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事引入
星期天,退休的张爷爷带着他的小孙子欢欢、明明和外孙女晶晶去动物园看大象。

一进大门,欢欢他们就把张爷爷拉到了象园,张爷爷说:“唉,我老了,走不动了,眼睛也看不清楚,就坐在门口等你们,这大象嘛,还是你们看了之后说给我听吧!”“好的,好的!”三人连忙答应向大象园跑去。

欢欢急急忙忙走到了大象的前面看了看,向爷爷喊道:“爷爷,爷爷,大象啊有两个大大的眼睛,一个长长的鼻子,两只耳朵像两把大扇子。


明明跑到了大象的后面大声地说:“爷爷,大象就像是两根柱子顶个门,门上有根摆来摆去的长鞭。


晶晶不急不忙,走到大象的侧面说:“外公,其实大象就像是四根柱子上有座墙壁。


“哎呦呦”张爷爷说:“乖孩子们,你们都把我弄糊涂了,据我所知,大象长得都差不多,怎么会不一样呢?”
提问:孩子们,他们看到的都是大象,为什么他们向爷爷介绍得不一样呢?
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哪那一面观察的吗?(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掲题:虽然都是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构建新知
(1)本位观察1
谈话:(出示玩具水杯)这是什么?生1:水杯(杯子)
师:对了,这是水杯,
首先我们观察一下水杯
指到主体部分,这是水杯的身子我们能够称之为杯身。

指到把手,这是水杯的杯把。

老师给每组的孩子都准备了一个水杯,老师在这里规定面向黑板坐的这个孩子的位置是水杯的前面,也就是贴有小鱼图片的那面,你能说说水杯的后面在哪里,水杯的侧面在哪里?
生1:…… 生2:…… 生3:……
师:非常好,现在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你站在水杯的哪面,看到了水杯的什么?
生1:…… 生2:…… 生3:……
(2)换位观察1:
请孩子们记住你刚才看到的杯子的样子记在脑子里,相对的两组孩子交换你们所站的位置,指导其中的一组孩子换位,其他孩子跟着换位。

换位要求:安静、快速。

现在孩子们再次观察水杯,你看到了水杯的什么?和刚才看到的有区别吗?
生1:看到了水杯的身子和把手,但杯身和把手位置和刚才看到的相反。

生2:我看到的也是杯子的侧面,我这次只看到了杯身,没有看到杯把。

生3:我看到的也是杯子的侧面,我这次只看到了杯把,没有看到杯身。

师:闭上眼睛,想想前后两次观察的区别。

(3)本位观察 2
你们真是能干的孩子,下面请一号位的孩子到2号位,3号位的孩子到4号位,这是杯子的哪面?侧面。

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你现在看到了杯子的什么?
生:看到把手像一条线,同时也看到了杯身。

生2:我只看到杯身。

师:为什么你没有看到把手?
生:当我正对杯子的时候,杯身挡住了杯子的把手。

多请几个孩子来说。

尽量让孩子把话说完整,描述清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