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接受度
一、企业推行绩效的目标
企业推行绩效,最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主要包括:①构建一套完整的绩效体系(目标分解、绩效改进、绩效面谈、结果应用等);②员工明确绩效管理的出发点是帮助员工提升工作表现,并理解绩效实施方案;③公司全员能够在工作中以绩效为导向,共同为达成公司业务目标而努力。
二、员工常见的排斥心理
员工对绩效的排斥心理,常见的表现有以下六种:
1.扣分等于扣钱。
常常可以听到员工说:“人力资源部真假!明明就是要扣我们的钱,还要搞一套冠冕堂皇的制度”。
本来的工资就不高,你这是干嘛?
2.考核就是压力。
公司搞一套绩效考核,就是为了给员工施加更多的压力,让我们更卖命地干活,太累了!本来工作就做不完了,还要逼着我们去搞什么绩效,哪有这个时间?
3.指标就是拍脑袋。
老板们一拍脑袋就制定一堆考评指标,完全不考虑实际的工作是怎么搞的,该考核的不考,不该考核的乱考。
4.领导推卸责任。
业绩表现不好,就搞绩效考核。
说得好像业绩不好都是员工不努力,跟老板一点关系都没有似的。
如果不是老板自己搞错方向,我们的业绩至于这样吗?
5.怀疑公司动机。
搞量化、搞指标,公司是不是要裁员了?我都干了这么多年了,他敢裁我?
6.破坏融洽的氛围。
原来没有绩效的时候,我们打成一片,现在搞了绩效倒好了,把我们上下级、同事间的关系搞得非常僵。
以上六种绩效排斥心理,人力资源专家认为最容易发生在老板搞一言堂的公司和业务发展遇到瓶颈的公司。
员工之所以排斥绩效,首要的原因是绩效破坏安全感。
这一点在工资收入较低的员工身上体现最为明显。
一旦绩效考核可能使自己
的工资收入低于自己所能接受的最低生活标准,就会破坏员工的安
全感,使员工对绩效产生严重的抗拒心理。
第二条原因是员工在绩效推进的过程当中缺乏参与感。
如果员工只能够被动接受领导所决定的绩效考核指标,那一定是没有积极性的。
这一点在脑力工作者身上最为明显。
过程中缺乏参与,使得员
工产生“不被尊重”的感知,自然对于自己未参与的绩效体系不认可。
第三条原因是不公平感。
薪酬永远是对比的重头戏,是不是与过往相比,想要获得相同的报酬要付出的工作时间更长了或者是工作
的难度更大了?是不是两个平级同事做了同样的工作,回报却差异很大。
第三是与其他公司相比,要获得同样的回报,是不是压力大了
很多?
如何提升员工的安全感、参与感,消除员工的不公平感。
人力资源专家有以下几条建议:
1.明确薪资调整底线,以奖为主
调研内外部薪酬,明确各层级员工所能够接受的最低的薪酬标准,确保绩效薪资调整不触及员工薪酬底线。
绩效推行阶段以正激励为主,减少负激励的使用,消除员工对于薪酬变动所带来的不安全感。
2.倾听全员声音,共同建设绩效体系
如果你的公司是一家知识型企业,那么就更应该这么做!从推行
绩效的那一刻开始,就让员工充分的参与,绩效筹备会、指标会等等。
这一方面能够提升员工的参与感,增强对绩效的认同;另一方面
也是发挥团队智慧的绝佳机会。
3.老板以身作则,当好火车头
如果绩效只是给员工施加压力,而老板自己却轻松自在,那这套绩效估计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领导不仅是给员工定绩效、定目标,更应该给自己定绩效、定目标。
以身作则,当好企业的火车头。
4.营造绩效氛围,传播正能量
最后一点,是在公司营造绩效氛围。
具体的操作方式从形式上的标语、宣传栏的传播、微信传播、奖励活动到内容上的绩效宣导会议、绩效培训等等都要组织起来。
主动积极地向员工传播绩效正能量。
5.不忘初心,绩效是为了帮助员工成长
最后一条,也是最关键的一条。
很多的老板们推行绩效,最后都变成了简单粗暴的管理工具,而忘记了绩效的出发点是帮助员工成长。
如果老板们产生了用绩效管控员工的心态,那么绩效的失败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