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定义》观后感

《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定义》观后感

《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定义》观后感
——用科学定义生命视频由讲述蜻蜓在水下生活5个月,以及其捕食的过程和极具活力的成虫期行为作为开端,引出对生命的思考。

蜻蜓早在恐龙出现之前便生活在地球上。

自然选择赋予了它们在飞行中捕食的生存技能和360度的视角。

蜻蜓是生物学的杰作,是精妙而复杂的机器。

但是短暂的生命一旦结束,活力也就此沉寂。

故而提出了三个问题:是什么让生命存活?生命是如何开始的?生和死有何区别?
视频中,布莱恩教授拜访了著名的“环太平洋火山带”(Ring of Fire)的东南亚地区。

在这个世界上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他检验了生与死的一线之隔并提出了最古老的问题:什么是生命?传统的答案往往牵涉到神灵;这在菲律宾山区每年的“亡灵节”(Day of the Dead)庆祝仪式中可见一斑。

当地人人们依旧十分相信神灵的存在,相信前世今生。

“人们难以接受死后自己的生命、本身不复存在,故而相信灵魂,相信转生。

”所以,科学有义务回答,“是什么赋予我们生命?”直至今年,科学才开始试着解答这些深奥的问题。

从科学的角度,从物理、生物、化学等方面去看待宇宙和生命。

“生命是一个过程,是物理与化学定律中,物质与能量间的相互作用。

”,“地球不过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云团”,生命的进程,也就是“生命如何运用能量”的过程。

布莱恩教授认为“能量即时空矢量在时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

这里所说的能量,遵循着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能量是永恒的,守恒的,它永不枯竭,以不同的形式相互转化着。

宇宙的演变进化,只不过是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的过程。

生命并不是一个“事物”;它是一个化学过程,这个过程利用了在宇宙中流动的能量并通过DNA的精妙化学运作而代代相传。

与神秘的说法相去甚远,生命的出现也许可以看作是物理学定律的必然结果。

布莱恩教授将“质子梯度”称为“生命之花”,并讲到“所有形态各异的生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而它们的祖先是生活在古老海底喷口中的一种生物”,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是当时将祖先冲出海底的能量,转化成了我们的生物能。

这部纪录片,通过真实的影像资料和一些科研数据以及现实实验现象,向我们展示了科学所定义的生命。

它不再是有关乎各种信仰、宗教、神灵的传说,而是变身成为了一个个可以验证的物理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相比之下,后者的神秘度减少,但科学性有了极大的突破。

相信,此后我们对于生命的探讨和认识,将有更深一步的发展。

生命是伟大的,因为它未知,所以对于生命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对于过去,对于历史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于人类未来的历史发展进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是一名无神论者,我不相信世界上有所谓的鬼魂亦或是神灵的存在。

对于哪些目前无法解释的谜题,我不将其归因于迷信,我反而觉得,那是我们的科学不够发达,还不足以涉足到这些地方。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变,科学的不断发展,这些困扰人类的疑团终将解开。

所以说,当我们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去定义生命,生命才能不断进步。

反之,将止步不前。

13财务1 项秋霞。

相关主题